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学化,大学成了幼儿园:摧残式的教育,

摘 要

  我是老学长,和你一起唠叨。 浙江大学郑强教授曾指出:“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那大学呢?大学成了幼儿园化,这是一种摧残式的教育和掠夺式的启发。” 几年

我是老学长,和你一起唠叨。

浙江大学郑强教授曾指出:“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那大学呢?大学成了幼儿园化,这是一种摧残式的教育和掠夺式的启发。”

几年前的言论,至今仍有道理。

当庄稼适量施肥浇水,在肥沃的土地下可以生长得更加旺盛;而过度施肥、浇灌,结果只能是泯灭。

幼儿园的小孩子,作业需要熬夜到12:00,周末无休息、无玩耍,极早的过度成为“小大人”,知道蹲着就是蹲着,站着就不能坐着,貌似“知道一切”,实则“一塌糊涂。”

孩子的“野性”被扼杀,都成了“懂事的乖孩子”,比对标准答案,阻碍“野性”,个性发展滞后…

严厉的教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01教育“军备竞赛”中的虎爸虎妈

大家还记得央视主持人董卿吗?

光鲜亮丽的背后,是虎爸虎妈式的“教育军备竞赛”,主张:“棒底下出孝子,筷头上出逆子”的教育理念。

从刚开始识字时,每天抄成语、古诗,再背下来检查……

也正是“虎爸虎妈”的严要求,为董卿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至于在央视有着一席之地……

后来董卿也说坦言:“是父母的严苛成就了自己。”

不过,这种方式也并不适用每一个孩子,比这更“狠”的教学方式有很多……

当虎爸虎妈“教育军备赛”模式成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孩子就会变得乖巧、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虽说这种“棍棒”能有效促进孩子学习,但能在“棍棒的鞭策下”取得成就不多。很可能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阴影!

虎爸虎妈教育方式

郑强教授也曾坦言:“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金牌的人不少,但最后能在此领域坚持的人很少。”他们疯狂的摧残孩子,掠夺本该有的童真。

02高考的指挥棒

一切以高考为最终目标,以为跨过了高考就完事了。可是最后呢?拼命高考、拼命上大学,毕业以后呢?

回顾四年,玩得生无可恋。

为什么这么疯狂?

因为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被疯狂的“压榨、浓缩”,当18年没有碰过手机、iPad、电脑……在你拥有了所有之后,你会变得节制吗?

情感是需要平衡的。你剥夺了孩子生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以后就会变得无趣……

西方却不同,孩子拼命的玩,玩够了;等到了大学,玩好了,知道要学习了,做事特别认真,特别专注。注重野性,专注个性。

我并没有说高考不好,每一个人都是高考的受益者。但这种模式,的的确确要求着孩子向统一化、标准化发展。

高考指挥棒下的木偶

一些大学生的工资不如3000元的农民工?

早知道毕业只有3000元,你还去读啥大学啊!一位农民家长的悔不当初。

高考生进入大学,由“被动学习型”成为了“放养型”,以前的情感没有得到满足,大学就成了宣泄的好地方……

当你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学习内在驱动力,哪怕现阶段取得的成就,很可能也会夭折……

适当施肥浇灌的庄稼,会茁壮成长;而那些剥夺了营养的庄稼,最终会枯萎凋谢……

你对现在大学幼儿园化又怎么看呢?高考之前将学生潜力“榨干”,考上了好大学真的好了吗?欢迎和老学长一起交流哦。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