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贵在含蓄,也重在情感真挚。尤其是现代诗,没有了格律的限制,却多了自由的句式,看似很容易,其实很多人的作品或者晦涩难懂,或者无病呻吟,真正可以令人身心愉悦,又启迪思维的优秀作品是少之又少。
林徽因的作品意象鲜明,描写生动,而且饱含真情,毫不牵强附会。她的诗歌语言也朴实无华,却在字里行间充满灵动的思绪,跳跃自如,令人充满遐想。下面分享林徽因的一首诗,语言婉丽,情感真挚,更透露出一种沉稳气息。
林徽因是民国第一才女,她是建筑专家,而且还时常创作诗歌、小说和散文。她与徐志摩在英国认识,之后徐就开始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也曾发疯似地追求过她。直到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后,徐依然难以放下,还经常给她写诗、寄信,甚至亲自上门探望。
也许少女时代的林对徐确实有过一丝心动,毕竟对方很有文学天赋,而且在异国他乡,彼此都觉得比较孤单,于是互相间自然就会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但是两人之间还是有很多的障碍,首先徐志摩的父亲是清末民初有名的商人,不仅有酱园、钱庄、绸布店,后来成为了非常有名的硖石首富。
而林徽因的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与康有为同科;林的父亲是福建福州二中的创办人,并担任第一任校长。父亲还有个堂兄叫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这样的书香之家,让林徽因耳濡目染,不仅学富五车,而且很有见识。
其次,徐志摩18时就娶了15岁的张幼仪,虽然门当户对,徐却一点都不喜欢她,还嘲笑她是土包子。后来徐就丢下她独自去了欧洲求学。林徽因并不拒绝与徐交往,但她绝对不会嫁给他当继室填房。
再后来林徽因遇到了梁思成,两相对比,梁先生更加稳重、他是,也让林更有安全感。更主要的还是他们都是建筑师,彼此间也容易信任和支持。
林徽因和梁思成从美国宾大毕业后,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了婚礼,随后就前往欧洲旅行度蜜月。这时的徐志摩应该感到心灰意冷,却旧情难忘。
林徽因回国后先东北大学任教,那里极寒的天气让她很不适应,不久就得了肺病,于是就去了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静养。林养病期间,朋友们络绎不绝地前来看望,其中自然也包括徐志摩。不仅如此,徐还把自己的新诗第一个送给她欣赏。
林徽因一边读着他的诗作,一边默默地陷入沉思。她也在反思自己与徐的交往,从陌生到熟悉,从相知到爱慕,但最终理智的林还是选择了坚定地退出,于是她写了这首诗,希望徐可以知难而退。
林徽因在这首诗中先把自己比作落叶和流云,并委婉地告诉对方,自己心中也非常挣扎和痛苦,但还是希望彼此间少点牵连,免得各自伤心。接下来诗人又用“伤心、怅惘、空虚”等词语,再次强化了内心的没有着落感,即使不舍也必须割舍。
诗人的心中已经对他没有往日的温柔,更急切地盼望彼此间“一切都不存留”,即使是一闪光和一息风,甚至一点痕迹都尽快地消除。诗人奉劝对方早日忘记她,就当林徽因不曾在世上活过。
如此决绝的话语,徐不可能不懂,可是爱情就是这样,越是无法得到,越是倍加怀念,甚至痴想、冒险,令人匪夷所思,但又合情合理。
细味林徽因的这首诗,语言婉丽,情感真挚,更充满理智。这首诗是作者在生病期间创作的,“落叶、流云”的意象,彰显出情感上的惆怅和失落;而“黄昏、夜半”的氛围,更传达了一份孤寂和慌乱。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诗人不怕疾病的困扰,却怕自己将失去宁静的生活。结婚以后,才女逐渐地淡忘了在英国留学期间的往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和家庭生活。
但一场大病又打乱了所有的节奏,让纷纭复杂的生命历程,又多了一些不确定,但这不是林希望看到的。所以诗的结尾“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让人们读懂了一个更加知性和沉稳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