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蛋壳”情绪一碰就碎?夸不得骂不得,

摘 要

  文 | 朗姐育儿日记(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但是每个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都不同。尤其是一些孩子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很差,夸不

文 | 朗姐育儿日记(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但是每个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都不同。尤其是一些孩子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很差,夸不得骂不得。这就是“蛋壳”情绪,一碰就碎,家长要学会管教让孩子做好情绪管理。

昨天去朋友家,他家孩子今年三岁,朋友在厨房弄饭,所以就让孩子自己在客厅和我玩耍,没一会,孩子就朝着厨房走过去,边哭边说:“妈妈,我要妈妈抱”。

等朋友做完饭,我就问朋友:“你家孩子都三岁了,怎么还会哭”

朋友说:“我家孩子平时比这还夸张,平时只要稍微指责一下他,他就开始哭,夸孩子就立刻笑出来,情绪根本控制不住”。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孩子的情绪一碰就碎,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其实这种情绪有一个名称:“蛋壳型”情绪,先来了解一下这种情绪的定义。

一、“蛋壳型”情绪的由来

这种情绪状态其实就是指我们的心情变化非常快,并且这种变化往往是由于外界的评价或者环境所引起的改变,在表现出来的过程中会变得异常激烈,是一种“易碎品”,所以称之为“蛋壳型”情绪,其实有三个原因。

1、家长和环境的影响

不要小看父母对于孩子身体上的影响还包括思想、情绪上的变化。所以很多时候家长表现出来的失控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对情绪的控制。

2、受到严厉教育

有的时候父母对于孩子过于苛刻,每次都严格要求孩子,他们即使没有犯错误但都会受到父母的批评。

在这种严厉教育的模式下,孩子们会变得更加消极,并且情绪方面变得非常脆弱,就会形成蛋壳型情绪。

3、家长过度的爱

什么是过度的爱,就是不结合实际情况,把孩子放在世界的中心,这就是在爱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尺度。

所以长期以来,如果孩子们都处于这种溺爱的家庭和环境中,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脆弱,情绪上会变得更加失控。

我们要帮助孩子成长更好,就要学会避免蛋壳型情绪,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二、家长如何避免孩子养成“蛋壳型”情绪

1、认识情绪

对于低龄阶段的孩子们,他们对情绪的认识和管理都比较弱。其实就是说,孩子们对情绪认识不准确,对于情绪的管理能力也比较差。

所以孩子们的情绪变得“易碎”,家长在这方面缺乏一定的引导。

我们在生活中,要告诉孩子情绪到底是什么,有哪些方面,对于孩子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不要因为孩子不理解就不和孩子说,恰恰相反,孩子越是不理解的事情,我们就要经常说。

当我们所传达的信息达到一定次数,孩子们就会对这种情绪产生一定的熟练度,内心就会有一定的认同感。

2、改变教育方式

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因为每孩子都有差异性和独特性,教育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走极端。我们如果打压孩子就是在阻止孩子的表达,所以我们不能用严厉的方式去对待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正确表达。

同时我们的纵容反而会使孩子变得更加任性,溺爱的方式让孩子这种易碎情绪会变得更加夸张,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度的溺爱和适度的严厉,两者结合在一起。

同时还需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使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3、懂得容错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错误或者达不到家长们理想的结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去强硬要求孩子反而会让孩子陷入一种不知所措的状态,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压抑自己的情绪,积压到最后就会成为一种失控状态。

所以我们家长要尽可能包容孩子,孩子犯错不应该去指责孩子更不应该去强硬要求孩子,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而不是去指责孩子,让孩子的情绪变得难以控制。

容错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在容错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养成一种错误的认知:“我做什么都可以,爸妈都不会怪我”。一旦形成这样的认知,孩子们的情绪会更难管理。

在孩子的成长中,有情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需要照顾到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做到自身的情绪管理。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这里是朗姐育儿日记,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