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一个中国人曾经寄托情感及梦想

摘 要

  金庸先生看完后也大加称赞:“有老江湖的味道,有武侠的气质”。 鬼才武侠导演徐克看后,更是惊呼,“新的武侠电影时代到了! 就是李安的这部影片《卧虎藏龙》。 改编自台湾武

金庸先生看完后也大加称赞:“有老江湖的味道,有武侠的气质”。

鬼才武侠导演徐克看后,更是惊呼,“新的武侠电影时代到了!

就是李安的这部影片《卧虎藏龙》。

改编自台湾武侠小说王度庐著名的同名悲情武侠小说,

描述了两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和一段游离于庙堂与江湖之间的快意恩仇。

1、传统 古典美学意蕴

李安将其所擅长的情感伦理叙事融入到历史武侠电影之中,这在武侠类型片的发展史是,李安上独树一帜的,同时我们都知道李安导演已经上好莱坞一线的国际知名导演,而卧虎藏龙则是李安走向国际的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走进好莱坞的代表作之一,第一部获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语电影,让世界观众认识到中国武侠动作片独特的艺术与文化魅力。而这部影片的优秀之处在于李安导演成功运用独具中国传统美学风格的镜头语言塑造了他心目中含蓄内敛的儒侠,讲述了在封建礼教下的儒家,文化社会中一段现代主义式的自由冒险故事。

从故事内容来看,《卧虎藏龙》是一部地道的武侠电影,全片的布景中充满了各种中国符号:

从建筑上看,有韵味十足的皖南古村落,也有气势恢宏的京城建筑群;

从地理上看,有翻滚的竹海,有苍茫的新疆沙漠,有云蒸霞蔚的武当山;

从民俗上看,有街头卖艺,有婚嫁迎娶,有镖局空旷幽深的庭院,也有贝勒府古色古香的室内。

在电影中赏剑的场景,贝勒爷对九门提督玉大人介绍青冥剑时说:“这青冥宝剑长二尺九,宽一寸一,护手一寸,宽二寸六,厚七分,两耳各一寸五,剑柄原镶有七星,从剑的旋纹看,是先秦吴国的揉剑法,到汉朝就失传了;”

也有说法的镜头,青冥剑刚被偷时,俞秀莲前来试探玉娇龙,玉娇龙正在练字,她对玉娇龙说,“我看你转手腕,书法剑法好像是相通的”;

还有典型的江湖中人闭关修道的“桥段”,李慕白在影片开始对俞秀莲说起,自己闭关修道时的感受,“静坐的时候,我一度进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我看见周围有光,时间、空间都不存在了,我似乎进入了师父从未指点过的境地。”

影片的色调采中国水墨画之感,

影片中色彩如沙漠一整块红,江南一大片绿,窑洞转为晦暗色调。北京白昼多彩似锦,夜晚灰蒙单调,两个主题,一是婉约,呈现江南;一是奔放,展现新疆。

一个是“外阴内阳”的玉娇龙,一个是“外阳内阴”的俞秀莲,以两者的互换对比来推展剧情。

2、俞秀莲和李慕白

卧虎藏龙的美学风格和文化表达紧紧围绕着角色展开,首先俞秀莲和李慕白,他们是儒家传统文化的遵守者甚至上殉道者,同时也寄托了李安关于儒侠形象的向往。

关于影片李安导演曾经这样说:我想拍武侠片,除了一偿儿时的梦想外,其实是对‘古典中国’的一种神往。武侠世界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是一个抽象的世界,我可以将

内心许多感情戏加以表相化、具体化,动作场面有如舞蹈设计,是一个很自由奔放的电影表现形式。一心向往的是儒侠、美人的侠义世界,一个中国人曾经寄托情感及梦想的世界。

那么在这里李安导演所向往的儒侠形象体现在角色李慕白的塑造上

影片从一开始就上中国南方小镇的空镜头,然后慢慢的随着我们看到角色李慕白牵着一匹马,观众的视线由此引入了一个以第一人称叙事的一个叙事段落。

这个时候俞秀莲和李慕白的话题则围绕着李慕白闭关失败的感悟展开。

那么什么是李慕白放不下的呢?影片没有直叙,而是通过一个反打镜头交代过来,我们看到俞秀莲之前还热切地直视着问李慕白是什么事,而当她听说李慕白放不下的事情时,便开始逃避李慕白的目光,这是一种非常含蓄内敛的表现形式。

当然我们都猜到了从这一个正反打镜头我们可以感受到二者之间存在着害羞的难以言说的情感。事实上在王度庐的小说里面李慕白之所以提前出关是因为他发现自己仍然放不下对于已故的朋友之妻,也就上自己的小师妹俞秀莲的爱恋,而这一点俞秀莲自己也知道,只是两个人都没有说破。

然后下一个叙事段落

俞秀莲把青冥剑交给贝勒爷时候,作为事外的贝勒爷反而一语道破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而在这个叙事段落结尾的时候,两个人物由屋内转向屋外,此时,导演李安用了一个中景镜头,贝勒爷首先从右侧出画,这个时候其实叙事段落已经结束了,但是摄影机还在拍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能看到俞秀莲一个人站在那里有些局促不安的搓着手,这个中景画面停留了两秒钟。却上内涵极其深刻的两秒钟,它一方面体现了俞秀莲关于这份情感的害羞,另一方面又客观地交代了俞秀莲和李慕白之间微妙的情感关系。而关于这一点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对白不仅没有说明而且还惜字如金由此可见优秀的导演总上习惯用镜头讲故事。

所以我们从卧虎藏龙的镜头语言运用,可以窥见李安深厚的导演功底。

3、玉娇龙和罗小虎

他们两一个上在封建礼教的文化伦理压迫下,一心向往自由的玉家千金小姐,另外一个则是土匪也就上自由本身,所以两个人的相爱作为卧虎藏龙故事里最强大的儒家文化内在的不安分因素,则是人物性格和剧情走向导致的一种必然结果。

玉娇龙吸引着罗小虎、碧眼狐狸、俞秀莲、李慕白,他们也吸引着玉娇龙,影响着她的生命轨迹。罗小虎及大漠的浪漫经验,埋下了玉娇龙持续追寻江湖梦的种因。碧眼狐狸的叛逆、不守规矩的江湖自由,她想追求;俞秀莲行走江湖的自在豪气,俞、李并辔行侠的情境,她也想追求;李慕白的超凡武艺,江湖称雄,她更想超越。追求心性自由的玉娇龙,从这些人身上找寻她的江湖梦,可是这些人个个都要教训她,包括李慕白,人人都想把她落实到一个具体的社会规范里。其中尤以罗小虎为代表,如抢婚之举及“一起回新疆,回新疆你就舒展了”的愿望。

但无论礼教内外的任何形式(如父母、婚姻及有着肌肤之亲的海誓山盟),似乎都无法锁住玉娇龙那颗飞跃的心。在玉娇龙的世界里,罗小虎的从有到无,恰恰反映着她转折的心境及不断超越的心性。

4.李慕白与玉娇龙

李慕白和玉娇龙的师徒关系始终建立在矛盾对立的基础上,其高潮部分在于竹林对决那场戏,看过前面的情节我们都知道,李安在卧虎藏龙中的摄影机镜头运用方式总是非常克制的,他要么固定不动,要么匀速升降摇移,但在竹林对决这场戏里,李安罕见的实用了非常不稳定的镜头拍摄,同时还使用了几个叠画来剪切两个人的正反打,在这里,所谓的卧虎藏龙又出现了,也就上人物内心深处的欲望又出现了。在这里我们如果把李安带有欲望色彩的镜头语言理解为玉娇龙和李慕白之间的男女情欲,则未免太低估了这部电影的哲学内涵,因此,与其说这是男女之欲,不如说这上追求色受想行识的表面欲望,实际上男女之欲也是一种表面欲望,因此大家可以把这个叙事段落和之前俞秀莲和玉娇龙对话的正反打画面做出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俞秀莲和玉娇龙的角色,景深之处总有窗户,博古架之类的框架,但上竹林却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一方面意味着可以野蛮生长,可以自由自在的江湖世界,但同时玉娇龙面对的却是李慕白,上一个驯服欲望,转化欲望的儒侠,虽然玉娇龙可以自由自在地畅游,但是始终无法控制脚下那飘忽不定的竹杆,最终被李慕白绊到地面上来,因此,竹林空间在另外一个方面还上一个关于两个人内心世界的较量的道场,如果一名真正的侠客不能驯服和转化自己的欲望,那么这个人终将败于自己的欲望,这个就上这场戏背后非常重要的一个深刻的哲学内涵。

在这个叙事段落的最后,李慕白仍然无法收玉娇龙为徒,便将青冥剑扔于湖底。

5音乐及其他

在得到青冥剑之后,玉娇龙一身男装勇闯江湖的叙事段落,上一段非常精彩的武戏,性别身份的变装明示着玉娇龙拒绝封建礼教的束缚,实现行走江湖的自由梦想。在这里有我国

著名作曲家谭盾的音乐《南行》中使用了悦耳轻快的竹笛和带有新疆色彩的古乐,契合了渴望自由欢脱自在的玉娇龙此时的心境,同时这也是作者立场的现身。

然而渴望自由并没有错,但是不计后果伤害他人,无视道义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在故事里这也是反面角色碧眼狐狸多年教化的结果,因此玉娇龙可以不顾父母和家族颜面闯出大祸,甚至连刚刚认的俞秀莲这个姐姐也可以说翻脸就翻脸。

但是李安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好和坏,而是试图借助李慕白这个角色,始终站在一个超越封建礼教,超越儒家伦理的位置上去看待青冥剑被玉娇龙所盗这件事。

影片里并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即使碧眼狐狸在临死的时刻,我们也能够看到它对于玉娇龙又爱又恨的复杂心境。以及这个人物毕生心血所付之东流的凄凉命运。在卧虎藏龙这部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是如此立体,如此饱满和真实的。

中外合拍片,影片之所以得到西方人的青睐,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上在形式上李安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意蕴。在叙事上它讲述了一个儒家文化传统下的中国封建主义规训和追求独立与自由的西方现代主义行为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使得西方观众在银幕上既欣赏到东方奇观又看到了自己身处的价值观的体现。

6卧虎藏龙所指向的既是江湖上高手如云的状态,也指的是人物内心的欲望

为什么中国社会里会产生武侠片、武侠小说这种类型,而且大家都爱看,又历久不衰?是因为中国社会本身就是一种病态,它是社会压力挤压效果的外显?!因为中国人的压抑在武侠世界里找到了出口?其中卧、藏的,怕就是道教口中的“龙虎”(情欲)。

玉娇龙的外在很女性化,十分仰慕俞秀莲跑马江湖所享有的自由豪气。但她的内在很阳刚,追求纯粹的技艺,在感情上主动性强。俞秀莲,一位行走江湖的女侠,外在做的是拳头上站人、胳膊上跑马的男人事业。武艺虽好,但她从未表现出对武功的兴趣,她是实用派,拥有江湖智慧,人事练达,然而内在却十分的女性化,她想成家,稳定性强。李慕白只要肯丢下宝剑(欲望、争雄),与她双宿双飞,她会立刻抛弃一切。

正如影片的名字,卧虎藏龙所指向的既是江湖上高手如云的状态,也指的是人物内心的欲望。虽然俞秀莲也像玉娇龙表面嫁人是大事,女人一辈子的事总上要嫁人的,或者说你说的自由自在我也渴望,但是我也从来没有尝试过,可是一个女人一生最该服从的道德和礼教并不少于你们。由此可见,女人该如何遵从道德和礼教是俞秀莲所秉持的价值观念。

但是我们如果仔细观察饰演俞秀莲的演员杨紫琼的表演就可以发现,在以武戏为主的故事后半段到来之前,俞秀莲有三场和玉娇龙交谈的文戏,每一场戏里玉娇龙都有意无意地向俞秀莲打探江湖的冒险,同时抱怨封建婚姻制度的无聊,而听者有意的俞秀莲每一次实际上都对玉娇龙的话有所触动,演员杨紫琼要么面部细微的抽动一下,要么瞬间睁大眼睑又克制着收回来。从这些细节我们都可以看到,俞秀莲和儒侠李慕白之间各自内心都藏有卧虎藏龙的向往。而王度庐的悲情武侠小说的悲情之处,恰恰在于封建礼教为有情人所带来的,总是天各一方甚至上人鬼相隔,所以知道李慕白真正向俞秀莲表白心迹之时,也是死亡降临之刻。同样当一切风波归于平静,当玉娇龙再次看见心爱的人罗小虎的时候,却已经再也无法继续追求那种自由的生活,所以她纵身一跃跳下悬崖。

中国武术讲究的是圆润、含蓄,力道有放有收。持剑时颔首,凝神内敛,电影中取决于导演对于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及其内心境界。

正如李安说:对武侠世界,我充满了幻想,一心向往的是儒侠、美人的侠义世界,一个中国人曾经寄托情感及梦想的世界。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