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宋代: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浅夜微灯,丝雨如愁,轻寒脉脉。捧一杯清茶,有谁和我共此清宵,同听一场绵绵细雨,共品蒋捷的这阕《虞美人·听雨》呢?
欣赏一首诗词,首先得了解一下它的作者。了解了作者创作这首诗词的心路历路,才能更好地品味它,欣赏它,诠释它。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蒋捷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再对这首词加以赏析。
一、生平及背景
01、生平:蒋捷约生于1245~1305,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擅长写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他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02、创作背景:蒋捷生在宋、元易代的时候,大约在公元1274年(宋度宗成淳十年)中进士,而几年以后宋朝就亡了。他的一生饱经忧患,都是在战乱年代中颠沛流离。这首词正是他的忧患余生的自述。
二、文章赏析
蒋捷的这首词是一首自述词,他一生在战乱中漂泊不定,四处流离。临到年老时候,仍然孤身一人,无所依靠,回忆这饱经忧患的一生,在悲凉无奈,心如枯槁中写下了这首词,下面我们分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词。
01、词的上片采取回忆的手法,描写了从少年到壮年这一段时期的心理路程的变化。
词人描述了两幅画面。第一幅画面是少年时期。少年在歌楼上听雨,烛影摇红,罗帐昏昏,简单的描写却让人浮想联翩。人在少年,正是天真热情,意气风发,不知忧愁的时候。红烛罗帐,清歌美人,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这时候听雨,听出来是什么样的味道呢?恐怕觉得这雨缠绵无比,引人绮思无限,只愿沉醉不复醒。
第二个画面从歌楼转换到了客舟上,少年已经变成了壮年,孤身一人停滞在客舟听雨。时值清秋,一个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季节。江面辽阔望不到边,黑云低压,风雨逼人,本已凄清暗淡如此,又传来了孤雁的悲鸣。此情此景,情何以堪?
02、词的下片用“而今”一词转换时空,从回忆中抽身出来,记起当下境况。
什么境况呢?仍然是独自一人,避在僧庐下面,雨声嘀嗒,连绵不歇。而自己已满头白发,憔悴无比。两相对照,这雨下的岂止是雨,这是心上的泪啊。此番情景,让人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悲欢离合总无情!老天对我从不曾眷顾,让我一生都在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我还能怎么办呢,连这雨也无法躲避,无法隔绝,只能任它嘀嘀嗒嗒到天明。这是多么凄凉,多么无奈的一种心情啊。
词人通过回忆少年,壮年和如今老年生活的描写。清晰地刻画出了自己一生都在战乱中漂泊。仅有的一点欢乐美好时光是在少年。从热闹繁华中陷入到流离失所,四处漂泊中来,到老都无所依,强烈地抒发了无家、无国、老无所依的凄怆悲凉之情。
三、写作方式和技巧
细读这首词,我们不知不觉的入境了,词人的一生仿佛就是自己的一生,那种感同身受的滋味让人黯然销魂。那么词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01、时空的变换和对比。
词人上片采用回忆的方式,描写了少年的欢乐情境和壮年漂泊不定的处境,这是一种对比。以少年的欢乐对比壮年的凄凉,愈发衬托出了词人半生的流离际遇和彷徨不可言的心境。
词的下片反转描写现实情景,既是对壮年的承接,亦是和少年的对比。回忆的美好是如此短暂,大半生都是居无定所,未来茫然不可期,这种好像没有明天,没有希望的心情是多少沉重无奈。
以乐景写哀,反衬其哀。通过两番对比,时空的变化贯穿,词人的际遇和感情被强烈的表现出来,让我们很容易就能体会出词人的心境。
02、 艺术的表现手法
我们知道,古诗词贵含蓄雅致,最忌直白。且看词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词的上片完全采用白描的手法,即是侧面描写。歌楼、红烛、罗帐三种物象着一昏字,就写完了整个美好的少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画面感特别强烈。客舟、 江阔、 云低、 断雁、 西风着一叫字,五个物象,一片凄凉的静态中,用一声声雁叫更深一层的渲染出了壮年的凄苦情境。词人没有自己说自己有多苦,只是选取了这些意象,配以精准的虚词,就把自己的处境完全刻画出来了。一首诗词中,意象越多,越能够表现出诗词的感情。这就是词人写作技巧的高明之处了。
下片就略有变化了,前两句仍是用白描的手法写出老年的境况,紧接着一句“悲欢离合总无情”直抒胸臆,这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经由前面所有意象描写所表达出的情景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了这句情感,直有水到渠成之妙。后面又转写到雨上面去,“一任”二字写出了词人心如死灰,再也不做任何挣扎的心声。环环相扣,无一赘句,无一费字,于层层递进中收笼全篇。不枉被称造语奇巧。实是词中高手。
这首词的解释就到这里,读诗词有若相人,美人在骨不在皮。我们要透过或朴素或华丽的外表透视到它的内心去,才能真正体会出其中的滋味,品读出它的奥妙来。这样才算是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