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驾车撞向“问题”宝爸,不要让孩子成为你

摘 要

  载孩子开车上路,父母会格外小心。但四川一位妈妈载着一对儿女,却不顾危险超速紧追前面车辆,最后车身失控翻倒在路边。 妈妈当天与丈夫闹了矛盾,载儿女开车在路上,儿子说看

载孩子开车上路,父母会格外小心。但四川一位妈妈载着一对儿女,却不顾危险超速紧追前面车辆,最后车身失控翻倒在路边。

妈妈当天与丈夫闹了矛盾,载儿女开车在路上,儿子说看到爸爸在前面车里。

妈妈当下打电话问丈夫行踪,丈夫回答在外修手机。

感觉被骗,妈妈加大油门疾追前面车辆,这时丈夫已从车上下来了。孩子见状提醒妈妈,爸爸已下车,并一直大声喊叫让妈妈别开太快。

妈妈无视孩子惊恐狂呼,一路猛踩油门,超速撞停前面车辆,自己驾驶的车子失去控制,翻倒在路旁边,车内剩下孩子的哭喊:“妈妈,我害怕……。”

太多家庭悲剧,都因为父母一时失控的情绪造成。勒不住情绪的父母,往往让孩子连带受伤,最终留在孩子心中的,是惊恐的“恶梦”。

向孩子发泄情绪,伤了孩子,最终也伤了自己。父母管不住的情绪,一旦倾倒在孩子身上,他并没有力量反抗,只会心有怨恨地忍受。

时间一长,这种情绪暴力伴随而来的拒绝、羞耻感,会让孩子压抑自己,变得自卑、胆小,封闭自我不敢与人结交。而有的孩子,可能会变得叛逆,会把对父母的怨恨以同样的方式攻击回去。

这些情形一再积累,终会造成孩子内心更深的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和与儿童发展专家哈策尔共同写的《由内而外的教养》一书中提出:

当父母感到压力或者发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触及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时,思维可能会停顿,不再灵敏。这种不灵敏可能会将你带入一个不同的状态,并直接导致思维变得不清晰,削弱你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维系。这种情况称为“低模式进程”。

当处于低模式进程时,就进入了失控状态,你将会产生诸如恐惧、悲伤或者愤怒的情绪。这些强烈的情绪使你无法进行周密的思考而采取下意识的反应,像打骂孩子或者冲孩子吼叫。

而当思维处于失控状态时,你将会进入一个循环。由于有尚未解决的问题,让你无力抵抗失控状态。

父母尚未解决的问题,有时候竟导致父母对孩子情绪失控。

孩子不是我们情绪的垃圾桶,与其动怒大吼,倒不如好好沟通。比如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完,不要一上来就火冒三丈。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认真地写完作业,而不是为了惩罚他,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跟孩子站在对立面,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已经有无数案例证明,“以情理教育”,比大发雷霆效果好得多。

生命中的印痕每个人都有,面对印痕,父母们要把自己的情绪当作一个新生的生命,用自己成年的生命接纳他,认同他,给予足够的心理营养。当我们的情绪被自己接纳、认同的时候,我们才会有能力接纳、认同自己的孩子。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