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因为次次成绩垫底而被老师无情歧视,

摘 要

  “我孩子因为次次成绩垫底而被老师无情歧视,厌学情绪越发严重。” 相信这位家长遇到的棘手问题不是个例,很多孩子的厌学情绪并不是因为他们考得不高,而是因为周围学生和老师

“我孩子因为次次成绩垫底而被老师无情歧视,厌学情绪越发严重。”

相信这位家长遇到的棘手问题不是个例,很多孩子的厌学情绪并不是因为他们考得不高,而是因为周围学生和老师的歧视眼光,让他们在班里没有任何归属感,学习的幸福感就更不用说了,荡然无存,这时候如果没有外在力量的干预,孩子自己是很难调整过来的,一旦陷入恶性循环就很难翻身了,多年来的挫败感可能会让孩子完全失去学习上自信心。

那么差生被歧视到底是谁的错呢?我认为谁都没有错,这只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因为每个人都处于鄙视链上,不管你处于什么位置,总会有鄙视你的人和你鄙视的人,任凭你再友好和善,该有的鄙视一点也不会少。

那为什么差生在学校受到的鄙视最多呢?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学校是以成绩论英雄的地方

尤其是在中小学,大家都是围绕着学习和教学展开所有活动的,成绩自然是衡量这一切的最好指标,老师讨论做多的话题就是学生的成绩情况,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眼里都已一个个贴了成绩标签的孩子,路上遇到了学生,老师给别人介绍时不先说学生的喜好,而是学生的成绩,这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产物,和老师学生的喜好没有关系,就像在医院里大家都会讨论病人的病情一样。因此学习好的孩子在学校自然更受欢迎,差生无形中就处于了鄙视链的下游位置。

2、学生考得高,老师更有成就感

老师的很大一部分成就感来源于自己带的学生有出息,但学渣正好是相反的一部分学生,他们非但不能给老师带来成就感,反而会降低老师的幸福感,所以讨厌差生也是老师的人之常情,别说是老师了,有些家长都会因为孩子的成绩低而嫌弃孩子,因此这种情感上的因果关系不是个人能轻而易举改变的。

虽说这种歧视来源于客观现实,但毕竟孩子还小,他们不懂得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如果没有大人的帮助,他们只会深陷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不管当老师的有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家长一定要采取行动帮帮孩子。

1、多鼓励、少批评

所谓是“鼓励让白痴变天才,批评让天才变白痴”,家长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鼓励可以很好的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想成为老师家长眼中受欢迎的孩子的,所以无论如何,请先肯定他们的努力,不要让孩子寒心,进而失去进步的动力,这是最可悲的结果。

2、多和老师沟通

孩子往往在家里和在学校里是两种状态,所以家长要多和孩子班主任老师沟通,以前那种把孩子丢给学校就再也不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想孩子更好的成长,家长不能成为孤立的一方,要深度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成长当中,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孩子,毕竟老师再负责,也不可能做到照顾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其次就是和老师经常联系的家长,其孩子在学校里也会受到一些额外的照顾,至少不会受到很多歧视。

3、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

儿童本身的心理素质普遍较低,心理承受能力自然也是不过关,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更是神经过分敏感,因此如果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其学习期望过高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疲劳,过分看重考试成绩,不能做到劳逸结合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会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

写在最后:

每个孩子都是有属于自己的特长的,所谓是“世间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学生其实都是一块金子,他闪光的一面只是有时候还没被发现而已,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发展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其实这与学习并不矛盾,因为孩子在兴趣爱好上培养起来的自信心会慢慢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学习的劲头也就更强了。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