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4日18时讯(记者 王庆炼)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划龙舟、包粽子、点雄黄等民俗活动也必不可少。今(24)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市渝北区王家街道了解到,该街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送文艺演出、民俗体验、评选优秀家书等多种形式开展端午系列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华蓥高腔走进基层。王家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观看演出 渝北“产”的非遗走进基层
6月23日上午,“我们的节日•端午”文艺演出在王家街道社区公园开展,戏曲、歌舞、魔术等表演形式丰富,节目融入了渝北人民的生产生活元素,接地气、有特色,把欢乐和文明送到群众家门口,增进邻里交往,促进社会和谐。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演出有一群特殊的观众——退役军人。
王家街道心系老兵,送流动文化服务进村。王家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为提高辖区退役军人凝聚力和融入地方工作生活的积极性,王家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街道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暖心关爱志愿服务活动。
“老班长,这个节目就是以前打连萧演变来的。”
“好看,好看。谢谢你,小伙子,还专程请我来看节目。”
文艺演出现场,志愿者陪伴年纪大的退役老兵观看节目,并时不时地耐心讲解。
通过观看文艺演出,让老兵在一片歌舞声中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怀,同时也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感受节日的欢乐。
“情满端午 心系老兵”志愿服务活动中,90岁高龄的退役老兵田守治不禁讲起那段难忘的岁月……“每当想到曾经一起的战友很多都牺牲了,心里很难过,我不能与他们分享这么精彩的端午活动了。”现场新兵、群众和工作同志们无不为之动容。
群众体验点雄黄、系彩带传统民俗。王家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体验民俗 点雄黄立鸡蛋吃粽子
端午节,是中国的“卫生防疫日”,点雄黄、系五彩绳等民俗都寄托了古人祛病祈福的心愿。
“好难啊,立不起来呀”“把大的一端放下面,尖尖往上试试”活动现场,参与居民划分为几个小组进行端午民俗体验。
工作人员为居民系上五色绳、点上雄黄酒、送上熟鸡蛋,一场别开生面的“立鸡蛋”比赛拉开帷幕,不少居民在几番尝试之后仍然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将鸡蛋敲碎勉强“立正”。
此外,“斗鸡蛋”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欢乐。
两两成对,用鸡蛋尖儿互相碰撞,完好无损的一方获胜。经过几轮PK,最终诞生了“蛋”王。
荣华村村民一起包粽子。王家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玩转端午 传递粽子拉近邻里距离
这边民俗体验趣味十足,那边包粽子比赛也不亦乐乎。
王家社区、观月路社区、荣华村则通过包粽子比赛、送粽子等方式迎接端午节。
工作人员们早早都准备好了包粽子的各种食材,村(居)民群众们说说笑笑围站在一起,拿粽叶、舀糯米,教的教、学的学,大家有模有样地包着粽子。
观月路社区干部职工、志愿者一起包粽子。王家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一双双灵巧的手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全都包进了甜甜的粽子里,大家唠着家常,说着心里话,浓浓的节日气氛拉近了群众的心,同时也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与此同时,党员志愿者、退役军人志愿者将粽子送到低保户、困难群众家中,为他们带去节日的慰问。
王家社区志愿者给群众送粽子。王家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聆听故事 引领文明过节新风尚
聆听王家街道“好家风好家训好家书”优秀作品展演,感受良好家风的魅力,用实际行动做优良家风的继承者和实践者;聆听“道德模范榜样故事”,向模范学习,争做时代榜样,共创和谐社会。
在“好家风好家训好家书”优秀作品展演暨端午民俗体验活动上,王家街道对“好家风好家训好家书”优秀作品进行了展演。
王家街道党群办任冰清带来的家书作品《写给父亲母亲的信》感人至深,引起在场观众的共鸣;硚田社区叶娟展演的《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传递出“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的生活理念;王家社区贾鑫带来的家风故事《“孝顺”出自好家风》则讲述了自家舅舅尽心尽力照顾老人感染后辈的故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本次王家街道“好家风好家训好家书”征集评选活动共有125人参加,经过“今日王家”微信公众号网上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评出各项目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