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但是总有父母认为孩子年纪小还不懂事情的是非对错,往往会用强势的方式让孩子妥协,可殊不知这样的方式更会给孩子脆弱敏感的心里造成伤害。
之前总听人说照顾孩子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一开始我本不信。认为孩子才几岁,肯定没有成年人的心智那么成熟。可是后来发现我错了,因为不仅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教育孩子,不仅是教育知识,还有心理的成长,这都要家长慢慢引导,不然不让孩子学习是永远不会的。
在孩子两岁之前,还不用学习太多心理上的知识,但是两岁之后孩子的心理开始逐渐成熟,有了些自我意识,开始学会表达情绪。之前那种岁月静好般的亲子生活便开始减少了,取之而来的是一个调皮的“熊孩子”和一个“暴躁老妈”。
在两岁之前果果都是一个很听话的乖宝宝,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让做的事情这个孩子一定不会做,让几点起床就几点,从来不会哭闹。但是最近这孩子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家长把她叫起来会很生气,甚至出现了出手打自己的情况,这让果果的父母很震惊。
谁也不会想到那个可爱听话的小姑娘还有这样的一面,尤其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非常让人意外,果果的父母甚至是认为孩子的心里出现“扭曲”的情况,令他们非常担忧。
可情绪既是主观感受,又是客观生理反应,具有目的性,也是一种社会表达。情绪是多元的、复杂的综合事件。
后来咨询了很多心理医生也查阅了很多资料才明白,这是孩子“情绪饥饿”的表现。
其实这是一种“比喻”,比如在生活中,人们对缺乏食物的饥饿会被觉察,一旦饥肠辘辘,只要及时进食,饥饿状态便能很快消除。但是人们对比缺乏食物更难受的是一种心灵空虚、百无聊赖、精神不振的不健康状态,却一时难以摆脱。这也是一种饥饿,就被称为"情绪饥饿"。
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孩子会更容易有“情感饥饿”,尤其是2至6岁的孩子。其实这更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开始想有自己决定的能力,或许是孩子自我意识独立的第一步。
由此可见如果孩子有了“情绪饥饿”这种情况,家长还是不能够忽视的,可以说是孩子有了一些“逆反心理”,他们渴望自己做主决定自己的事。但是由于家长的强势,孩子或许只能讲情绪积压在心里,因为年龄较小还没有学会怎么样能够合理发泄自己的情感,从而选择这种自我伤害的方式。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吃饱穿暖不用为了家庭打拼,是最幸福的。但是这是家长只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完全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而造成孩子情绪饥饿主要是心理原因,家长还是了解一下,最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让孩子健康成长。
拓展阅读;
孩子情绪起伏过大孩子们因为年纪过小,还不没有学会控制情绪,所以有什么情绪都会表现出来,这也是孩子单纯的原因之一。但是由于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情绪起伏过大,一会大哭大笑,一会紧张焦虑,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最好能够教会孩子遇事平静。
冲动易怒每个人都有情绪,可能达到几百种之多,最常见的有喜、怒、哀、惧。每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充满着好心情,有一些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是非常容易发怒的,那家长也要好好重视。因为孩子不一定是脾气不好,还有可能是心理积下太多的负面情绪所导致。
经常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孩子这个年纪本应该无忧无虑,如果孩子却显得心事重重总是情绪低落,或者在受到了困难,和烦心事的时候这种情绪尤其明显。家长们也要多多注意,这会让孩子总是有一种无助感,缺乏安全感,最好多陪陪孩子出去走走。
孩子经常焦虑不安这类孩子对于让人恐怖的事情,往往会比常人更加害怕,甚至达到了过度紧张。尤其是预测到恐惧降临的时候会变得非常焦躁不安。这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是很不利的,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面对恐惧,战胜恐惧。但是一定不要进行“打骂式”教育,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永远是孩子坚强的后盾,最好是采用“引导”方式。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不只是身体还有心理。而让孩子远离“情绪饥饿”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父母一定要重视起来。
“情绪饥饿”会影响人的精神健康。使人心情抑郁,焦虑紧张,人倘若长期得不到情绪的体验,活力就会一天天丧失,情感就会一天天麻木,更何况是娇嫩的小孩子。
但是大家也不要过于紧张,这是孩子心理成长发育的一个正常阶段,那就给各位父母一些解决的办法吧。
01不要将孩子逼太紧
每个人都有负面的情绪,孩子也不例外,我们成年人每次想发脾气的时候都会忍,但是压力一直积累就会越存越多,或许某天会在一件不值得的小事上“爆发”。而孩子也一样,遇到烦心事会积累,父母若是将孩子追的太紧,孩子无法很好控制情绪,就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02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最信任的人。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真的很重要,因为孩子也希望家长最爱的是自己,给足孩子安全感也非常重要。比如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会哭,父母和孩子越好几点来接他,那么就一定要守时,与孩子慢慢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
03大人不要将孩子作为“出气筒”
父母身上的压力是很重的,是比孩子多很多的。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天的心情也会变得不一样。但是不能在外发泄,不过也切记不要带回家,尤其是孩子的身上。孩子心思简单,你莫名的脾气会让孩子认为你不爱他了,从而产生自卑感。
我们要教会孩子合理发泄情绪,坏情绪并不可怕,但是一定要能够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
其实孩子是一个很单纯的人,只要用心去爱,孩子总是会体会到的。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