文/慢羊
养育孩子的父母都熟知,熊孩子们好像隔上一阵子总会莫名其妙地闹一场,而且不分场合时间的。比如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出门游玩,原本大家情绪都很好,但熊孩子却忽然为一点小事爆发了,没完没了地大哭大闹,做出各种讨人嫌的事,而且蛮不讲理,什么话都听不进去,总之是不可理喻。
遇到孩子这种“无理取闹”的时候,家长该怎么做呢?
孩子无理取闹可能是在向家长求助
我曾经数次遭遇过孩子的“抓狂”,心情好的时候当然会耐心地安抚孩子几句,而如果我恰好手头有事或是情绪烦躁,可能还免不了训斥孩子几句。总之,她要是无休止地哭闹,那就让她自己闹去吧!我总认为孩子哭闹够了自然就会停下来。
然而,美国心理学家帕蒂·惠芙乐(Patty Wipfler)却指出:当孩子变得不可理喻时,他们是在向我们求助。他们需要确定我们是否关心他们,需要重新恢复彼此之间的感情纽带。那个状态下的孩子受到的伤害不亚于折断了一条腿,他们既意识不到父母是爱自己的,也想不起自己喜欢谁。
看到这些心理学分析的时候,我心中是一阵懊恼后怕。过去我总让孩子独自去处理那些不受控制的情绪,天知道被“孤立”的孩子曾经承受过什么,她的心灵又受到过什么样的伤害?相信许多和我一样对孩子不够了解的家长,都可能因为孩子的“反常”举动责怪过孩子,我们甚至认为孩子是在故意让家长为难。
然而,孩子那会儿其实是深陷痛苦之中,他们丧失了安全感,也失去了自信心,仿佛在一片黑暗的世界里孤独摸索。这时候的孩子急需我们拉他们一把。
他们口无遮拦地谴责是在宣泄负面情绪
情绪失常的孩子其实是极大地挑战着父母的忍耐极限,他们会向我们喊出相当让人痛心的话:“我恨你、我讨厌你!”“你是世界上最坏的妈妈(爸爸)”!即便是成人年,听到自己的孩子愤怒地喊出这样的话,也是蛮受伤害的。孩子的行为分明让人感觉他们想将我们推开,而且要推得越远越好。
其实孩子在失去理智般哭闹、发脾气的时候,凭着母亲的本能,我曾经想过要耐心地安抚孩子,也尝试了这样做过。但我又心存犹疑:
如果孩子一折腾我就去哄她、安慰她,会不会是在纵容孩子无理取闹?如果孩子尝到了甜头,下一次她会不会还故意这样折腾家长?孩子会不会从此失去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而要依赖家长才能去排解负面情绪?正因为有着这些顾虑,所以在孩子情绪失常时,我可能不会责骂她,但也不会一直安抚她。
然而,帕蒂·惠芙乐分析认为,孩子在大哭、冒汗、发抖时是在处理严重的负面情绪,这个时候不能任由孩子被情绪“淹没”,家长需要和他们一起努力。家长要允许孩子“口无遮拦”,因为孩子会在谴责家长的过程中,排除那些毒害亲情的情绪和想法。家长要允许孩子充分表露情绪,同时持续给予孩子关注和爱,孩子需要温暖和亲情来恢复理性。
我很认可帕蒂·惠芙乐的这一观点,我也尝试了在孩子又一次情绪失常时选择了一直陪在她的身边。这一次因为我知道她并不是故意在折腾家长,我知道她其实在承受着很大的伤害,所以即便她又说出了那些带刺的话语,我也没有愤怒和生气。
不得不说,宣泄过后的孩子变得很柔情很黏人,甚至有些许幸福的样子。我能感受到,她自己的感觉很好,这与从前让她独自处理情绪后的状态大不相同。
“三部曲”帮助孩子走出情绪伤害
帕蒂·惠芙乐建议家长通过倾听、说“不”、再倾听三部曲来有效地帮助孩子走出情绪伤害。我也实践了这三个步骤,以下将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当然,专家的建议只是题干,至于具体如何解题,其实还是需要我们这些家长自己去摸索。而且,我始终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必照本宣科,出自母亲(父亲)本能的一些行为可能恰恰就是对孩子最好的。
倾听:我女儿这次哭闹的时候,看起来她并不想我陪在她身边,她一直朝我喊着“走开”,甚至要将我关在她房门之外。我没有强行逼她接纳我,所以只是告诉她我会守在门外。然而她哭得更凶猛了,并且不停地吐槽说我不爱她、我总是和爸爸一条战线什么的。我一句都没有辩解,一方面这会儿她也听不进去,另一方面,恐怕我只要说上一句,最终免不了变成一场“嘴战”。
说“不”:倾听并没有让女儿冷静下来,她从房间里冲了出来,然后疯狂地将沙发靠垫弄得一团糟。我很感谢自己和孩子爸爸都没有乱摔东西的习惯,所以女儿在情绪失常的时候也只会丢丢沙发垫子。
帕蒂·惠芙乐认为,当孩子不可理喻的时候,光动嘴是不行的。语言远比不上温和而坚定的行为有效。所以我制止了女儿的摔打行为,将她从沙发上抱了下来,告诉她:“沙发没有过错,我不能赞成你伤害沙发。”我没有发火,只是平静地跟她说话。女儿显得更加愤怒了,开始没完没了地朝我哭闹。不得不说,这个过程其实挺折磨人的,但是作为母亲总是能承受的,而且我事先已经下定了决定要忍耐的。
再倾听:我抱着哭泣的女儿告诉她:“我爱你,妈妈永远是爱你的,你知道对不对?你现在可能有点难过,妈妈只是想陪着你……”女儿终于渐渐平静了下来,在我肩头趴了一会儿,然后去擦了擦满脸的泪痕。这时候刚好爸爸回家了,他并不知道家里之前刚发生过一场大战,他只是如常地和我们打招呼。让我吃惊的是,女儿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和爸爸开始说说笑笑,并翻看爸爸带回来的东西。我当然也没再提刚才的事了。
总体上,女儿这次闹情绪的时长相较于从前短了,“暴力”程度也低了,或许这要归功于我的陪伴吧?
结语: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距离女儿上次大型哭闹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让我很欣喜的是,这么久的时间里,孩子没有再一次开启“无理取闹”模式,这已经突破了她过去的折腾频率。
我想,或许是那样一次陪伴、共情和倾听让孩子收获了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所以她才能在此后的两个月中对我们的亲子关系保持着足够的信心。
另外,正如帕蒂·惠芙乐所说的,“每个孩子闹别扭前都会发出信号”,如果我们能在麻烦刚刚有了苗头时就开始倾听,或许就能够中止一场大战的酝酿。或许这两个月里,我对她的情绪变化始终保持着敏感,所以总能及时给她传递关注和爱,所以孩子感觉没那么受伤那么糟糕,所以她不也不再需要“无理取闹”了。
本文为“慢羊说育儿”原创,欢迎关注和转发,欢迎留言交流分享关于育儿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