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个故事是“别惹老实人”系列。友情提示,胆小勿入哦!
1
我叫李玉洁,出生于警察世家,是东北一公安局的女刑侦队长。因为单身,没有家庭负担,所以熬夜加班也成了家常便饭。
同事们私下说我是“拼命三娘”,慢慢地,我也习惯了他们喊我“李三娘”。
自入职以来,我遇到过各种形形色色的案件,可印象最深、过程最曲折的当属2010年发生的“双面人”入室杀人案。
直到现在,我还常和人说:别惹老实人。生活中再胆小窝囊的人,也可能随时变身杀人狂魔!
那是2010年5月,市里发生了四起入室案,两名幸存者,一名被杀害。受侵害对象均为独居单身女性,年龄在35-45岁间,第四起案件的目击者居然提供不出任何有利的信息!
刑侦队进行细致的取证、侦察分析和模拟后,认为数起案件的共同点很多,犯罪嫌疑人是同一案犯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决定并案侦查。
凶杀案弄得人心惶惶,晚上一过七点,家家关门闭户,偏僻路段的巡警和便衣多了起来,小区保安也开始24小时轮班值守。
街上不时有警车疾驰而过,使城市愈发紧张和阴沉。
那年我32岁,工作8年。因为单身,我爸也很不放心,坚持下班开车来接我回家。我玩笑:“哪个不开眼的,专找警察下手?”我爸这个“老刑侦”说:“永远不要低估你的对手。”
这话说得我心里一惊。想起毫无头绪的案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感,因为,凶手简直无懈可击!
在单位门口,碰到物证科的英子,她一向心直口快,见了我就问:“李三娘,嫌疑人还没捉到啊?”我叹了口气。
她嘀咕:“凶手做了那么多起案子,现场就没遗留一点痕迹?都没见你们送来任何鉴定样本给我。”
“这次不一样。凶手具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心理素质极强。像这样专业的罪犯是很难对付的,他懂得现场处理技巧,而且身手还不错。”我赶紧解释,以免显得我们刑侦一线人员像是吃干饭的。
英子问:“我能帮上什么忙吗?”英子所在的物证科是公安厅指定的物证鉴定中心,是内部人。所以,我和英子介绍了下案情。
2
这几桩案子里,第一起发生在5月3号,报案的是做服装生意的女老板,叫汪谨。汪谨离异多年,孩子住校,人物关系简单。
进入5月,温度慢慢上升,所以,她晚上为了通风,就把阳台上的推拉窗开了一半。
半夜12点多,她起夜,迷迷糊糊感觉阳台上有动静,到阳台上一看,吓了半死,只见有一只脚正从窗户外面往里伸。不过,她没看到人的脸。
汪谨吓得大叫一声,瘫软在地。只见那只脚飞快缩了回去,消失了。好半天,她才哆哆嗦嗦打了报警电话。
110赶到后,发现汪谨家是六楼顶层,没有安装防护网。嫌疑人先从楼道窗口翻到雨台,再从雨台踩着五楼阳台顶,没发现任何绳索类保护措施留下的痕迹,也就是说,嫌疑人是徒手攀上户主家阳台,打算从开着的窗口入室时被发现。
这足以证明这个人体力强,胆子非同一般,且身手不错。
我们刑警队接手后,110出警的小周向我反映,这半个月来接到了不少报警电话,大部分是中年女性,在晚上外出时有人跟踪。
报案的说,晚上灯光暗根本看不清,只感觉身高不会超过170CM,从外形判断是个很瘦的男人,跟踪时间大约在晚上8点到11点之间。
根据这些线索,我们画了个大致的行动地图,发现案件大部分集中在天府区附近,出事的汪谨家正在其中!
“直觉告诉我,这绝对不是巧合。嫌疑人住所应该不远,交通工具不太可能是汽车,因为这是老城区,街道都比较狭窄,应该是自行车或者电动车一类。”我给英子分析。
“难道就一点手印足痕也没有提取到?”英子不信。“那其他几起案件呢?现场也没留下任何线索?”
“这就是让我最担心的地方!嫌疑人入室前戴上了手套、脚套,并且逃跑之前还清理了痕迹,这心理素质也太好了,可见是个很强的对手。”我挠了下头,焦虑和压力简直让我头秃。
英子接着问:“那跟踪是为了确定作案对象是不是独居吗?”我摇摇头说,“也不一定,可能是随机选择。
还有,除了5·3汪谨案,一起合并调查的5·31入室杀人案,也很有特点,嫌疑人喜欢给尸体化妆、约会并聚餐。”
和尸体约会?英子听了之后汗毛都竖起来了。如果是这样,一旦涉及变态心理犯罪,就不能用普通的刑侦方法来处理,也意味着抓捕工作的难度更大了。
“我们市局增派了700名警力巡逻保护市民安全,这么多年来还真是头一次。下次我把一些案卷和资料拿给你看看,说不定真能给我点启发。”
当时,我与英子都没想到,在接下来的合作中,我们竟然经历了一波三折的严峻考验。
3
第二天,我拿着5·31案的资料又看了一次,不断还原勘查时的犯罪现场。
5·31案也是六层顶楼,我亲自走了一次入室路线,发现攀爬顶楼其实是最隐蔽、最容易得手的。
第一,顶楼住户少,不容易被发现;第二,住在顶层的居民很少安装防护网;第三,罪犯可以站在五楼阳台顶观察室内情况,判断是否具备实施犯罪的条件。
凶手从阳台潜入室内之后,直接进入被害人房间。这位被害人是一个独居的38岁女教师,丈夫在外地工作,没有孩子。罪犯用类似锤子的铁器,直击被害人头部,造成严重开放性颅骨损伤,当场死亡。
杀人后,凶手脱光被害人的下身,给被害人换了一条透明的黑色丝袜,之后在衣橱里挑选了一件黑底绿花的新衣服为死者穿好,还给死者擦拭血迹,重新梳头化妆。
这化妆还不是糙爷们胡乱画,他是很认真细致,技术很好的那种。
最关键的是,发生的多起入室案中,户主家都没有遗失任何财物,也没有性侵,但比性侵更让人费解的是,他在死者下身划了很多刀。
但我们调查过死者生前的私生活,作风正派,没有情人和第三者。
除了给死者化妆,凶手还在现场摆好桌子,从冰箱里找出剩菜,还开了四瓶啤酒。
他把死者靠在床头,在桌子上摆了一副扑克,我们推断他是不是在一边吃喝,一边在和死者打扑克,看起来像是在约会。
从杀人到离开,凶手至少有两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凶手抹去了所有的遗留痕迹,带走自己的凶器和酒杯,现场只剩四个空啤酒瓶,所以,作案现场没提取到任何有价值的指纹和脚印。
我曾怀疑餐桌上的一切会不会是死者生前布置的,但这点也被否定了。因为餐具酒瓶上没有任何指纹,如果凶手没碰过,没必要去处理痕迹。
最最诡异的是,凶手还用死者家的水果刀在死者后背上刻了一个字,左边是亻旁,右边是文或者立,下面我们也看不出是个什么字。
(警方提供的照片)我们在开会研究的时候,针对这个字,请教了很多学者。有中文系的学者认为这个字下面是甲骨文或金文的“女”字,由此推断这是个“佞”字;
还有个博物馆的考古专家,说这个古文字与毛同音,代表美人,淫邪和妓女的意思。
专家学者们争执不休,但都一致认为,凶手刻下的这个字有“淫邪”的隐喻,如果凶手是变态犯罪,也是个非常有文化的变态!
这些意见,让我们侦查小组更加抓狂。如果凶手是高智商犯罪,显然更增加了破案的难度。
而且,这几起案件受害人的共同之处,都是面容姣好,化妆得体,但私生活都没有瑕疵,这说明凶手和死者并不熟悉,因为文字意义和死者并不匹配,他只是为了发泄对女人的不满。
于是,我们给凶手做了个侧写:身高165—170之间,离异或者婚史不幸,很可能在心理上认定,女人都是表面正经、私下淫邪。报复心理强,心思缜密,有较高文化素养,时间灵活、晚上活动作案。
4
6月13号,我提着证物袋风风火火赶到鉴定中心,兴奋地告诉英子案件有了突破。这是一个用黑色弹力布自制的黑色头套,眼睛和嘴的位置剪裁立体,边缘整齐,看上去像一张黑色的人皮面具。
因为,凶手在这天再次下手了,这一次是住在天府区南面的售货员赵敏。
赵敏在熟睡中感觉有人捂住她的口鼻,猛掐她的脖子,她挣扎着醒来,看到一个蒙面的男人正站在她床前。
赵敏从床上跳起来,拼命反抗,高声呼救,惊醒了住在另外一个房间的儿子。
赵敏的儿子平常住校,正赶上这两天感冒请假回家,母子两个齐心协力和歹徒搏斗,无意中将他的头套撕掉,歹徒吓得赶紧护住脸,有些惊慌。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凶手很快镇定下来,在逃离前还拍了拍赵敏14岁儿子的肩,最后,大摇大摆地从房门径直离开!
报警后,根据母子二人的描述,我们很快完成了凶手的素描画像。我打开手机给英子看,这是一个小胡子男人,脸颊消瘦,单眼皮,头发微卷,是一个没什么明显特征的普通人。
公安局在鉴定中心有DNA数据库及嫌疑人数据库,现在,只要能在头套里提取到凶手的DNA,只要他有过前科,就可以一键核对,抓到犯罪分子指日可待。
可当英子用证物做第一次DNA样本提取时,居然没找到任何有价值的样本,带毛囊的头发、汗液、唾液通通都没有,怎么会这样?
靠!我忍不住骂了一句。心情失望到了顶点。凶手屡屡犯案,却丝毫不留痕迹,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英子猜测凶手也许是在自制头套里还戴了个塑料头套。她试着将头套拉伸到最大,再用固定夹夹住,用透明胶带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慢慢粘取,最后把胶带放到显微镜下分拣出胶带上的单片物质,是头皮屑!
第二次终于取样成功,头皮屑可以用来做DNA鉴定!
英子安慰我:“三娘,你看,现在提取到的头皮屑数量足够了。这说明凶手可能比你焦虑。他反侦察能力很强,知道不能留毛发,却忽视了头套质量不好会产生静电,在有弹力的材料皱褶里藏了不少头皮屑,所以,只要犯罪,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很快,英子开始做DNA分离,检测处理和分析数据,可在进行最后的基因对比时,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乱码,重启、黑屏,重启、黑屏,英子急得一头汗,谁也没想到,在关键时刻,电泳仪会出现问题!
电泳仪的维修最快也要一周,这样DNA就没有办法马上出结果。迟一天出报告,很可能意味着又有无辜的人会惨遭毒手。一向稳重的我急得不行,狠狠踢了两下桌子。
我赶紧向上级请示,总局研究后决定由刑警队指派专车专人护送,赶快把样本送到省鉴定中心。
同时,警方开始在凶手作案高发区张贴嫌疑人的画像,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
然而,在全市警方总动员的情况下,已经露出破绽的凶手又再次作案,6月18日,他杀害了在超市工作的孙娟,和上一次作案只隔了5天!这简直是公然挑衅警方!
我们赶到现场,孙娟的家也在顶楼六楼。凶手故技重施,将熟睡中的孙娟用利斧砍死后,为死者整理好衣物,穿好黑丝袜红色高跟鞋,并将地面上的血迹擦拭干净。这一次离开之前,他带走了孙娟的手机。
又是一条人命!我的团队已经很多天没有休息了,每个人都眼睛红肿,心里恨得牙直痒。现在,我们只能一边等省鉴定中心出结果,一面跟踪手机,寻找破案线索。
很快,队员向我汇报,通过手机追踪,凶手已经离开本市,开始向省城方向移动。可见凶手已察觉当前形势对他不利,决定逃逸。
我和刑警队一路队员赶往省城待命,另外一队继续进行技术追踪。
5
6月23日下午14:10分,追踪人员调取到新的手机信息。死者孙娟的一位朋友回忆说,他曾呼叫机主,有人接通了电话,但没有说话。他听见对方环境非常嘈杂,还听到“咣当咣当”的车轮声。
我推断凶手乘坐的交通工具是火车。于是,我下达指令,调取当日开往省城的五个车次列车时刻表及乘客信息,并根据通话时间锁定其中的一辆,又协调当地警方,赶到火车站,成立指挥部,逐步缩小范围,重点排查从本市上车到省城下车的43名男子。
最后,根据对比,我们锁定了7名可疑人,其中一个叫徐柱的中年男子进入警方视线。种种迹象显示,他有很大的嫌疑。
可是,徐柱本人比凶手胖,我们又将徐柱的照片传回市里,让被害人赵敏辨认,却被赵敏否认了,她觉得那晚入室的人和徐柱长得并不像。
我们只能放人,将所有嫌疑人信息存档,等待进一步调查。
6月24日下午4点30分,警方通过定位终于掌握了手机持有者的大致方位,是省城的一个二手手机市场。
在省城待命的刑警又奔赴定位地点。这个手机市场的生意很好,人特别多,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调查后,终于在一家手机店里找到了被害人孙娟的手机。
店主回忆说,下午3点多,有一个男人要卖手机,他以1500元的价格收购。警方再次拿出凶手画像让店主辨认时,店主不确定,他说那个男人的脸很胖,头发微卷,不是本地口音,并且店里没有摄像头。
其他特征都大致符合,只是很胖这点不符,赵敏母子提供的画像是个脸颊瘦长的男人。
6月24日晚9点30分,我们自己物证中心报修的电泳仪已经修复,调试完成,为了更快出结果,我和总局商量从省鉴定中心把样本取回,还是在我们中心做鉴定。
终于,25日下午6点10分,我开了一夜车把几经周折的样本又送回英子手中,用电泳仪进行基因比对。
电脑上涌动的波浪,终于把凶手推到我们面前,这个人就是徐柱!他曾因盗窃被判过刑,坐过牢。也就是说,之前在火车站,我们和凶手擦肩而过了。
6
6月25日凌晨5点,我们直奔徐柱家中。徐柱家住在天府小区东面,离案件事发地点只有30分钟,他家中有一辆自行车。
徐柱的妻子李雅和两岁半的孩子在家。李雅说丈夫去省城办点事,过几天就回来,其他一概不知。
当警察询问徐柱是否在晚上经常外出时,李雅有些慌张,她说丈夫特别喜欢照顾孩子,晚上一般不外出。
这和警方掌握的情况有明显出入,我们怀疑李雅为了维护丈夫在说谎。
在徐柱家搜查时,我们发现他家很有文化品味。客厅还贴着他的书法作品 “上善若水”,李雅告诉警察,徐柱虽只是中学文凭,但山水画、油画、书法,都挺精通,还喜欢古诗和文学,并且心灵手巧,什么都会修,还会自制工具。
在邻居眼里,徐柱少言寡语,但为人随和。谁家的电器家具出现问题,只要找他,很快就能修理好,是个脑子特别好使的老实人。
不过,对门邻居提到,曾看到徐柱晚间外出,以为他去锻炼身体。他很久以前,听徐柱说过,他好像会一些武功。
徐柱汽修店的同事也有人提及,如果非要说徐柱有什么缺点,那就是“有点怂”。因为好几次,有蛮横的客人故意找碴,态度嚣张,骂他“不长眼”,徐柱还点头哈腰,一个劲地道歉。
6月26日,我们又走访了徐柱父母家。老人家说儿子特别孝顺,对现任妻子相敬如宾,尤其是两个孩子,包括对前妻生的16岁儿子也疼爱有加,“他从来不打骂孩子,孩子要什么他就给买什么。”
说到这里,徐柱母亲抹着眼泪说:“我儿子非常聪明,要不是第一段婚姻把他给毁了,他现在会更好。”那时,我们还没有告诉徐母,她儿子犯下的事儿。
原来,徐柱有过两次婚姻。徐柱前妻热衷打扮、自打开服装店挣了点钱后,就越发瞧不上当时月薪只有3000元的丈夫,动辄数落他窝囊、穷酸。
徐柱下班回家,承包了所有的家务,但妻子稍不顺心就要他下跪认错、甚至当着徐母的面,用手戳着他的头骂,但徐柱从不敢反抗。
后来,前妻直接带男人回家。被徐柱捉奸在床,妻子竟然赤裸着身子说:“谁怪你不行又没钱呢!你要是今天有大把的钱甩在我脸上,我倒敬你是条汉子!”
徐柱受了刺激,一气之下跑去偷东西,被捕之后,在服刑期间,妻子便和他离婚。这场变故让徐柱大受打击,从那以后他就变得沉默寡言了。
出狱后,徐柱在汽修店工作,和现妻李雅结婚,他特别珍惜家庭,偶尔喜欢喝点啤酒,喝酒后有出去散步的习惯。
我们开始布控包括省城之内的各大路段设卡抓捕,一直没发现徐柱的踪迹。我分析,以徐柱对家人重感情的性格,他绝对舍不下父母、妻儿,很可能在他母亲生日当天,潜回本市为母亲庆生。
于是我们在徐柱父母家附近增设便衣,开始布控。
7月14日傍晚,侦察员注意到一个穿蓝色T恤的男子出现在徐柱父母家附近的旅店,行迹诡异,多次进出观察周边情况,在确定这就是犯罪嫌疑人后,我们将其抓捕归案。
审讯中,徐柱情绪平稳,对于他不露痕迹的作案手法,常常露出炫耀的意味。不过,当我用前妻来刺激他时,他终于流露出对女人的仇视,说:“女人都是假正经,永远说一套,做一套。”
“那你妻子呢?听说你们夫妻感情很好……”我话还没说完,徐柱就开始忍不住抽泣着。
他捂着头痛苦地说,最对不起的就是母亲和妻女。我又追问:“那你为什么给尸体换衣服,化妆,目的又是什么?”
“杀完人后,看到她们衣冠不整,我就想起前妻淫乱的样子。这让我觉得恶心,所以,我一定要让她们保持体面。知道吗,女人不穿衣服,真的很丑……哈哈,真丑!”徐柱开始狂笑。
“那你为什么最后一次犯案,要拿走死者孙娟的手机?你显然不是奔着打劫去的。”
徐柱停住了笑,轻声说:“那款手机背后贴了张机器猫的卡通贴纸。我女儿最喜欢机器猫了,我当时就想把手机带走,不希望看到机器猫被血迹玷污了……”说到这里,他眼神有些迷离,流露出一丝怅然。
因为这个,他后来在省城二手机市场决定把手机卖掉时,暴露了行踪。看着这个亲友、熟人口中温和、老实的好男人,一点点在我面前暴露出他凶残的心理原罪,我不禁松了口气。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深渊。可是,如果轻易就被心中的恶所控制,人就成了心魔作恶的傀儡。
徐柱案对社会影响极大,性质恶劣,最终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案件结束之后,我到物证中心补充一份鉴定报告,要呈交给法院备案。
英子后来问我:“我还有一点没搞明白。为什么目击者和幸存受害者,都说嫌疑人的脸很瘦,为什么他们都没能认出徐柱呢?”
我苦笑着,直翻白眼,说:“因为,那天徐柱上火引发了牙周炎,整个脸颊肿起,五官变形了……”
英子听了,呆了大半晌,忍不住哈哈大笑:“我看,这个案子要是再不破,你也会焦虑到变成个猪头三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