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情绪失控,是孩子一生阴影;父母情绪平和

摘 要

  情绪失控对孩子的伤害,比我们的想象更甚 有这样一个公益视频,叫《爸妈,我不想做你们的孩子了》。 一个小女孩,天真地对着镜头说出自己心里话: “我今年6岁了,可我不想再过

情绪失控对孩子的伤害,比我们的想象更甚

有这样一个公益视频,叫《爸妈,我不想做你们的孩子了》。

一个小女孩,天真地对着镜头说出自己心里话:

“我今年6岁了,可我不想再过六一儿童节了,我想快点长大,长得高高大大的,这样妈妈打我的时候,我就有力气跑到更远的地方,妈妈就打不到我了。”

短短几句话,每一句话都透露出,我想逃离妈妈!

小女孩说:

“妈妈总是不开心,她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发脾气,一发脾气我就会遭殃。”

她的妈妈经常发脾气,情绪失控时就会对她进行打骂,她只能躲在墙角偷偷流眼泪,再痛也得忍着,不能大声哭,否则,只会换来更激烈的打骂。

长期面对情绪不稳定的妈妈,让小小年纪的她变得很敏感,只要听到妈妈喊她的声音很急促,她便知道妈妈要发脾气,她就要遭殃了。

别人问起她的伤,她会说,是摔的。因为她不想让别人知道是妈妈打的。

为了逃离妈妈的打骂,女孩希望能够快点长大,觉得长大了就好会了,但是她也很羡慕小美,小美有一个爱她的妈妈,她不用长大就很幸福,她也很渴望能有一个像小美那样的妈妈。

最后,当女孩流着眼泪对着镜头哭喊“妈妈你为什么不喜欢我”的时候,让镜头外的我们整颗心都碎了。

在女孩子眼睛里,能够感受到她对母爱的渴望,以及得不到爱与回应的绝望。

每天面对一个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在这种糟糕的环境下,女孩变得脆弱、敏感、自卑、隐忍、压抑。

想要妈妈的关爱却得不到的孩子,会产生自我怀疑,会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

温尼科特曾深情地描述:“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

而在女孩仰望妈妈的时候,她看到的只有情绪失控的妈妈。

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动荡”与“不安”中,内心会感到莫名的紧张、焦虑、压抑,而这种恐惧会伴随着孩子长大,甚至是一生都无法改变。

情绪平和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幸运

一个小女孩从倒数第一考到倒数第二的视频在网上非常火。

四川一位妈妈去接女儿放学,女孩一蹦一跳,非常开心地跑到妈妈面前,兴奋地对对妈妈说,自己从倒数第一考到倒数第二,可惜没有及格。

而妈妈没有斥责,只是轻轻一笑,什么也没说。

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她活泼好动、爽朗大方,在班级表演的样子那可是活力四射、充满热情,而且都是站“C位”。

不难看出,孩子的心理素质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强,而且表达能力也很好。

女孩阳光开朗的性格、以及异于常人的心理素质,都与妈妈平时良好的情绪、心态有关。

情绪稳定平和的父母,看待事情的态度是积极的,其心态必然也很好,同时孩子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而变得积极乐观。

作为父母,要照亮孩子的人生道路,自己必须先放出光芒,而这也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前中央视电视台主持人、作家汤蓓,曾在网上分享她的家庭模式。

认识她的同学、朋友,都觉得她们家相处模式像西方家庭,妈妈不觉得受挫是什么大事。

他们家从来没有什么事会紧张兮兮,父母从来都是心平气和的样子。

对她也没有什么期待和规划,只要平安健康长大就行。

也正是父母平和静气的处事方式,给她营造了一个健全和谐的家庭环境,也培养出了她温和、处事淡然的性格。

父母情绪稳定、平和,也会让子女也养成遇事不惊的好习惯,对他们的成长大,以及成人后的社会发展极其重要。

良好的情绪是教育中的一剂良药,它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反之它就是枷锁,使孩子毁灭。

养孩子是一场修行,修的是父母的情绪智慧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教育孩子是应该的,有时候对孩子讲道理,不一定都行得通,但情绪激动,甚至用“武力”的形式,我始终觉得不可取。

美国南依利诺大学幼儿教育的李坤珊博士曾经分享过她处理情绪的方法。

曾经,她也是容易动气的家长,火气一上来,说出来的话就会很伤人,后来她意识到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她便开始有意识的练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犯错,很生气的时候,她会先转过头去,因为这个时候如果看着孩子,情绪可能没办法控制,或者先离开现场,深呼吸6次,等平心静气之后再回来。

有时候并不是做一次就能冷静下来,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平静下来为止。

李博士说,这个方法听起来很简单,但却不容易做到,刚开始可能很难,但练习久了就会慢慢变得“专业化”,“专业化”的结果就是不容易出差错,也不会再轻易对孩子发脾气。

这种缓解情绪方法不妨试一下,多次练习,慢慢地形成习惯。

而且这种缓解情绪方法在孩子上也同样适用,父母也可以教孩子这样处理自己的情绪,渐渐的他们也会明白,生气打骂的方式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伤害到别人。

谷口雅春说,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范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

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情绪平和的处理问题,才是成功教育的开始。

撰稿:大玉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