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在《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的第三章中,我们我们知道了要在人生中适当的阶段,给自己做个减法,为自己的人生断舍离。
接下来让我们共读《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第四章:越活在别人情绪里的人,过得越拧巴,让你学会对自己的情绪断舍离,活出不拧巴的自己。
有一位98岁的尼姑,她年轻时先是爱上自己的老师,结婚后,又出轨丈夫的学生。
被丈夫抛弃后,还与有妇之夫开始了8年的婚外情,在此期间,她成为了一名作家。
在历经红尘的分分合合后,她在51岁时,剃发为尼。但出家后,她依然我行我素,参加各种综艺和活动,还在节目上喝酒吃肉,大谈风流史,无戒不破。
她就是日本传奇尼姑,濑户内寂听。
婚内出轨、充当婚外情的第三者甚至是出家后的不守戒律。
濑户内寂听一直倍受他人非议,她却从不活在他人的情绪里,将自己的一生过得快乐洒脱,活出了真正的自我。
正如《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所说:
“越活在别人情绪里的人,过得越拧巴”
没有活在别人情绪里的人,不一定会过得不拧巴,但过得不拧巴的人,一定是没有活在别人情绪里的人。
1. 不活在别人的情绪里,是人生不能停止的修行
在《女儿们的恋爱》中,郑爽和男友张恒因为审美方面的事情发生了争执。
看着黑脸暂停录制的男友,郑爽在车上主动试图与男友和解,询问张恒心情不好是不是因为自己。
在得到了男友冷漠的“没有啊,有点累”的答复后。郑爽委屈地哭了起来。
在每一段感情中,郑爽几乎都会有为男友而哭的热搜,不是因为郑爽的“恋爱脑”,而是她活在了男友的情绪里。
因为活在别人的情绪里,男友生气,她哭了;
因为活在别人的情绪里,男友冷战,她哭了;
因为活在别人的情绪里,网友开骂,她哭了。
正如《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所说
“何必在别人的刀子嘴里,豆腐心地活着?何必在别人的坏情绪里,玻璃心地活着?那些身上没有拧巴感的人,很少活在别人的情绪里。”
我们要提高自己处世能力,碰到他人的情绪时,先自省与其关系;
我们要反省自身是否独立,陷入他人的情绪时,要重新定位纠正;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问题,卷入他人的情绪时,要换个角度思考。
不要活在别人的情绪里,不是完全避开别人的情绪,而是我们要学会降低他人情绪对自身的影响,这是人生永不停止的一场修行。
2. 不活在别人的情绪里,是收起自己脾气的本事
近日,杨丽萍抖音下的一条评论火了: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便是没有子女,那些所谓活出了自己,都是用来蒙人的,不论你有多美,最终也无法逃过岁月的摧残,等你到了90岁,将体会不了儿孙满堂那种天伦之乐。
面对网友偏激的情绪,她没有活在别人的情绪里,她依旧淡然、优雅、漂亮,还是那个美丽的孔雀公主。
母猪哪知孔雀美?没有活在他人情绪里的杨丽萍,没有放开性子和网友对撕,她依旧美美的参加活动,灵动地跳舞。因为,她懂得收起自己的脾气。
《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中,对于发脾气带来的后果可谓认识深刻:
“把脾气发出来是本能,把脾气收回去才是本事。虽然任何突如其来的脾气,都是日积月累的委屈,可一旦发了脾气,所有人都会忘记你干过的活,只记得你发过的火。”
在我们的人生中,工作忙碌,生活烦乱,当你陷入工作的忙碌和柴米油盐的烦乱中时,往往容易过度解读他人的话,恶意揣测他人情绪,随即将自己的情绪迁怒于他人。
恰如康德所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你的生活和工作,不会因为发脾气而变得轻松快乐;
你的忙碌和疲惫,会因为你发脾气而变得愈加严重。
所以,做一个有修养、不自私的聪明人,学会转换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的生活或是工作不顺心时,不要用自己的拧巴揣度他人的言语和情绪,否则你将会越想越气人,你的暴脾气终将爆发。
给我们的生活多一些客观与理性,不将自己的烦乱卷入他人的情绪之中,学会换位思考,想想他人的难处,认识生气会给你带来的后果,你将不会生气。
不活在别人的情绪里,是不将自己的拧巴转换为他人的情绪,然后活在他人拧巴的情绪里,这是我们人生路上要学会的本事。
3. 不活在别人的情绪里,是用准备提前拆解焦虑
被吴国惨败的越王勾践。
着粗布衣,日食粝食,与百姓共劳作,时刻准备恢复国力;
重用贤臣,贿赂吴王,离间吴国君臣,时刻准备削弱吴国;
使美人计,蒙蔽夫差,终残害伍子胥,时刻消磨夫差精力;
卧薪尝胆,尝尽苦寒,不忘战败之辱,时刻磨炼自身意志。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正是这不活在别人失败情绪里日复一日的准备,让勾践拥有了兵强马壮的军队,坐拥富足的国度,将最终吞吴的焦虑,成功的拆解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天。
《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将对焦虑的表现分为两种:
“一种是焦虑后置型,把焦虑拖延成定时炸弹;一种是焦虑分解型,用日常准备拆解焦虑。”
焦虑后置型,将情绪积累到极致,在焦虑的最后,一次性爆炸;
焦虑分解型,将焦虑分解到每天,用每天的准备,来拆分化解。
想要拆除焦虑这颗定时炸弹,不仅是不活在他人的情绪里,还要学会将你的焦虑提前拆解到每一天的准备中,每一天的准备就是是缓解焦虑的良药。
不活在别人的情绪里,是专注于自身成长,把控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认真准备每一天,将他人情绪带来的焦虑,分解到自身成长的每一天。
写在最后
不要在感情生活里做拿不起放不下的人;
不要在人际交往中做易被情绪干扰的人;
不要在生活中因为没有发生的事情纠结;
不要在人生里因为不重要的过客而拧巴。
如果你是个一直活在别人情绪里的人,《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教会你怎样摆脱别人情绪:
“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别为错过的星星流泪,痛苦不是财富,对痛苦的反思才是财富。从失败中提取经验及时止损,才是对自己负责。”
在生活中适当的自省,反思自身问题,能够让你远离别人的负面情绪;
在生活中持续的成长,锤炼自身心性,能够让你抵御别人的负面情绪;
在生活中每天的准备,拆解自身焦虑,能够让你化解别人的负面情绪。
不在别人的情绪里活着,不是完全脱离别人的情绪,而是在别人的情绪里,让自己强大,坚强的活着。
愿我们能够把生活中拧着的部分打开,活出洒脱明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