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急于控制情绪,不如《给情绪多点时间》

摘 要

  情绪管理早已成为我们日益重视的问题,如何管理好我们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工作、交友和与家人相处。 学会与情绪和解,是我们毕生的功课。 《给情绪多点时间》的作者是台湾心理

情绪管理早已成为我们日益重视的问题,如何管理好我们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工作、交友和与家人相处。

学会与情绪和解,是我们毕生的功课。

《给情绪多点时间》的作者是台湾心理学家洪仲清,他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困惑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

读此书的过程,就是不断剖析情绪成因,与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与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的过程。

1、“一次做好一件事,一件做好再换下一件。”

我们之所以烦心,常常因为不肯给自己时间。

生活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总感觉自己被撕扯,工作上千头万绪还没想好,生活中的烦恼一大堆。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把必须做的事罗列清楚,再分个轻重缓急去依次处理就好。

记得看到过这样一个提问:孩子哭了,外面下雨,电话响了,水开了……如何处理?自然是先关掉燃气,抱起孩子去接电话,下雨淋湿的衣服可以重新洗一次。

只要我们愿意给自己时间,好好去梳理,再乱的生活都能理出个头绪来。

2、“我们不放过对方,跟我们不放过自己,一直绑在一起。”

人活一世,伤害在所难免,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耿耿于怀。

之所以不放过对方,其实根本原因是对方没有实现我们的预期,事情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发展。

人,生而不同,差别的存在注定了对事对人的方式不同,我们能要求的只有自己,别人的行为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所以不必强求。

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伤害了我们,只有放过对方,才能放下事件本身,而不是在日复一日的回忆和怨恨里伤害自己。

跟自己过不去,何苦。

3、“很多时候,事缓则圆,真的不用 那么赶。”

这些年因为照顾老人不能出去工作,内心难免空虚。

曾经学过一段时间手工活儿。开始急于做出成品好挣回押金,却总是出错,越出错越心急,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自己原本就是个不见黄河心不死的倔脾气,多少人都劝我不要做了,说我八成遇到了骗子,他们只挣押金不会收回成品,我就是不信,更着急做出合格品,急于证明自己的判断。

直到有一天,去交货时大门紧闭,才不得不承认自己上当受骗了。

有时候,放下急于求成的心,慢慢想一想,就可能及时止损,不至于搭上那么长的时间,做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

4、“最终,要给自己安全感的,最不会背叛自己的,就是自己。”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一段关系都有随时终止的可能。

父母是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却不能永远陪伴,终有先故去的一天。夫妻是世界上最近的人,也有很多走不到最后就分开了。朋友更是多变的。

没有任何一段关系是绝对安全的。能一生相伴不离不弃的,只有自己。

真正的安全感,只有自己能给。

好好经营自己,让这一趟人生之旅,少一些遗憾。

好好爱自己,从现在开始。

5、“用减法过生活,生活简单会少上点烦,恰恰是膨胀物欲的反面。”

生活得越来越好,我们却总在怀念从前。

大概就是因为,从前的物质生活虽然相对匮乏,但人很快乐,生活中处处都能收获简单的幸福。

和小伙伴玩耍很快乐,跟父母做家务很快乐,开运动会有几毛钱买零食很快乐……

过年吃饺子很幸福,有一身新衣服很幸福,出门拜年有糖吃很幸福……

放眼望去,家里物品那么多,每天能用到的有多少?

试着用减法过生活,去获取简单原始的快乐。

6、“我爱你,因为你是你。这样的爱,让人自由。”

夫妻之间最怕的,就是想要改变对方。

我们之所以觉得对方需要改变,是因为跟以前的印象不太一样。在一起生活,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毛病和缺点被扩大了。

我们之所以觉得对方需要改变,是因为彼此的差异。牙膏要从哪里挤,东西要怎样摆放,早餐是油条豆浆还是包子稀饭……

我们之所以觉得对方需要改变,是因为想要的更多。我们想要更多的关心和理解,想要更多的钱来丰富家庭生活,想要更多的用心在自己和家人身上。

其实,原本爱上的那个人没有变,是我们的心态变了。

如果可以让对方永远做自己,彼此都会更自由。

7、“自尊来自于肯定、鼓励,而非否定、处罚。”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对待孩子多一些鼓励,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在鼓励里长大的孩子,往往性格更开朗,遇事更理智,这样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受欢迎,任何环境下都能如鱼得水。

反之,常被否定、被处罚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把这种负面情绪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继续用否定和挑剔的眼光去对待他身边的人,既处理不好家庭关系,也处理不好外面的人际关系,一生都不会快乐。

8、“停止沟通是关系破裂的原因,也是结果。”

任何一段关系的结束,都是不沟通的结果。

朋友几年不联系,大概率也就不会再联系了,除非是非常要好的关系。

曾经有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因为都去了外地,通讯不便而失去联系19年,我们再次见面时毫无陌生感,依旧可以无所顾忌地聊天,像从前一样。

夫妻无话可说,什么事都不肯交流,也就离分道扬镳不远了。

维持一段关系,沟通,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9、“我们永远有机会成为一个比昨天更好的人。”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认识了一群很优秀的人。他们有很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非常出色,却依然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写作。

当看到他们进步很快,作品频频发表时,老师对我们说,不要跟别人比,跟自己比,只要每天都有进步,就一定有梦想实现的一天。

攀比,是前行路上的障碍。急于求成会打乱自己的节奏,结果会一事无成。

10、“我们要把“人”与“行为”分开,这样比较好处理。”

生活中,把人与行为分不开的情况有很多。

有个男孩子,在上初中时迷恋网游不能自拔。一时糊涂拿了外婆的70元钱去上网,钱花完了也不知道怎样面对外婆,于是流连在大街上不敢回家,还好及时被妈妈找了回去。虽然妈妈把钱还给了外婆,但外婆却再也没有原谅他。

孩子的行为会有偏差,所以才需要家长的及时纠正。但因一个过错就把孩子全盘否定的做法,也未免太过极端,是不可取的。

写在最后

有些书,读过了就不必再翻,而这本书却是可以持续受益的。

每个人,生活在不一样的城市,可能却有同样的故事,有无法解决的事情,有相同难过的情绪。每一个你,都认真生活,努力拼搏,你找到自己的工作,坚守自己的爱好,活得勤勤恳恳,可在许多时候,你都觉得无法真正面对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太不放过自己了。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