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可能不仅仅是气象专属名词
南美洲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闪动几下翅膀,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异常龙卷风。这是现代气象学上所谓的蝴蝶效应,它指的是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的微小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由此引申开来,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气象学中蝴蝶效用所描述的这种现象,其实也可能不仅仅是属于气象学的专用名词,对所有的动力系统而言,这种现象都可能存在,并可以“蝴蝶效应”来加以命名。而人类社会,显然也是这样一个动力系统。
![](https://pics1.baidu.com/feed/42166d224f4a20a421ad3e144bff5924700ed0e2.jpeg)
焦虑和贩卖焦虑,这只“蝴蝶”能扇起多大风暴?
人类所处的社会心理环境,也是这样一个动力系统,一个开始微不足道的个人恩怨或信息,经过层层叠叠共振式的加强,完全由可能导致重大的社会灾难或社会争议。这和“蝴蝶效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古人云:风起于青萍之末!一缕细小的气息变化,最终形成了一股大风。可以说,古人们对于“蝴蝶效应”,早就有所觉察和洞见了。
而现在我们所处的网络信息社会,初处也可以见到利用“蝴蝶效应”来发酵和催生舆论的影子。焦虑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情绪,但在如今的互联网上,散布焦虑和贩卖焦虑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最有感染力和煽动力的吸睛手段了。一篇不知来自网络哪个角落的刻意散发焦虑情绪的文章,经过网络的反复传播、叠加和共振,可以最终引起全民的集体焦虑,这是否也意味着“蝴蝶效应”也早就渗透到网络空间了呢。
![](https://pics3.baidu.com/feed/caef76094b36acaf4b97d4c6a5744c1600e99ccd.jpeg)
在职场,有一种效应,叫“情绪蝴蝶效应”
小沈昨天加班到晚上10点,回到家已经11点多了,草草洗了个澡,疲惫不堪的他马上上床睡觉,一下子就进入梦乡了。早上7点半,手机铃声把他给吵醒了,他不情愿地爬了起来,猛然想起今天早上还要跟部门领导一起去客户那里,有一张单子已谈得七七八八,就等今天再进一步确定些具体的条件了。
出了门一看,大塞车,糟糕,要迟到了!他不由心里一紧,得赶快想办法赶时间。他费了好一阵时间,才终于拦到了一辆出租车。一上车,就赶忙催促司机师傅赶路,可问题是塞车状况还没有缓解,小沈坐在车上,急得像个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停地咒骂着缓慢移动的车流,而受到他的影响,司机的情绪也不大好,急着想变道超车,好几次差点擦到别人的车。还好暂时没事。就这样,小沈磕磕碰碰地终于到了公司,但已比原定时间迟了一个小时,等见了领导,领导一脸的黑色,劈头就是一顿臭骂,想到昨天还在拼命加班,小沈心里的委曲,一下子把自己弥漫遍了。在去客户公司的路上,领导依旧没有消气,不停地数落小沈,而小沈低着头,一点回应也没有。两个人就这样带着各自的情绪走进客户的会议室,客户因为等了他们2个小时,一开始的时候,内心也有稍微的不爽,因此在商谈的过程中,在有些条款上开出了更高的条件,在这样的气氛下,加上双方的情绪都不在状态,大家最后终于闹得不欢而散。
一个原来很有希望的合作,就这样毁了。而究其原因,可能也就是源于一个因为迟到而引起的情绪。这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一个小小的情绪,最终却变成了一种足以毁灭一切的力量。我们可以把这称之为”情绪蝴蝶效应“。
像这种因为情绪变动而最终影响绩效的情况,在职场上屡见不鲜。但并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是大家都没有充分意识到情绪的作用,二是职场上习惯于就事上去找原因。
但实际上,当我们面对一种负面的情绪时,我们会不自禁地想把它发泄或辐射出去,而这就会加重我们发泄对象的负面感受,除非他也把他发泄或辐射出去,因此,负面情绪就这样经过一环一环的放大,最终成为影响绩效的背后力量。
所以,但你心中情绪的蝴蝶扇动翅膀的时候,你就得留个心眼了,或许,在某处,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https://pics1.baidu.com/feed/c8177f3e6709c93d4719d520479039dad30054b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