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青春期生活失意的阴影
遇到打击、挫折,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外,还跟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国外有的国家从初中阶段开始就有了关于死亡教育的课程,教育学生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从而珍惜生命。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挫折未必是坏事,关键是对于挫折的态度。
过于优越的环境容易使学生形成依赖、懦弱、退缩,过于自尊等畸形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导致学生缺乏进取精神,经不起挫折考验。
因此,在青春期除了进行必要的激励和赏识教育外,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少年进行适度的受挫教育非常重要。
失 意
◎概念:
1.不能实现自已的意愿;不得志 。
2.双方意见不合。
◎字面的理解:
失,丢失:遗失。坐失良机。失约。失信。迷失方向。失言。失职。失调。 没有达到:失望。失误。失策。过失。
意 。心思: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注意。心愿,愿望:意愿。愿意。意向。意图。。
◎失意的主要表现:
不如意;不得志:
一生失意时多,得意时少;失意之时莫灰心。
失 恋
失恋,是指一个痴情人被其恋爱对象抛弃。
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与烦恼,大多数人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这种恋爱受挫现象,愉快地走向新生活,然而也有一些人不能及时排除这种强烈情绪。导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
失恋,证明我们真正的爱过了。如果没有真正爱过的话,也就无所谓失恋。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真正爱过,同这些人相比,即使失恋是失去恋爱,但这也是人生的一个丰富经历。
许多恋爱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选择 ,而失恋面对的是即将而来的另一次重新选择。
失恋的痛苦来自感情的深沉。因为恋爱,年青人感情由此变得深沉。气质由此次变得成熟。
失 和
失和,是失掉和气,不再和睦。
家庭失和(又名家庭不和谐),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因观念、立场以及思维等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造成家庭成员之间交流出现障碍,影响家庭关系和睦。
朋友失和,指与好朋友闹了别扭,弄的自己很不开心。 这个别扭可能是因为友谊也可能是因为爱情。
无论是家庭失和还是朋友失和,都会造成个体生命的生活周边环境失和,都属于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给个人心理带来负面效应。
影响青少年精神状况的多因素模型
社区环境
社会经济状况
有关养育孩子的信念
媒介宣扬的价值观
可获得的心理卫生服务
导致轻生的诱因
1、社会压力增大。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新的价值观取代了旧的意识形态,迅速转变的社会导致许多大学生感到迷惑。
2 、家庭经济原因。贫富差距大,看到别人过着富裕安逸的生活,而自己一无所有,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严重失衡。。
3、人际关系疏离。许多人际关系都以“利益交换”为基础,一旦出现利益冲突,即宣告其关系的瓦解,由此觉得被社会所孤立、抛弃。
4、感情受挫。对此偏偏过于执着,苦苦在感情中煎熬,陷入痛不欲生的境地。
5、因个人成就能否得到肯定导致的危机。某些人过度以个人成就为重心,专注于“外在肯定”,而忽视了“自我肯定”。
6、严重的身体疾病。一些遭遇严重的疾病,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或主观感受,如经济原因、难以忍受病痛折磨等,而使心情陷入抑郁状态。
学校自杀预防计划的内容
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
培训教师和父母具备基本的心理卫生技巧
聘请一名受过适当培训的学校心理咨询员
与精神卫生专家建立会诊联系
制定一套学校心理危机的处理方案
学校心理卫生教育的目标
了解自我心理状态
认识影响自我心理状态的因素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与控制行为
学会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应寻求帮助
了解影响他人心理状态的因素
学会帮助他人调节不良情绪
普通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卫生技巧
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卫生状态更加敏感,能够意识到孩子出现哪些改变,意识到他们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教师应知道什么样的心理问题是足够严重的,应该寻求父母、校医或学校的心理工作者的帮助。
应该根据孩子的能力赋予恰当的期望值,并知道如何用赞扬的方式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要避免用厌恶的情绪批评孩子,不要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能够调节家长的焦虑或愤怒,并且能够降低家庭对孩子过高的、不恰当的期望值。
在教室内能够尽量帮助有特殊心理障碍的孩子,并能够减少他们对教学的干扰。
别把家庭对老师的批评迁怒于孩子。
别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带进教室。
别在孩子面前表达老师的辛苦是孩子造成的意思。
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征兆
以前有过自杀未遂
说过要自杀
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
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
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品的主题
向人说过如果他(她)走了,不要想念他(她)
抓伤或划伤身体、或者其它自伤行为
最近有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其它损失(如父母离婚等)
急性的性格改变、反常的中断、攻击性或闷闷不乐,或新近从事高危险性的活动
学习成绩突然显著恶化或好转,慢性逃避或拖拖拉拉,或者出走
躯体症状:如进食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头痛或胃痛,月经不规律,无动于衷。
使用或增量使用成瘾物质。
当青少年谈论自杀时你应该怎么办?
◎倾听:
——鼓励他/她向你或其他值得信任的人谈心。
——倾听他/她的感受。不要给出劝告,也不要感到有责任找出一些解决办法。尽力想象自己处在他/她的位置时是如何感受的
◎对他/她说实话
——如果他/她的话或行为吓着你了,直接告诉他/她。如果你感到担忧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直接向他/她说。不要假装没事或假装愉快。
◎谈出自己的感受
——每个人偶尔会感觉悲伤,受到伤害或绝望,你也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向他/她谈出你的感受,这样做会让他/她知道并不是只有他/她才有这样的感觉。
◎获得帮助
——当事情严重到要考虑自杀时,寻求专家帮忙是关键。
珍爱生命,用爱来挽救生命
生命的权利只有一次,是什么原因导致施行自杀者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
答案是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有“爱”,爱是让自杀者悬崖勒马的一剂良方。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生来就不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既是幸福的前提,也是创造幸福的源泉,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恐惧死亡,因为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人类为什么会自杀?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经典的论述:“当一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自杀。”也就是说,绝望,一个人对现状或未来彻底失去生存勇气时的那种绝望,会使人选择自杀。在这个时候,只有“爱”才能让决意自杀者看到“生”的希望。
自杀的青少年个体防范
许多青少年自杀是由于他们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多方面地考虑和认识问题,心理素质、个性品质存在缺陷。对压力挫折承受的能力低。因此,青少年要自觉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分析问题、希望问题的能力。积极、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
自杀的社会性防范
家长、教师和社区从事于有关青少年工作的专业人员,应熟悉了解青少年心理卫生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有自杀危险的青少年,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社会有关部门应建立一些应急的救助机构,如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中心等等。以便及时为那些产生轻生念头的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和行为指导,缓解他们的自杀冲动。
同时,还要尽可能帮助解决青少年自杀者所面临的困难,消除可能导致他们自然的社会环境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