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绪盆”到用“补锅法”解决问题——读《

摘 要

  宅居一个多月,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信息,从疫情发展、到由它而起的变化、到对我个人的影响等,随着信息发布的平台越来越杂,接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我的焦虑情绪也越来越严重

宅居一个多月,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信息,从疫情发展、到由它而起的变化、到对我个人的影响等,随着信息发布的平台越来越杂,接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我的焦虑情绪也越来越严重。当处于信息大爆炸突发的初期,一般人因为没有准备继而影响到情绪。情绪一旦上来,不仅影响到自己对于事情的控制与判断,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职场尤里卡》中提到:

“使用‘情绪盆’,即把情绪交给理性去剖析,就成功地压制住了本能的情绪反应,并唤醒了不受情绪控制的理性。理性是没有情绪的,所以我们的情绪就被解决了。”

此时,明白问题了吧!那么,接下去——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体会到“辛苦”与“心苦”的区别:

上班时,我们总在说“做完这件事就可以好好休息了”,感觉特别忙特别累,(辛苦)那时候的忙和累还有一个节点。现在天天休息在家,我们已越来越感到烦躁和不踏实。

《职场尤里卡》中提到:

“这个宇宙是永远熵增的,而人类,是在对抗熵增。‘熵’是度量一个系统内部混乱度的指标,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只要我们不去管它,它的混乱度就会越来越高。而要想把这个事情弄得有序、整得清楚,就要持续不断地付出努力。”

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人们从最开始的“坦然”受用(天天睡觉还能给国家做贡献)到没有压力的“放纵”自己,到因为没有限制地放纵而感动压力,陷于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不可控,失去目标和计划,开始“茫然无措”般地过:有特别多的知识要学、有特别多的文章要写、有特别多的书要读、有特别多的想法要实施……每一件我都想做出成绩:

写文章要先打个框架,找好素材吧!免得没有内容,不能吸引人,白写一堆;

看书要有目标吧,不然光有输入没有输出,过段时间就忘了,等于白读;

项目有想法得拿出方案吧,如果没有方案和实施框架,等于白想;

……

图书样式

如此这般,一个多月后,当我来复盘发现没有一件落地时,继而感到没有成就感。焦虑情绪越来越重,人最怕无缘无故的焦虑,找不到原因也就找不到解决办法。人宅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以上是“心苦”。

意识到“心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补锅法:通过一些技巧,让原本存在的问题更清楚地暴露出来,然后再借助于别人的关注,更高效地解决了问题,这就是一种工作上的艺术,即‘补锅法。’”

那么,如何回归?(解决当下这种状况)

树立“小步快跑”的互联网思维。

什么是“小步快跑”?不要抱着不切实际的“完美情结”,总想要把所有事情都弄明白了再动手。通过自己投入少量精力进行快速尝试,基于别人的历史经验进行快速总结,先行了解备选项可能的成本和收益,然后再决定要朝哪个方向走。

疫情后,会有一些变化,比如对于某些行业和岗位的冲击,对于新的行业及岗位需求等。(我并非这一行的专家,也不想“抄作业”,这里不多说)

我会对感兴趣的岗位多一些关注和分析,并且按照“小步快跑”的方法进行尝试。相信在行动中调整,先完善再完美。

这里备注我做的一个思维导图,关于个人职业发展(创业规划)的建议,我提拟出来,给大家做些参考:

此书中提到的关于个人职业发展(创业)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