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者:高考前考生只做一件事,就能放松紧

摘 要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考生们正在做最后的冲刺。其中有不少考生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心存恐惧、害怕,出现或多或少的紧张情绪,结果影响了临场发挥,导致考试成绩不如所愿。 据心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考生们正在做最后的冲刺。其中有不少考生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心存恐惧、害怕,出现或多或少的紧张情绪,结果影响了临场发挥,导致考试成绩不如所愿。

据心理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往往还出现在平时学习比较好的同学身上,甚至有些学霸级的学生,遇到高考也会出现心理紧张现象,不能在考试中体现真实学习水平,考试成绩不尽人意。

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学习好的学生期望值虽高,但与之相匹配的心理定力、情绪调节能力还没有真正培养起来,因此这些学生的情绪最容易受到压力大小的影响。对平时一般性考试由于压力小他们还能应付,成绩也会不错,但遇到这种“一考定乾坤”的压力挑战,就会出现考前、考中紧张、恐惧情绪,影响考试发挥。

为什么紧张情绪会影响考试发挥呢?这主要因为紧张可以导致联想能力下降,记忆提取能力降低,想象能力不足,逻辑能力不畅,结果导致整体思维能力大打折扣,甚至紧张会造成考生大脑暂时“断电”,出现脑子一片空白的现象。就像有的学生考试一紧张,连平时最拿手的题也做不出来,出现心理上的“舌尖现象”。

心理研究的大量数据表明,影响高考成绩的首要因素是“高考考试中的恐惧”,其次是考前恐惧。

那么怎样尽快放松“考中”紧张情绪呢?下面我给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一种简便、易学,上手快,见效快的心理方法,叫做“想象模拟高考实战情景训练放松法”,简称情景模拟放松。

第一步,你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家里、教室里),找一舒服的位置坐下,眼睛闭上,开始深呼吸,像“闻花香”一样,用鼻子把空气慢慢吸入腹部,可以用一只手轻轻按住小腹,感受腹部逐渐饱满的感觉,直到吸不进去为止。然后屏住气息,尽量多持续几秒时间,接着用口将气呼出去,争取把腹部、胸部的气彻底排空,再尽可能长得屏住气息,这样完成一次“吸呼气”训练。之后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身体完全放松为止。

第二步,你开始在脑海里出现以下画面:心情舒畅来到考区,经过检查身份证、准考证后迈步进入校园,随着高考的人流走进自己的考场,对照考号坐在自己考桌的位置上,配合监考老师做好身份、资格验证工作。这时看看监考老师严肃的目光,用眼光扫视一下前后左右一起考试的学生,心里感到有些紧张,手心已经渗出汗水。

接着监考老师开始认真宣读考试纪律、注意事项,正襟危坐的神情令你发慌。接着监考老师开始分发试卷,之后宣布考试开始,你打开卷子,迅速浏览了一遍,发现有几道题不会,紧张情绪顿时上升,握笔的手不停抖动。当监考老师看你时,你心跳陡然加快,呼吸急促,感到非常紧张,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流。

第三部,在这关键时刻,你深深呼吸几次,气沉丹田(腹部),用自我暗示建立积极的条件反射。你可以这样对自己说:

(一)只不过是一次考试,以平常心对待就行了。暗示自己把笔放到桌子上马上就能放松,建立这种条件反射,这时你的紧张真得有所缓解,开始正常考试,先做自己最有把握的题目。

(二)千万不要紧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暗示自己右脚轻点三次地面就能放松,去达成条件反射,可以让紧张情绪大大减轻,感觉自己已经能够轻装上阵,对解答中等难度的题目游刃有余。

(三)我的自信心已经回来,可以冷静应对考试。暗示自己用手捏住耳垂就能达到彻底放松的效果,建立积极条件反射,让情绪完全松弛下来,使思维能力达到最佳,对解决难题开始有了思路。

答题结束,认真检查,以轻松的心情交卷,为下一科考试保持良好情绪状态。

需要提醒的是,当考生想象模拟高考情景明显出现紧张情绪时,再去积极进行自我暗示,同步形成以上三种条件反射联结,使紧张情绪与放松行为暗示建立条件联系,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放松效果。而且高考模拟想象训练至少要进行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左右,直到放松行为暗示当然,戴眼镜的考生也可以把扶一扶眼镜作为放松行为暗示,不过,切记,放松行为暗示的动作幅度不能过大,以不影响考场秩序和其他考生为准。

另外,考前紧张情绪可以通过提前看考场、熟悉考试路线、备好考试必须物品来缓解紧张情绪,例如准考证、身份证、笔和其他考试用具要提前放好。而且高考前一天还是按考前一贯作息时间休息,最好不要提前上床睡觉,因为那样可能会受到生物钟的干扰,不仅睡不着,还会胡思乱想,影响睡眠,引起情绪紧张。

总之,如果高考学生按上述内容进行准备,就可以改善考前、考中紧张情绪,达到更好发挥,取得满意的成绩。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