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二宝家庭,如何让大宝既有安全感又有责

摘 要

  文/张泠 最近有一条新闻让人揪心。江西一个10岁的小女孩,爬到阳台的护栏外想要跳楼。小小年纪怎么会轻生呢?从妈妈边哭边劝的话里知道,女孩觉得妈妈平日里偏心家里的另一个,不爱

文/张泠

最近有一条新闻让人揪心。江西一个10岁的小女孩,爬到阳台的护栏外想要跳楼。小小年纪怎么会轻生呢?从妈妈边哭边劝的话里知道,女孩觉得妈妈平日里偏心家里的另一个,不爱自己,一气之下做了危险的举动。

二胎政策放开后,不时会听到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迫使父母放弃生二胎的事例,有调查显示,除了“养孩子成本高,再生一个养不起”等原因外,“大宝不乐意”竟然也成为重要原因之一。于是一些年龄大的人会感叹:现在的孩子都太独了,连弟弟妹妹都不想要。过去哪家不是“一窝”孩子?没听说谁家孩子哭着闹着不让爹妈再生娃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大宝们的“独断”呢?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怎样做才能让大宝既有安全感又有责任心呢?

被溺爱的大宝很“跋扈”

43岁的阿娟经过再三权衡,终于打定主意要“备战”二胎了。一天晚饭后,她和14岁的女儿瑶瑶一起出来散步,当她告诉女儿要给她生个弟弟时,本来还喜笑颜开的瑶瑶先是一怔,随即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愤怒地喊道:“我不要弟弟,你要敢生,我就离家出走。”说完,一甩胳膊,头也不回地跑了。

阿娟蒙了,她没有想到女儿对她生二胎反应如此强烈。过了几天,在女儿的房间里,她和颜悦色、小心翼翼地再次提及生二胎的事,有了心理准备的瑶瑶这次没有立刻恼怒,而是反问道:“你为什么要生二胎?”阿娟说:“为了给你生个伴儿,也为了将来给你减轻负担呀?我和爸爸将来老了,你自己照顾我们俩人多累啊?”“我不需要伴儿,”瑶瑶提高了声音,“你们老了可以找保姆照顾。”第二次“和谈”又以阿娟的失败而告终。

被女儿怼得无言以对的阿娟很伤心,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被一家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瑶瑶这么自私、这么不通人情。满怀郁闷,阿娟找闺蜜倾诉,闺蜜听完后一点都没有吃惊或不解,她莞尔一笑,说:“很正常,预料之中的事。这就是你们溺爱瑶瑶的结果。”

瑶瑶自小就是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娃娃,家里的六位长辈对她更是疼爱有加。自打她出生,六个大人就成了她的六颗“卫星”。她要骑大马,爷爷立刻匍匐在地;她要坐飞机,姥姥马上大弯腰九十度,两臂侧后举;去商店,她看中的东西必须买,否则就席地而坐,哭号蹬腿;餐桌上,她爱吃的食物,一定要拖到眼前,别人不能动……在一次朋友聚餐后,闺蜜曾提醒阿娟,这样溺爱孩子,会把她惯坏的。但阿娟当时很不以为意,以一句“树大自然直,大了懂事就好了”回敬了闺蜜。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观点采择能力”(也叫“角色采择能力”),意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观察、感受和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从幼年开始。在幼年早期,宝宝基本上是自我中心化的,培养观点采择能力就是为了去自我中心化。如果宝宝没有这种能力,长大后往往会“自我主义”。

阿娟最终放弃了生二胎的打算。女儿瑶瑶已进入青春期,她无法预知如果自己强行生二胎,会让本已露出叛逆端倪的女儿出现什么状况。开始反省的她,准备好好陪护瑶瑶度过青春期。

大宝,你是爸爸的好帮手

小秦是众人口中的暖男,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缺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温情陪伴。有了儿子大宝后,他就一直惦记着生二胎。大宝三岁生日刚过,小秦就把备孕二胎提到了议事日程。但是,妻子小月却不想生,还举出同事生二胎后,大宝连尿不湿都要争着用的例子,佐证家里会因此而变得鸡飞狗跳,最后以一句“把我们所有的爱都给大宝不好么”来反问他。

小秦将一杯妻子喜欢喝的花果茶端到茶几上,说:“我认为,两个孩子在一起,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保证家里不会因此而变得鸡飞狗跳,我还敢保证会把大宝安抚好,让他和我一起期盼小弟弟或小妹妹的到来。”

有了丈夫的这般承诺,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小月心情愉悦地进入了备孕阶段。妊娠初期,她反应强烈,大宝看着动不动就“嗷嗷”呕吐的妈妈吓坏了,他惊恐地问爸爸:“妈妈是不是要死了?”小秦将儿子一把揽入怀中,告诉他妈妈肚肚里有了小宝宝,他当初也是这样在妈妈肚子里闹腾的,因为宝宝想着赶紧长大,赶紧出来见哥哥。喜欢看动画片的大宝突然高兴起来,说道:“我是熊大,小宝宝是不是熊二啊?” 

小秦被儿子逗笑了,忙说:“嗯,是的,熊大熊二一对好宝宝。”“那他什么时候出来呀?”大宝有些等不及了。小秦趁机对儿子说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但现在咱们要一起帮着这个淘气的小宝宝赶紧长大,所以该怎样爱护照顾妈妈,小宝宝出生后怎样做才能让妈妈少受累,怎样做才能让小宝宝长得快。小秦最后说:“大宝是爸爸的好帮手哦,咱们一起爱护妈妈和小宝宝好不好?”大宝大声地喊道:“好!”

有人说有了二宝,大宝需要度过“爱的焦虑期”,意思是大宝由独享爱到分享爱会心生焦虑,会失去爱的安全感,由此产生的焦虑需要家长格外注意。其实,“爱的焦虑期”可有也可无,关键看家长潜意识里是否先有了这一意念,并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暗示、强化这一意念;关键看家长怎样引导、怎样营造家庭爱的气氛。

小月二胎生了女儿,完成了人生一个“好”字的书写。让她想不到的是儿子大宝从未有过不良情绪;相反,对妹妹爱得“不要不要的”,晚上必须“帮着妈妈陪妹妹一起睡觉”。

要白雪公主,也要小矮人

八零后小苏,28岁那年生了头胎。尽管有两边的老人帮忙,但初为人母的她还是感觉到了手忙脚乱。自己是独生女,从小到大,养尊处优的生活把她养得“指如削葱根”,腰如风摆柳,手无缚鸡之力。虽然“女为母则刚”,但想起妊娠分娩的痛苦、养娃带娃的辛苦,她还是不胜其苦。所以,当很多同龄人嚷嚷着生二胎时,她异常坚定地说:“你就是给我座金山,我也不会再生了。”

然而,小苏的坚强意志竟然没能战胜女儿优优的“柔情”。优优上三年级时,周围不少同学的妈妈生了二胎,她很羡慕那些有弟弟妹妹的同学。于是,她问妈妈可不可以也给她生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小苏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可以!”“为什么?”优优一脸不高兴。“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就不能像以前那样爱你了,他们会把好吃的好玩的分给他。”一旁的一位长者抢着给优优解释。小苏一听急了,连忙分辩:“不是的,优优,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也会照样爱你,你是我们的白雪公主。只是妈妈太累了,不想再生了。”“可是白雪公主也要和小矮人玩啊,我可以帮你干活,我还可以帮着看弟弟妹妹呀!”优优一副很懂事的样子。这样的“柔情”,优优连续上演了一年多,甚至有一次还眼泪婆娑地说:“别人都有弟弟妹妹,就我没有,白雪公主好孤单啊!”

小苏的坚强意志终于被女儿的“柔术”瓦解,她决定带着优优一起迎接二胎的到来。从备孕、怀孕,到住院分娩,再到后来的坐月子、带娃娃,小苏充分利用优优喜欢二宝的“自然优势”,引导她学会自理、自立、自律,培养她做事有计划、爱劳动做家务的习惯和分担家庭责任的意识。同时,让优优时刻感受到爸爸妈妈并没有因为二胎的到来而忽视了她的存在。生活中,小苏会经常以“来,我的白雪公主,让妈妈好好亲亲你”的语气向女儿示爱。等到产假结束,回归工作岗位后,小苏可以放心地将很多不太复杂的家务交由优优来做。10岁的优优不仅越来越有“贴心小棉袄”的模样,而且还成为了“小矮人”的守护神,照顾小宝已然成为她业余时间最快乐的事情。

五零后、六零后两代人,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要求只能生育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为保证国家全面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白驹过隙,今天,他们的独生子女八零后、九零后又成为生二胎的主力军,曾经的“小皇帝”们,转眼就为人父、为人母。如何退去“独生子女病”,如何迅速转变角色,担起养育一双儿女的家庭义务和社会责任,既是每对夫妻、每个家庭的小问题,也是关系整个社会的大问题。

时代不同了,养育孩子的目的、“程序”也都悄然发生着变化。但无论怎么变,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没有孩子可以任由自己的性子就能长成参天大树。养育孩子是一项工程,工程的设计者、建设者、享用者首先是父母。大宝、小宝都是宝,要做好工程,父母需要提前做好各种预案。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