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平和孩子快乐》:怎么引导孩子管理情绪

摘 要

  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没有自我认识,如果你不能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果你不能推己及人并拥有有效的人际关系,无论你多么聪明,都不可能走得很远。——丹尼尔·

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没有自我认识,如果你不能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果你不能推己及人并拥有有效的人际关系,无论你多么聪明,都不可能走得很远。——丹尼尔·戈尔曼《情商》

前面我们用两篇文章介绍了《父母平和孩子快乐》一书三个育儿理念中的前两个,分别是父母怎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父母怎么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接下来我们将用三篇文章为大家讲解书中的第三个理论:用引导而非控制的方法帮助孩子培养情商、自律精神和自主能力。每篇文章解锁一个能力,所以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怎么帮助孩子培养情商。

本文将通过以下四个部分来解释情商的培养过程:什么是情商,为什么要培养情商,怎么培养情商,书中的情商游戏以及我与女儿的游戏。

01

什么是情商?

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丹尼尔·戈尔曼《情商》

情商体现在三个方面:

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情绪。情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没有好坏之分。害怕或者抗拒情绪的产生,并不能改变人类就是会有各种各样情绪的事实。认清这个事实,接受各种情绪的产生就能避免无谓的痛苦挣扎。管理自己对情绪的反应。情绪并无好坏之分,但是对情绪的反应却有。好的反应包括能自我安慰,自我激励,控制冲动。而坏的反应则是压抑情绪,让痛苦的感受进入潜意识伤害自己,或者让情绪未经调整就爆发出来伤害别人。能理解同情别人的情绪。理解并同情别人遇到的情绪困扰,就能克服对别人情绪的厌恶和抗拒,并向对方提供帮助,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02

为什么要培养情商?

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风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贵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怀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无成。——丹尼尔·戈尔曼《情商》

情商高的孩子在学习遇困难时,更容易安慰和激励自己。能够自己化解不良情绪,并进行自我激励,孩子在学习上就能更专注更有毅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情商高的孩子,除了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还能理解别人的情绪,化解和同伴的冲突,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情商高的孩子身体会更健康。

医学数据表明,人的疾病75%由情绪引起的,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增寿5-7年。

情商对于事业成就和家庭幸福都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戈尔曼的研究,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于情商的培养十分重要。

孩子无法自动获得情商,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情商也不是短时间能学会的,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只有每天都会和孩子发生情绪互动的父母才能做到。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培养情商,而不是给孩子树立错误的榜样。

03

怎么培养情商?

孩子需要关爱,尤其当他们不值得被爱的时候。——哈罗德·赫伯特

1.婴儿期(0-12个月),让孩子学会自我安慰。

电视上愤怒的声音,会让婴儿的应激荷尔蒙迅速上升,即使他们处于睡眠状态时,也会产生相同的反应。饥饿、消化不良、独自一人时出现巨大的噪音都会让孩子惊恐不已。如果每次他大声哭闹的时候,大人都能迅速将他抱起来轻声安慰,他的大脑就会释放更多催生素并制造更多催生素受体,他的前额叶会建立与杏仁核的警告相抗衡的神经连接,在一次次的强化中,获得自我安慰的生理基础。

劳拉博士在书中提到爱德华·特罗尼克的研究:即使最细心的父母,也只能正确领会孩子30%的暗示。其他时候孩子就会用已经建立的神经连接进行自我安慰。

有人说,孩子哭闹时不用管他,这样他就可以学会自我安慰。这种观点误解了自我安慰。孩子虽然会因为疲惫或者失望停止哭泣,但是他们体内会出现大量皮质醇,他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当前的危机上,他们的免疫系统、认知系统和其他次要功能会处于待机状态,大脑的发育会受到影响,无法形成自我安慰的神经连接。

任由孩子哭泣,也会压抑父母对孩子的同情,这种同情也是孩子学习同情别人,开发情商的基础。

婴儿期培养情商的重点就是及时给孩子安慰,帮助孩子的大脑建立自我安慰的神经连接,为孩子控制情绪打好生理基础。

2.学步期(13-36个月),让孩子认识和接纳情绪。

“不!不要碰那个!不要哭,这不疼!别拿那个,你会弄坏的!不能扔玩具!别打小妹妹,小坏蛋!”

研究表明,学步期儿童平均每9分钟就要听到一次“不”或与之类似的词汇。

学步期幼儿会在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时做出一些荒唐的行为,比如把抽纸都抽出来、捡垃圾桶里的东西;还会因为不开心乱发脾气,比如扔玩具或者打小妹妹。

缺少育儿知识的父母既不能理解孩子的好奇心,也不了解孩子发脾气是需要父母帮助的信号。他们会用假装抛弃、漠视或者打骂斥责等方式来教给孩子规则,表达他们对孩子的爱。

但是两三岁的孩子还无法理解这些逻辑,他们会认为要压抑自己的信心、探索欲望、伤心或者愤怒才能得到父母的爱。但是他们的大脑还没发育成熟,这种压抑最终会失败,并且导致爆发更强烈的情绪。

当他们再次殴打小妹妹,乱扯妈妈的头发,或者乱扔玩具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情绪很危险,自己是个坏孩子,不值得被父母疼爱。这种羞耻感,会成为他们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们无法获得认识情绪和接纳情绪的能力。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在限制孩子行为的同时,允许孩子体会各种情绪。告诉孩子情绪的名字,拥抱孩子,但是阻止孩子继续做那些危险的或者伤害别人的事情。

让孩子认识到,虽然爸爸妈妈是爱我的,但是我不可以做伤害别人的事情。

爸爸妈妈告诉了我,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因为玩具被妹妹弄坏了,我很伤心,所以我哭了。我对妹妹很生气,所以我打了妹妹。”爸爸妈妈理解了我的伤心和愤怒,拥抱了我。但是告诉我不可以打妹妹。我明白了玩具被破坏是可以伤心和愤怒的,但是不可以打人。或许我需要的只是妈妈的拥抱或者一个新玩具。

惩罚和疏远会压抑孩子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和化解的情绪会以更强烈的形式爆发。这种情况下孩子无从认识情绪,更不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而帮孩子给情绪命名和给孩子拥抱会让孩子得到安慰,在认识情绪的同时接纳情绪。阻止孩子的行为,则能让孩子记住一些简单的规则。

3.学前期(3-5岁),培养孩子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神经学家认为,当我们看到其他人经历强烈情绪时,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便会激活,我们也会产生相同情绪。

人类天生就有共情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最早会在童年早期消失,变成对别人的故意伤害。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婴儿期和学步期没有打好情商基础的孩子是怎么丧失共情能力,转而伤害别人的。

婴儿期经常独自哭泣的孩子,会很容易暴躁,无法自我安慰。幼儿期被父母长期打压的孩子,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无处发泄。当他进入学前期,在幼儿园看到另外一个孩子哭泣的时候,他的镜像神经元被激活,忍不住感受对方的情绪。这会触发他自己的情绪,他会因为痛苦而变得愤怒。他可能会大声叫那个孩子闭嘴,甚至打他,或者赶紧离开以逃离情绪。这就是他在父母那里学会的。他的人际关系模型是带有剥夺性质的。虽然他自己也是受害者,但是他却学会了欺负别人。

而如果一个孩子是以同理心抚养长大的,虽然看到别人哭泣,也会因为镜像神经元被激活感到不舒服,但是他明白会有人提供帮助,这些不舒服的感受会消失。因为这就是他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经验。所以他能容忍自己的不舒服,甚至尝试安慰对方,给对方分享自己的玩具或者向老师寻求帮助。他的人际关系模型是关爱性质的。他认为人们会注意并接受彼此的感受,困难会被解决,关系可以被修复。

要培养学前期孩子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就要刻意引导孩子关注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小伙伴的情绪,并鼓励他们向对方提供帮助。

4.小学期(6-12岁),巩固和提升情商,发展解决情绪背后问题的能力。

6岁孩子的神经系统已经接近成熟了,能够让他们稳定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还能让他们在理解别人情绪的基础上和对方建立信任与合作。

小学阶段的孩子,需要通过不断地运用情商,来应对更多的情绪挑战,以便能够学会照顾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和交际任务。

不能控制情绪的儿童,则很难完成这些任务。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不能通过安慰自己、合理表达需求来解决问题,还会因此受到更多的批评,变得更加冷酷和偏执。

情商基础已经打好的儿童,虽然也会有日常发育和学习的障碍,但是他们能安慰自己,激励自己,也会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进一步锻炼和巩固情商,获得解决情绪背后问题的能力。

这时父母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向孩子提供帮助:

对孩子的行为设定限制。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设定限制,并包容孩子对我们的失望和愤怒等所有情绪。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但不评价。用清楚的语言说出孩子的情绪。“我知道你今天不开心”“亲爱的,你现在很暴躁。”我们既不需要喜欢孩子的情绪,也不需要对这些情绪采取措施,仅仅承认他们的存在就能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倾听孩子,不过度反应、不讨论、不激励。如果孩子愿意表达他的感受,那我们就专心倾听,并且偶尔同情的说“嗯……”、“哇……”或者“对不起”。不要做出太夸张的反应,加剧孩子感受,把比赛失利弄得好像有人去世一样;不要和孩子过多的讨论感受,让他认为他的感受是错的;也不要试图让孩子振作起来。给孩子时间,让情绪自动消失。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通过解决问题来化解情绪。我们的重点是帮助孩子克服情绪障碍,通过提问让他自己思考解决办法,必要时提供帮助。我们要克服自己对孩子的问题的焦虑。而且我们也没必要解决孩子所有的问题,没有人能成为没有问题的人。04

书中的情商游戏以及我与女儿的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劳伦斯.科恩《游戏力》

父母与孩子进行体力游戏,可以培养亲子关系并帮助孩子处理自身情绪。游戏可以让孩子释放内啡肽和催生素,获得更舒服的感觉,恢复心理平衡。

扮演成年人。孩子在生活中的能力十分有限,他们需要依靠大人的帮助来完成很多任务,扮演医生、老师、厨师等假装让孩子获得了某种能力,能消除他们因无力感积累的情绪。

摔跤、枕头战,或者让孩子尝试将你推倒。所有孩子都需要用一种合理的方式,向父母发泄愤怒。尽量让孩子赢你。

追逐。学步期的孩子有时候会希望从我们身边跑开,有希望被我们抓住。我们可以抓住他以后,又放开他,让他继续向前跑。这是一种分离游戏。

躲猫猫。躲猫猫是追逐的升级版,也是一种分离游戏。逐渐增加孩子找到你的时间,或者找到他的时间。让孩子明白你会短暂的离开他,但是总会重新回到他身边。

扮演怪物。做出夸张的动作,发出奇怪的声音,假装要吃掉他,但最后又笨手笨脚假装被他打倒,让孩子克服对恐怖事物的恐惧。

最后分享几个我和一岁九个月女儿的游戏。

她刚开始用吸管杯喝水的时候,总是被呛到,这时我也会喝一口水笑着假装被呛到,本来她是难受得想哭的,看到我很夸张的笑后,她以为这是一件好笑的事情,也跟着笑了。后来再被呛到,她会学我故意夸张地提高声音,边咳嗽边咯咯地笑。

一岁左右的时候她很喜欢去拿拖鞋,每次我看到之后,会迅速从她手上拿走,再给她一个别的玩具,我不会露出任何不愉快的表情,也不说任何斥责的话,她也没有闹过情绪。次数多了,她就不再去碰拖鞋了。

如果洗完澡她不愿意放下小毛巾,我就会笑着拍水,溅起一点水花,她也会放下毛巾跟我一起玩一起笑,然后我就迅速拿走毛巾,继续陪她拍水玩。

她不小心碰到头,难过地哭的时候,我会大声笑着说:“哎呀,碰头!”我笑着多说几遍碰头,她就会被我吸引停止哭泣。她以为这是个游戏,虽然还没破涕为笑,但是情绪已经得到了缓和。每次她碰到头,我一喊:“哎呀,碰头!”我们就会切换到游戏模式,她会试着再用头轻轻的去碰一下墙壁,碰头这个词变成了一个游戏口令。

结语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分四个部分阐述了父母该怎么帮助孩子培养情商。

第一部分介绍了什么是情商: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

第二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要帮孩子培养情商:因为情商能让孩子更好的完成发育和学习任务,获得高质量的人际关系。而且高情商孩子无法靠自己获得,需要通过父母的帮助来锻炼。

第三部分讲了在各个年龄段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婴儿期(0-12个月)及时给孩子安慰,帮助孩子的大脑建立自我安慰的神经连接;学步期(13-36个月)告诉孩子情绪的名字并给孩子拥抱,但阻止孩子破坏性的行为,让孩子认识和接纳情绪并学会遵守简单的规则;学前期(3-5岁)引导孩子关注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小伙伴的情绪,并理解对方,甚至向对方提供帮助,获得理解和接纳别人情绪的能力;小学期(6-12岁),限制孩子的行为,认同孩子的情绪,在孩子倾诉时认真倾听,适时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必要时提供帮助,让孩子的情商得到巩固和提升,发展解决情绪背后问题的能力。

第四部分提供了几个书中帮助孩子释放压力的情商游戏,还介绍了我自己在和女儿相处时温和地让女儿配合我的需要或者帮助女儿处理情绪的游戏。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