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疾风暴雨的情绪来了
情绪来的时候,似乎你根本没有思考的空间,当你面临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句语言的时候,只觉得刷的一下浑身气血上涌,你的重心似乎从腹腔上移到了胸腔甚至脑袋,似乎所有的血液都向上涌去,这时候只想狠狠的反击,狠狠的打翻,狠狠的踩在脚底下,如果没做到,就拼命的想要去找各种各样的事实、理由、逻辑来推翻它,总而言之只有一个目的,你是错的,我是对的。
2
否定人与反弹
对我们的借鉴是什么?当你否定的时候,如果你否定的范围越大,越容易遭到反弹,如果你否定了一个人而不是否定了他做的某一个动作,那么你可能将受到的反弹会很大,但是如果你是否定了他的一个动作替换成为改善他的一个动作,那你可能遭遇的反弹还相对小一些。
我们常常说对事不对人,而实际上我们说的话做的事包括我们的情绪往往有可能冲了一下,已经分不清什么是人什么事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容易让这个人觉得你是针对她,这个人,无论是针对她的事还是针对他的这个人,最后都容易让他归结为你在针对于他这个人
例如第1个案例,对方是一个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当看到情绪状态不对的时候,适可而止的撤出来,没有继续火上浇油,所以事态没有进一步发展下去。而案例2不一样,双方任由原始的情绪反应去应对,没有及时止住。
我们在这里可以发现,这个事儿特别容易煽风点火,特别容易起来,如果真的有一个人能理智的回撤,这件事不会发展到大家相互争来吵去,伤了感情,气血上涌,并且并没有什么结果,不见得有什么真正的输出和收益。
3
臣妾做不到的理智
但是如果做到那么理智,关键是臣妾没有做到呀,臣妾做不到呀,这就像一把剑,当这个键直接向你指来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不是理智的去思考,这把剑冲向谁,这把剑会有什么结果,而是第一反应就本能的去把它挡回去,这是人的本能。
所以我们会讲到三脑原理,人的第一反应是本能反应,第二反应是情绪反应,第三反应才是理智反应。
然而当你的本能和情绪起来的时候,你的理智呢早已当机,当你的理智能缓和回来的时候,这件事情恐怕已经阶段性的不可挽回。
4
止语,修炼开关
我们如何去纠正自己的言行,目前有两点可以参考。
第1点,觉得苗头不对的时候,停下来止住,停下来想一想,哪怕认真的多思考几秒钟也好。
第2点,修炼开关,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永远都是对的,我永远都是正确的,永远要维护我的面子,这个理念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其实这也是一个矛盾点。
5
我要的面子
在工作上我们会有一个想法,如果你不去捍卫我是对的那我如何保住我现有的地位,如何保住我的话语权,如何保住我本来就已经不多的面子了。
我想起我的老师说过一句话,流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智者,不去搬弄是非,也许很多是非会帮到他面前,但是他不在去办,也许是非不会减少,但不去搬弄,她这些事非不会无限极的扩大。
而如果你将这些是非搬过来搬过去弄过来弄过去,无意也好,有意去实现你的目标也好,你的身体身心周围被无数的是非包围,这种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但是老师也做了很多事情,洞察人性,了解了人性,提前将这种麻烦事规避于无形。
不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是一个很值得好好修炼的智慧。
案例3做得还可以,那就是意识到他的意见的要点,而不是限于情绪中。
6
平推
比如说他的绩效目标可能是尽可能的提升所有人的达成度,问题是他的这种方法真的会奏效吗?不知道哎,也许会奏效,但是它会让相当一部分人很不舒服。一个群体如果可以让你满意,那这个人数的比例很可能不超过20%,但如果80%的人都不能让你觉得满意,而你会将这种不满意直接的反馈给他们,告诉他们,第一你很差,第二你们很差,那么造成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这80%的人当中有修炼的比较不错的,他会不介意,但是绝大多数人呢,我们都只是普通的人拥有着人性的普通的人而已,那反观过来,我们要推行我们所接受的任务,他背后携带着一定的绩效KPI和任务的属性,那我们又要自上而下的把这个任务推出去,又要让这些不过于难过,对上你要百分百分百的让他接受对象,平推你要至少80%的人是认可你这个人。
也许他不会想到你是因为要推动任务,所以才这么铁面无私不会的,他只会把你做事你做事和方法以及态度等同于一个人。
所以说我们又反过来说我是对事不对人,那是你说的而已,实际上在做这个事儿的时候,其他人的第一反应会将你和你做的是联系成为一体,这个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有一句话叫买卖不成仁义在。也许这个事儿做不成,也许这个东西卖不出去,但是我们彼此的关系还在,但是我们做事总的来说是符合人性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当然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从绩效推进来说,也许你的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某一时刻结果的肯定。
7
助,而非耗泄
如果一定要与其他人去接触,去交易去共事,那么尽量去助,如果你的身份地位还可以,那么尽量去生,如果你真的没有办法,起码做到不去克不去耗不去泄。
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如果你不赞同,真的没必要去违心,起码让自己看得起自己,起码让自己和自己相处愉快,起码面对本真的自己可以无憾无悔。那么又返回到案例2,如果重来一遍,这个事情要怎么演变才合适呢?
8
调整自己
调整你自己。
就像一个小说叫将夜,好像他也拍成了电视剧,它里面有一个和尚修闭口禅,很多很多年他都不说话,当然他是一个修炼法门,具体怎么修的不知道,很多很多年按他的方法修炼,最后有一天他需要的时候他说话了,那他就一句简直是排山倒海狂风骤雨,反正是很厉害了,具体多厉害也不知道。
9
止语
那据说佛家或修佛的人有一门修法就叫止语,而很多修正自己言行的人,会有一个过程就是闭嘴,修炼自己不去说话,不去乱说话,而包括廖老师也说过,人最难的一件事就是闭嘴。
管理上说了沟通说的倾听很多很多年,但是你看周围的人哪一个把闭嘴这件事儿做的特别好,很多人在某一个时间段某一个阶层的一个环境闭嘴做得比较好,但是有的时候又闭不住这张嘴的拉链,把它拉上。
闭嘴。
炼正自己的言语和行为。
那另外一点,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或者就是围绕 我是对的,为什么?是不是他威胁到了让人觉得安全的根本,生存的根本,如果我都不是对的,我的生存我的安全就受到了威胁。
让我们想一想在现在这个社会,假设坦率的接受我不一定是对的,真的会对你的安全和生存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吗?
比如说在工作上真的做错的时候,也许不用说我错了,也许默默的认真的去倾听,抓住它的要点良好的去解决这个问题,也许更重要,那这个时候你不必说我错了,但是你可以用行动去优化改善这件事,他对你的负面影响真的那么大吗?
可能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但是两方面,首先你的态度是OK的,其次你后续推进的事情很可能也是OK的,但是我们也不排除有一种家长或绩效负责人,他可能会反映出这样一个倾向,你是错的,你要负责,直到海枯石烂。也许一段时间你觉得真的很难受,也许作为人的反应,这时候你就会想如何保持我不是错的,可是问题是,就算这时候强行的去证明自己是对的,过后也不那么好过啊。
哪怕他再去辩解,但是结果不可更改,还是改变不了被说的状态,反而不去做无谓的争辩,节省一点体力,可能对他来说更划算,那反过来看这件事,这一次沟通不畅,不开心,食不知味,后续会有一些不自在,也许某一天还要想着去如何修复,真的是很多后续的麻烦事儿。
如果反过来是当时例主能及时的止语,那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很自然的止语,没有太大的影响,一种是很不开心的止语,强行让自己停止。那么这个情绪可能会在身体里累积出来,如鲠在喉,怎么也吐不出来,又把它怎么排泄出去。
10
负面情绪的疏导发泄
这又涉及那些负面能量的发泄方法。
我们了解一种方法就是用气体或者是液体,把这个情绪带出去。用液体特别好实现,比如说我们做运动的时候想着这件事儿,挥汗如雨的打球,想着把自己讨厌的事给他打出去,或者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大哭一场,或者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大喊一声tmmd,那么这个说话和喊叫是通过气把她带出去,而这个流泪和挥汗如雨就有可能是用液体来把它带出去。
可能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一个你觉得适合的理智的工具去层层剖析,最后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空,是一个无物,这种感觉你觉得好没有意思啊,就像你的目标是爬上100层楼去看远方的风景,而一个小蚂蚁在耳边对你说,哎呀,爬上这一个阶梯真是太美好太完美的事情了,真是简直达到了人生高峰啊,简直是成了高帅富白富美,当上总裁,迎娶白富美一样的人生巅峰,你会觉得好无趣,也就像尘埃一样,它自然而然就落下了好。
那我们发现其实有三个途径,
用液体把他带出去,
用气体把他带出去
像尘埃一样的甩甩衣袖,不带走一片尘埃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
世上本无事,唯常情世态。
愿你的情绪如水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