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和母亲节一样都是洋节日,因为这关乎对父母的关心与孝敬,所以我倒不排斥这两个节日。
朋友圈里的今天,也大多在晒健在父亲的生活样子,或晒对逝去的父亲的怀念,或转发写父亲的情感暖文。这些都无可厚非,表达对父亲的爱,也绝对是心情的需要,情感释放的需要。

人的情感,如果没有些特殊事件的刺激,没有些节日的提醒,也易于沉积成心底上的流沙,缓慢、迟滞,没有波澜,没有奔放的出口。
节日的意义在于,能把日常里心上积攒的想法、想念、做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可以不用羞怯地表达情感。父母与子女间的温暖受节日氛围的影响,会更显得温情、融合。
这些年改革开放,我们中国人也渐渐变得敢于直接表达情感了,敢爱敢恨的人多了起来。我们感觉含蓄有时也确实太压制人性情绪。不过,七零后的我,还是不习惯把爱意直接用话语面赠我爱的人。这倒不是因为羞怯,而是因为,我怕表达后心上生发出空虚与苍白。相较激昂的、浪漫的情感表达,我还是热衷含蓄的,内敛的方式。比如这写作,便是我喜欢的一种方式。

我的父亲是早不在了,现在想起父亲,更多的是怀念,而不是悲伤。虽然,我知道,如果父亲活着,他会享受到子女们的孝敬,他也应该满意子女们的生活。可是,过去了的岁月不能改写,父亲也只有在我们的怀念中永生!
当然,我写到父亲,父亲是不可能知道,有一个父亲节,他的小儿子在写到对他的怀念了!写下这些,也只是对自我心理的安慰,并一厢情愿地迷信天国的父亲能接收到我想念他的信息。于是很满足地认为写下这些,很值得!

我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我儿子上大一了。我们俩的关系时好时坏,时好时是我生活规律,他学习上进,时坏时是我喝酒晚归,他沉迷游戏,这样就时而和谐,时而不算融洽了。但我相信,我是个好父亲,更相信我的娃是个好儿子。只不过这需要时间,我们都要作出改变。等到有个临界点,他读懂我老去的背影,我更心疼他生活不易之时,我们父子就只有时时好这个唯一选项了!
没有比父母对子女的爱更纯粹、更干净、更无求的爱,所以,贪图前程、贪图利益而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父母的人,就是无耻的人!
写此篇,致敬父亲,而不是致敬父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