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很多人写文章,有的活灵活现,画面感很丰富;有的生搬硬套,剧情脱节;有的据实描述,客观实在;还有的十分夸张,活生生的标题党。
无论是怎样的文章,议论文也好,记叙文也好,散文也好,小说也好,根据带有的情感,大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文章,平平淡淡,从头读到尾,感觉在喝一碗稀饭,一杯白开水,没有味道。
另一种则饱含个人的感情色彩。或斥骂、或赞扬、或推崇备至、或阴阳怪气,都包含着自己的情感。
平平淡淡的文章实在太多,现在就暂且不谈。
在这里我提出一个观点:情感是驱使我们写出优秀作品的一大驱动力。
古代的诗人在喝了酒之后,诗性大发,写出了传诵千古的诗歌。
有人经历了一生的磨难,写出了鞭辟入里、引人深思的历史传记。
还有人看到了某一种事物,内心泛起波澜,谱写了一曲打动人心的歌。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人,每时每刻总是带着一些情感。
无论在说话,在行事,在学习,在写作,都或多或少带上了个人的情感。
所以我们观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阅读一篇文章,听一首歌,就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
而文章,可以看作一种承受情感的载体,一个封装情感的树洞。
所以,如果你想写一篇拨动心弦的文章,可以尝试将自己的情感灌入文章,使文章有血有肉,富有情感。
要注意的是,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限度,写作也一样。在你灌注情感时,要注意情感的分量,要思考灌输的这一部分情感是否会影响文章的整体表达?
无论如何,情感始终是写作的一种驱动力。
qyang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