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ics3.baidu.com/feed/5fdf8db1cb134954d23f1ae95d8e615ed0094a65.jpeg)
郑渊洁说:母亲的含义是影响。
一个孩子人生中的情绪格调,都是由母亲带来的。
努力做个不焦虑的妈妈,孩子会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被爱。
——虎妈
作者丨亦云白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至今,话题不断,屠榜热搜,可谓尔方唱罢我登场。
大姐大,宁静,成了其中竞争C位最热门的选手。
节目中,面对导师的刁难,她能毫不留情地“怼”回去;
面对姐妹,她又变得异常柔软,哽咽着说:“要走,我跟她们一起走。”
![](https://pics5.baidu.com/feed/2cf5e0fe9925bc3132c419ab521f7eb7ca1370aa.jpeg)
为了练好舞蹈,不断练习,累到需要吃“速效救心丸”。
![](https://pics2.baidu.com/feed/4610b912c8fcc3ce79e4ee8e9985258ed53f20a9.jpeg)
然而,引起网友热议的不仅仅这些。还有,宁静竟然有一个22岁的帅气儿子!
![](https://pics0.baidu.com/feed/fd039245d688d43fdf52dd1776de211d0cf43ba6.jpeg)
她的育儿观,与她的性格一般,干脆又麻利。
孩子20岁的时候就有了女朋友,别人问她“满意吗?”,她却非常淡定地反问:“我满意有什么用?”
![](https://pics7.baidu.com/feed/d50735fae6cd7b89e404624705e4b1a1db330ed4.png?token=d12343f59b89ddf73b81a5a914a61337)
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孩子问她,结婚是什么感觉?
宁静没明说,直接拿过孩子的iPod删光里面所有的歌,只留一首,告诉孩子:“设成无限循环播放,直到电池用完。”
像是朋友一般点拨儿子。
原来,在宁静眼里,结婚就像单曲循环一般,需要足够的热爱和耐心才能走下去。
![](https://pics0.baidu.com/feed/0823dd54564e9258def1256b9042225ecebf4eb0.png?token=6f5691280eba68b87532595ad7a03cf4)
网友大赞:“宁静真是太通透了,羡慕雷纳有这种淡定的妈妈!”
是啊,换做一般父母,大多会谈谈自己的婚姻观,亦或者对孩子提出各类要求。
宁静却没有,她不急着灌输自己的观念,也不火急火燎逼着孩子认同自己。
而且,在生活其他方面,宁静也从不乱操心。
她几乎不打孩子,更不害怕孩子经历失败。
在一次节目中,她坦言自己的育儿经:
“火坑是这么一回事,你不让他跳,他还得跳,有的人可能到30岁都没跳过火坑,但是四十岁和父母反目的大有人在,因为他没跳过火坑,他就会责怪你。成长就是跌跌撞撞,摔倒了再爬起来的过程。”
同为妈妈,听完这番话,我的心瞬间被击中。
允许孩子慢慢试错、不替孩子做选择、不强制孩子做这做那……
不疾不徐,不焦虑,宁静的育儿心态太赞了!
![](https://pics1.baidu.com/feed/77094b36acaf2eddf166556e84d0f2ef3b0193ec.png?token=012234ecaedc408f99ea8b7ef7b1c2a1)
现在父母有多焦虑?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很多父母的共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父母们心底莫名着急。
曾看过一个扎心的相声,里面如此深刻地形容这种“焦虑”:
![](https://pics6.baidu.com/feed/cf1b9d16fdfaaf51b385e52d809467e8f11f7a00.png?token=ae5f72c4b2bb56c093cacdced33c9b12)
生下来头几年:怕东怕西,最怕孩子生病……
上学了,也是一连串儿问题。
小学:孩子上课不听讲怎么办、孩子习惯不好怎么办……
初中:孩子功课太难怎么办,孩子早恋怎么办,要中考怎么办。
更着急了。
接着,怕孩子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又不称心。
甚至害怕孩子找不到对象,对象好不好,有没有房……
只要孩子一遇到点什么棘手事儿 ,爸爸妈妈就担心得不得了。
《2019中国父母孩子成长焦虑白皮书》显示,超过91.5%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存在焦虑,甚至有16%的父母陷入非常焦虑的状态。
![](https://pics6.baidu.com/feed/267f9e2f070828380f76e293b3595a074d08f100.png?token=0a004a063c05192684639248086eba93)
不知何时开始,“焦虑”成了绕不开的全民话题。
著名心理学者张怡筠说:
“大多数父母焦虑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在诸多比较环境中迷失教育方向,从而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开始变得焦虑不安。焦虑的父母都伴随着很强的控制欲,包办和控制孩子的一切。”
身边有位妈妈便是如此,操心着儿子的所有。
替儿子制作各类营养计划,给儿子限定交友标准,制定学习时刻表……
小到发型、体型,大到交友、学习、健康,妈妈可谓处处上心,管得事无巨细。
最后,12岁的儿子忍无可忍,和妈妈吵架,崩溃不已便脱口而出:“我最讨厌妈妈!”
有人说,亲子关系里最伤人就是,我明明再爱你,你却觉得我在害你。
因为怕孩子走弯路,很多父母都会急急忙忙地帮孩子制定“最优人生攻略”,帮助孩子规避风险。
用自己的方式约束孩子,用自己的观念定义孩子。
却没想到,在孩子眼里,这只是妈妈一厢情愿的自我焦虑而已。
![](https://pics0.baidu.com/feed/5366d0160924ab18d0c74e863e3a15cb79890bf0.png?token=02bf45ef92a06935f7ff176b702135f4)
没有恰到好处的爱,就是伤害
近日,一篇文章《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刷屏朋友圈。
![](https://pics3.baidu.com/feed/10dfa9ec8a136327c5bf719d9a4f53ea09fac711.png?token=26e28736c5f0071a6f393e6840a6c316)
难以想象,一位高考状元,居然说自己患上了抑郁症,逃课、失眠,几乎自杀。
而这一切与她身后的妈妈有关:
妈妈很在意她的成绩,初中时期,她成绩退步了,到了年级18名,妈妈就急了。
之后的那个寒假,她几乎每天被强制着凌晨6点起来学习。
可妈妈还是很生气骂她:“你现在已经废了你不觉得吗!”
上了高中,妈妈变得更严格了。
参加象棋社团,被严厉制止,整个高中的所有假期,她连出门玩一次的资格都没有。
她问,我们学校第一名都可以出门玩。妈妈来气了:你不是第一名!
就这样,妈妈在身后挥着“鞭子”,她在前面拼命学习、拼命跑。
整整三年,成绩、考试,成了生活中唯一的一件事。
后来,她终于成功,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被北大录取。
然而,到了那里,她才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土鳖学霸”,除了吃苦什么都不会,甚至连手机导航都不懂。
周围都是牛人,二百多人里,她的排名一度掉到200名。妈妈又急了,骂她:“你配不上北大!”
那段时间,她开始不停地地梦见自己退学重新考试……
她如此形容自己的痛苦:
“自己在一口深井里,水位越来越高,我面临窒息。其他人都在井口欢声笑语,但没有人能看到我。”
看完,不禁心疼。
妈妈以为自己是为孩子好,但却用力过猛,险些毁掉孩子光明灿烂的一生。
谁也不知道,无数个抑郁的夜晚,这个可怜的孩子流着泪,想过多少次自杀。
马东曾说,中国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成长中的焦虑转移给了孩子。
那些焦虑,看似无形,压在孩子身上,却是一座大山!
![](https://pics5.baidu.com/feed/0824ab18972bd4078e90cc7c72496d570eb30926.png?token=6b7720dbcfb8cc85a5c9a7775c683ae0)
幸福的孩子,都有一个“淡定”妈
宁静曾在一次综艺节目中分享育儿经:
“其实孩子很不容易,不能和孩子说自己是过来人,然后告诉孩子一定得怎样怎样,你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走走,给孩子充分的空间。”
![](https://pics0.baidu.com/feed/8ad4b31c8701a18b67ea112b95eff40e2938fe9c.png?token=95e109e37b628d4cde0b2048152960d3)
深以为然。
别用自己的观念逼着孩子做这做那,学会不焦虑,并不意味着,不重视、不在乎,而是换一种轻松的方式爱孩子。
90后男孩林卓宇,5岁开始写作,12岁出版图书,先后获得200多个文学奖项,被称为“中国90后作家掌门人”。
![](https://pics1.baidu.com/feed/7aec54e736d12f2e9802f8b9440226648435682e.png?token=78d08a841e6c923df26213107ca0ba19)
谈及成功秘笈,林卓宇妈妈说,自己没做什么,只是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由成长,父母把握大方向罢了。
他喜欢阅读,喜欢写作,父母就大力支持。
他喜欢倒腾花花草草,看上去好像有些不务正业,父母也随他,还特地腾出一块地给他玩。
正如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所说:
“教育是70%的等待和30%的唤醒。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用爱心和智慧让孩子有尊严的成长。”
为人父母,关心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但无需过度操心,害人害己。
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平和一些,接纳孩子的缺点,理解孩子的处境,相信孩子。
孩子跌跤了,不要急,让他自己爬起来;
孩子学习比别人差一点,没什么,只要孩子继续努力,就不算是输了。
一路走来,孩子会经历各种各样思想的碰撞,塑造人生观、建立婚姻观、完善道德观……
对于孩子的困惑,爸妈千万别急着“填鸭式”般把自己的观念强塞到孩子脑海里。
孩子不是另一个你,别让孩子活成“盗版”,让他做自己!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努力地成长,眼里带着光,心里种满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