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恋中的你,有没有碰到这样的事儿?
晚上男朋友约了看电影,临近下班,你高高兴兴地补个妆准备约会,这时被男票告知,公司加班下回再约。
计划被打乱,你失望之余不禁有一丝丝怒火,给男票发信息一直没回,你想着:
“怎么都不回,难道被领导叫去喝酒了?”
“最近他们公司好像有很多新来的长得漂亮的女生,是一起去聚餐吗?”
“他最近对我好像有点冷,是因为她们吗?”
“天哪,他不爱我了吗?”……
脑中泛起激烈的情绪和强烈的怒气,不可避免一顿争吵。
我们在人际相处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https://pics7.baidu.com/feed/8b13632762d0f703ef93e65b9eee823b2697c52b.jpeg)
那么情绪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还以文章开头的例子,我们来观察一下故事中女主人公的情绪发展:
![](https://pics4.baidu.com/feed/8cb1cb1349540923dc026e8e074c020fb2de49f5.jpeg)
如果转换一下思维,我们看到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https://pics6.baidu.com/feed/203fb80e7bec54e765b8eb372f2c48564fc26a5a.jpeg)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里斯曾提出一个关于我们自身情绪产生原因的理论——情绪的ABC理论:
A是诱发性的客观事件;
B是对诱发性事件的看法、评价;
C是最终导致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诱发性客观事件只是导致最终情绪和行为后果的间接性原因,而真正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对诱发性客观事件的认知和解释。
就是说,我们对客观事物有什么看法,就会导致我们产生怎样的行为。
![](https://pics1.baidu.com/feed/4610b912c8fcc3ce190c7a6e0551058ed53f20be.jpeg)
情绪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想要运用ABC理论有效管理我们的情绪,首先我们需要先去了解情绪到底是什么?
![](https://pics0.baidu.com/feed/fcfaaf51f3deb48fe8ec56d7690be92f2cf578c9.jpeg)
情绪到底是什么?
假设,你正在开车,并与副驾驶的朋友聊得正起劲。突然对面出现一辆开得飞快的车,眼看你们就要相撞了。
在你还没回过神做出反应的时候,头脑先会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使你察觉危险的临近——你会闪现恐惧的表情:皱紧眉头、瞪大双眼、嘴角咧向耳根;同时身体心跳加速、出冷汗、双腿肌肉迅速充血,产生逃跑的反应。
这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使我们习得了面临危险的自然觉察反应。
情绪就是我们面临危险时,给予我们的一个最为显著的“信号”,是我们自带的“护身符”。它让我们采取行动去纠正我们的行为;当大脑发现危机已经解除时,这种“信号”才会消退。
![](https://pics0.baidu.com/feed/10dfa9ec8a136327a27cf4a7049b73ea09fac7a8.jpeg)
如何有效运用ABC理论呢?
开篇的故事中,女主人公因为有着“害怕男朋友不爱她”的思维模式,对男朋友“不回信息”(A客观事件)产生“不爱我”的解释和评价(B解释评价),进而导致她幻想猜测,怒火中烧,并引发争吵(C情绪和行为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