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制情绪化,保持心神气定?《庄子》提示

摘 要

  有句话说,会发脾气是本能,人人都会;能收住脾气,才是本事。 情绪化,是人的本能,不可能去掉,但情绪化严重,会干扰我们的工作生活,降低幸福感,所以需要克制。 如何克制

有句话说,会发脾气是本能,人人都会;能收住脾气,才是本事。

情绪化,是人的本能,不可能去掉,但情绪化严重,会干扰我们的工作生活,降低幸福感,所以需要克制。

如何克制情绪化,保持心神气定?《庄子》提示一个转化诀窍:放下自我。

产生情绪的根源,是“自我”遭到冲击。

工作生活中,我们产生情绪化,感到不爽,表面看是不如意,本质上看,是“自我”遭到冲击,和周围的人、事、物发生摩擦和冲突。

比如,

在工作中,解决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么做,另一个同事不认同,坚持另一种做法,这种冲突,会让双方都产生情绪化。

在生活中,因为一些小事,你认为自己有理,对方也认为自己有理,于是双方发生争执,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产生情绪的根源,是“自我”遭到冲击,或者说,是自己太在意,想太多。

工作上,遇到的不同做法,双方不能协商一致,那就找上级领导解决,没什么值得生气的。生活中遇到喜欢占便宜的人,跟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对方压根就不打算跟你讲理,最好的办法,就是转身离去,让他自己气。

执着自我之见,则大道隐去,陷入情绪困扰。

《庄子》说:“道隐于小成。”

小成,指一己之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当一个人执着自我之见,就感知不到更广阔的宇宙天地,也不相信除了自己想到的之外,还有无限的可能。

执着自我,大道就隐退了,得不到大自在,经常性陷入情绪的困扰中。

当一个人的“自我”越大,自尊心越敏感,想得越多,越容易感受到冲突和伤害;当一个人的“自我”无限小,才能抵挡外界的干扰和波动,很多事情,都可以不计较,呵呵一笑而过。

没有人天生就想得开,看得开,都是经历很多事情,自我和解了,放下了,内心才慢慢变得豁达起来。

放下自我之见,才能保持心神气定。

庄子说:“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当一个人坚持自我之见时,潜意识中总是认为自己对的,别人是错的,就看不见无限的可能性;人只有自知,知道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谦虚,虚怀若谷,才能知“道”。

悟道了,也就放下了自我,放下执着,真正做到顺其自然。

天地变化规律,了然于心,万物千变万化,人有千言万语,可以听听,唯有这种虚怀若谷的心态,才能保持心神气定。

心大了,事情就小了,就没什么情绪;

心小了,事情就大了,情绪大起大落。

情绪化的根源,就在自我。

人生一世,如果什么事都在意,那就活得太沉重,活得很累。别人几句话,都可以把自己气得七窍生烟,说明自我太大,需要内观,自我平衡。

放下执着,放下自我,顺其自然。

道法自然。这是《庄子》教给我们明心见性的诀窍,贵在实践和坚持,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