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童年的味道:留点白吧!给孩子一枚可以

摘 要

  文/林静 如果让我回忆童年的味道,那真是一枚品咂不尽的小小橄榄。 像很多爸爸妈妈一样,小时候没有这么多的“现代化”,却能够品尝到许多滋味儿:天天跳皮筋、踢毽子、捉迷藏

文/林静

如果让我回忆童年的味道,那真是一枚品咂不尽的小小橄榄。

像很多爸爸妈妈一样,小时候没有这么多的“现代化”,却能够品尝到许多滋味儿:天天跳皮筋、踢毽子、捉迷藏、弹玻璃球、跳大绳的一身汗味;做完作业到苗圃田间挖野菜、吹蒲公英,隐隐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花草香味;夏夜里跟最好的朋友躺在操场石凳上聊天、唱歌,时不时抹着清凉油的薄荷味……

而当下,是一个“快”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农作物、家禽畜牧产品生长快,电子设备更新的速度更快,一切都在提速,孩子们的成长似乎也跟着加快了脚步。

一个人该有多少时间沉浸在童年?童年的心灵又更适合安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这些问题虽不可妄下定论,但不管什么时候,成长总需要时间,我们该让孩子的生活更像是孩子般地有滋有味儿。

童年的感知和体验,是重要的“起笔”

童年的感知和体验,没有知识的灌输来得立竿见影,所以常被当作无所谓的事。但事实上,于一生来讲,很多时候,我们拼尽全力想要得到的学习力、创造力和行动力,我们或壮丽或平凡的人生篇章,追根溯源,其实早在童年埋下了“伏笔”。

我曾在学校开设了一门公选课程《人生美学》,学期末请学生用各种形式自由表达他们心中认为的最美的东西。这些22岁左右的年轻人,专业跨度很大,文科、理科、工科、艺术……让我惊讶和感动的是,几百个人中居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提到了自己的童年。

有的学生写了很美的散文,来记述自己的童年时光:“我小时候没有玩具,也没有现在这么多游乐园,最常玩的就是寻找砖头,用这些砖头垒一个小房子,并幻想着长大以后,一定要建一栋非常漂亮的小楼,和爸爸妈妈一起住进去……感觉那时就是胆儿特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淘气事都干过。”有的学生绘制了彩铅的插图,旁边写着一首小诗:我做过一些轻盈的梦,当我还是个孩童。那些梦里有着追逐和笑声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正如《窗前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说过“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童年”。不管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是怎样的,属于童年的这一段都是整个轨迹的“起笔”,因而,什么样的色彩,什么样的基调,什么样的质地,什么样的味道,都昭示了后面该如何描画。

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中特别强调儿童在12岁之前感知和体验的重要性,提出要让孩子享受美好的童年,不能剥夺大自然赋予他的任何东西。

他认为让儿童劳作、奔跑、喊叫不停的活动十分重要,因为“由于他不停地在活动,因而不得不对许多事物加以仔细观察,了解它们的影响,他的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了锻炼”。

很多有成就的大学者、大艺术家,都提到一个成功的秘诀,就是保有赤子之心。

钱理群先生曾经在贵州山区的一个卫生学校做老师,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后却是婴儿般的感知力让他保有创造的力量,最终实现了理想。他曾经写到一段话:“为了体验山区月夜的美,我半夜里跑到水库去画。下雨了,我就跑到雨地里,打开画纸,让雨滴下,颜料流泻。我画的画完全像儿童画,是儿童感觉。我坚持用婴儿的眼睛去看贵州的大自然,所以还是保持赤子之心,能够发现人类的美、孩子的美、学生的美、自然的美。”

因而,让孩子多一些体验,保有童心特有的敏锐感知和细腻觉察,对童年和人生是很重要的事情。

不妨做“野孩子”, 体味生命的力量

现在,儿子林林上初二了,在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充实而快乐,我常常想,这是不是要得益于他童年那些亲近自然、自由阅读的经历。

我依然记得,在大学路空旷的地方,他捡起园林修剪后掉落的枝条,舞得虎虎生风,腾跃、趴下、转身、前冲……我看着他,知道眼前这个小男孩,在远古就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小猎人,在现代,我们却希望他什么也别乱动,只要好好走路……

有句话,仔细想想,挺有启发:“一个人要有成就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好动物”。

其实,人不过就是一个高等的动物,需要精力的释放和发泄,所以总是规规矩矩在学校和家里的孩子,到了外面就应该撒撒欢儿才好。儿子常和一帮差不多大的男孩在花园里玩“水枪游击战”,一个个冲锋陷阵,发疯地跑……“真是一群野孩子!”不知不觉冒出“野孩子”三个字,心中突然生出了对童年的敬畏。我们常常希望孩子忘掉和收敛他的“野性”,却不知道,在孩子的成长中,最难忘的恰恰是这些涌动在他生命中灵动有力的东西。林林后来在《小豆丁幼儿园成长记》的书中,记不得很多我们看似深刻的大事,对童年的“打水仗”却记忆犹新。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先生曾访问了很多活跃于现代社会富有个性和成就的人,请他们回顾自己的童年。这些人在各自领域都富有创造力,他们的童年经历也并不单纯,有不愿上学、撒谎、逃学看电影,甚至有偷东西等行为。河合隼雄认为:不要破坏孩子的“自然成长”,不要急于干涉,而要让孩子体验自己成长的好处,这并不是放任孩子的所有行为和逃避教育的责任,而是要学会守护孩子的成长。这里的“守护”,就是要遵循生命的法则,放手让孩子去感知、去体验,呵护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创生的能力。

在院里散步,看到很多孩子,行色匆匆,小小的脸、小小的身子、大大的眼镜,大大的书包,远远看去,几乎都是佝偻着身子,目视前方,一副冲刺撞线的态势。这些都不过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放学后,几乎没人下来玩耍,可以想见,一盏盏台灯下,那小小的身子如白天一样,也正佝偻着,面前大概是做不完的奥数、英语……

有时,我忍不住想,在最为天真烂漫的年纪,却已经这般用尽力量,沉重的身躯,模糊的眼睛,挺不直的脊背,陀螺似的生活……那以后呢,路还远着呢!

记得,一位朋友的孩子比林林大三岁,她曾很用心和肯定地对我说:“当时我也很超脱,很潇洒呢!可是,现在呢?奥数班,去了!英语班,报了!各种辅导班,你敢不上!就像有个漩涡,你迟早给卷进来,没有办法抗拒!”

现在,想起这些话,我还有点不寒而栗。她一定深有体会,“漩涡”、“卷进去”,多形象!我想她一定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

我总觉得,所谓“无力抗拒”是因为只是看到了生命的表象,这些干扰成长的外力绝不是成就人生的决定性因素。我相信,只要看到生命发展的内在力量,就不会被那些短浅的目标打乱深爱着孩子的心,而是会坚定地守护着孩子,让他慢慢地发现自己。

有了这样的“相信”,我没有被“卷进去”,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旅行、打篮球,或者发呆思考,发现和发展自己的爱好和优势,再用这些爱好和优势里蕴藏的智慧,直面各种挑战,怀着热情和自信前行。

细腻觉察,发现不寻常的美

相比自然的丰富生动和不断变幻,人工的环境常常缺乏足够的色彩和生机赋予儿童感官足够的刺激,只有自然才能满足孩子深切体验的需要。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其《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说: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我常想不明白,为什么愿意花很多钱让孩子在装修华丽的屋里上自然启蒙课,看PPT上的昆虫图片,而不让孩子在草地上自己享受自然的阳光,看那些真实的生命蠢蠢欲动呢。

日本艺术教育专家山本美芽认为塑造五感基础的最好年龄只到十岁为止,必须在这个年龄前就培养好孩子的感知习惯,具备了这个基础后,在下面的阶段,他就能自己延伸发展并提升他的感知能力,到青年时,他们旺盛的吸收能力将是一般的成人所无法比拟的。在书中,作者提到:要让家里有鲜花,因为鲜花是最好的镇定剂;要给孩子更多色彩的画笔,不要吝啬,孩子需要感知色彩的细微差别,甚至连玄关的鞋子也要摆放整齐等等在生活中很重要的美感细节。

有了好的审美感知力,常能在平凡的世界中感受到深切的美,常常感恩于自然美好的孩子有着更好的情操、理想和志趣,也必将拥有更加和谐完善的人生。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经讲述自己的少年时代,除了上学、做功课、他还在校田径队练习短跑和跳远,或者去打篮球,直到筋疲力尽、街灯亮起才会回家;在学校,他出黑板报,跟同学学吹口琴;星期天,他常在街上逛着一个个书店,或是去体育场后面的小河钓鱼,他深情地说:

“下午的河边多么安静,身后田野阳光下的泥土味给我的诗意的记忆直到今天……除了念书、做功课,你可以干的事情还有很多。这对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是孩子,因为我们是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在成长的时候,除了需要努力,需要汲取,还需要快活,需要有趣、需要尽可能多的温暖体验、诗意感觉。虽然,今天的你们和昨天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不一样的,你们的确面对了更重的课业压力、升学压力、但越是重,越是需要些轻松的补偿和调节,这,我们是应该懂得的,可是我们却常常不懂。”

这是对那些忽视童年存在的人的告诫和提醒,提醒我们童年应该有更多的味道。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