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120年黑胶文化展:有故事,有情感,还

摘 要

  过去的十几年,黑胶再次复兴,性质亦发生变化,藏品属性更浓。当一个流行品不再流行,成为小众喜好,沉淀下来的意蕴更美。 7月5日,在上海艺仓美术馆举办的“时光流转120年黑胶

过去的十几年,黑胶再次复兴,性质亦发生变化,藏品属性更浓。当一个流行品不再流行,成为小众喜好,沉淀下来的意蕴更美。

7月5日,在上海艺仓美术馆举办的“时光流转120年黑胶文化展”开幕。三十多件展品追溯黑胶发展脉络,吸引到70多位来客。

其中有资深玩家,比如港乐爱好者、乐评人朱栋梁,收了几千张黑胶,因为上海潮湿,已搬往北京和山西家中收藏。“黑胶的音域比CD宽广很多,声音的还原度更高”,物理实体的美,令他深感入坑容易出坑难。

他的骄傲是集齐邓丽君巅峰时期在日本出的27张黑胶唱片,“早年一张只要两三千块,到后来一路涨到七八万一张”。伴随九零年代之后黑胶的全球复兴,珍贵版本奇货可居。

作为徐小凤的粉丝,朱栋梁的藏品颇丰。徐小凤问他,以后准备拿这些藏品怎么办?“如果以后成立你的纪念馆,我就全部捐出来。”他只觉得可惜,见过好几个人用徐小凤的黑胶“烫纽扣”,“你能想象吗?”因时过境迁而导致物理实体的消损,比遗弃mp3、丢掉流媒体账号更让人痛心。

展品中的蓝色薄膜唱片,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传统黑胶的替代产物。融掉一张黑胶,能压几张这样的红蓝唱片,轻巧廉价,易于普及。市民周先生小时候“剪掉好多这样的唱片玩,剪成太阳眼镜戴”。甲之惋惜,或是乙之童年记忆。

一百四十多岁的黑胶,诞生在人类科技大爆炸,社会、生活形态迅速变化之时,有故事、有情感,还活着。

上海黑胶文化研究会在这样的课题下应运而生,为这条链条上的人们——音乐行业、演出团体、文化交流部门、黑胶唱片和唱机制造和销售行业、乐迷群体和有耐心情趣的人建立交流和服务的平台。

“时光流转120年黑胶文化展”线下实体展将持续至7月12日,如果去不了艺仓美术馆,以下是线上特展内容,来自“黑胶文化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