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刚到单位不久的许露洁被选派为大石镇冠山村驻村工作队队员,这对于一个背井离乡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初到岗位的她还有些不适应,在工作队队长和老队员的指导和带领下,她以最快速度进入角色,熟练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2019年10月,因工作表现突出,许露洁被调整为大石镇冠山村第一书记,期间她履职尽责,积极肯干,为村民排忧解难,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赢得了大家的坚定信任、支持和肯定。
01
阻击返贫 化解风险
今年68岁的刘定洪无儿无女,独自一个人住在冠山村,依靠着家里的4亩土地,每年发展养殖业和偶尔打点零工,在2017年成功脱贫。由于年事已高,虽然脱了贫,但劳动能力弱,收入也在贫困线边缘徘徊。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去年10月,许露洁被选派为大石镇冠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她便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好刘定洪问题。“洪老太爷,我们又来了哦。”许露洁都记不清这是今年第几次到刘定洪户下了,每次来的目的都一样,劝说老人办理五保申请,“许书记,我不办五保户!政策这么好,你们又这么关心我,我现在日子过得很好了,我不办!”这个小老头脾气倒还很倔,工作队轮番上场也没啃下这块“硬骨头”。
今年二月,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为落实好返贫预警“阻击战”,冠山村开展了一次贫困户分类定级“大排查、大摸底”。根据入户走访核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刘定洪被定为一级风险户。为切实化解刘定洪一户的返贫风险,许露洁和帮扶责任人先安排他在村里的藤椒产业园务工,每天保证有60元的收入。平时不厌其烦地给他讲五保户政策,“洪老太爷,我们把申请书给你带来了哦,你来签个字吧。赵姐(帮扶干部)说的要帮你购置一点鸡苗,你先把鸡圈打扫出来嘛。”经过数月的“苦口婆心”,刘定洪终于在五保申请书上签下了名字,“他毕竟年龄这么大了,出去务工不现实,无儿无女,按条件来讲可以申请五保户,只是之前老人自尊心强不愿意申请,这才拖到现在。”许露洁和工作队也稍微松了口气,接下来,工作队将围绕产业增收帮助户下发展好土鸡养殖,切实提高群众收入,助力全面小康。
02
解决难题 帮助致富
对大石镇冠山村的贫困户李国弟来说,脱贫攻坚给他生活带来的变化是直观且振奋的,从过去的低保户到如今成立合作社、创办家庭农场成为科技示范户,这一切对从前的他来说都不敢想象。
以前,李国弟主要靠着家里的几亩土地维持生活,家人身患重病,他每年辛苦劳作,也仅仅是解决了全家的温饱问题,难以发家致富。2014年开始,在帮扶部门和帮扶干部的鼓励下,他瞅准了中药材种植这个方向,先是跟着别人看茯苓种植,虚心向技术能人请教,努力钻研和学习掌握了茯苓的种植技术。去年,他在三堆镇、朝阳乡等地种植的茯苓销售量达80余吨,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今年,李国弟又看上了天麻发展的路子,他花了4万元买来菌种,准备在自家屋后发展天麻种植20亩,预计收获天麻干货30吨,产生收益可达60万元。但在种植时犯了难,“许书记,我种这个天麻需要在地里做遮阳网,符不符合规定哦?不会让我拆了嘛?”李国弟问,许露洁在了解情况后及时咨询相关业务科室,为李国弟提供了政策解答,并向区自然资源分局主要领导汇报了该户发展意向,表示要为产业发展大户提供用地保障和帮助。李国弟感谢道,“等建好了茯苓加工厂就让村里的群众到厂里务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昨天地里刨命,今日地里挖金”,李国弟也将这句话写在自家墙上,烙在自己心里。
03
真情帮扶 温暖人心
“李主任,今天早上我看到有辆救护车上山了,是哪里有事吗?”许露洁向村主任询问到,“三组张荣国身体不好又送到医院去了哦。”村主任回答。趁着中午吃饭的间隙,许露洁和工作队队员商量了一下,决定周末到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看望生病的贫困户。
“张叔,你感觉怎么样?这几天是儿子在照顾你吗?”许露洁问。“我担心家里啊,我让儿子先回去了,他妈妈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张荣国的老婆智力有些障碍,他担心自己不在家没人照顾她,工作队劝他先安心治病,家里的情况工作队和村上会帮他留意,医疗费用方面工作队可以帮助他落实报销手续。工作队又向其主治医生了解他的治疗情况,也鼓励张荣国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保重好身体争取早日出院,同时向他送上了慰问金,工作队的真情帮扶让张荣国深受感动,他含着眼泪表达对工作队的感谢,“真的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
回到村上,工作队还惦记着张荣国的心事,工作队一行又来到他户下,帮扶队员将自己亲手做的馒头送到张荣国家里,许露洁叮嘱他的儿子最近要照顾好家里,有困难可以随时到村上找工作队。
来源:利州组工
长按二维码
原标题:《【故事会】真情帮扶暖人心 她是冲锋脱贫攻坚一线的“女汉子”》
阅读原文
01
阻击返贫 化解风险
今年68岁的刘定洪无儿无女,独自一个人住在冠山村,依靠着家里的4亩土地,每年发展养殖业和偶尔打点零工,在2017年成功脱贫。由于年事已高,虽然脱了贫,但劳动能力弱,收入也在贫困线边缘徘徊。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去年10月,许露洁被选派为大石镇冠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她便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好刘定洪问题。“洪老太爷,我们又来了哦。”许露洁都记不清这是今年第几次到刘定洪户下了,每次来的目的都一样,劝说老人办理五保申请,“许书记,我不办五保户!政策这么好,你们又这么关心我,我现在日子过得很好了,我不办!”这个小老头脾气倒还很倔,工作队轮番上场也没啃下这块“硬骨头”。
今年二月,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为落实好返贫预警“阻击战”,冠山村开展了一次贫困户分类定级“大排查、大摸底”。根据入户走访核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刘定洪被定为一级风险户。为切实化解刘定洪一户的返贫风险,许露洁和帮扶责任人先安排他在村里的藤椒产业园务工,每天保证有60元的收入。平时不厌其烦地给他讲五保户政策,“洪老太爷,我们把申请书给你带来了哦,你来签个字吧。赵姐(帮扶干部)说的要帮你购置一点鸡苗,你先把鸡圈打扫出来嘛。”经过数月的“苦口婆心”,刘定洪终于在五保申请书上签下了名字,“他毕竟年龄这么大了,出去务工不现实,无儿无女,按条件来讲可以申请五保户,只是之前老人自尊心强不愿意申请,这才拖到现在。”许露洁和工作队也稍微松了口气,接下来,工作队将围绕产业增收帮助户下发展好土鸡养殖,切实提高群众收入,助力全面小康。
02
解决难题 帮助致富
对大石镇冠山村的贫困户李国弟来说,脱贫攻坚给他生活带来的变化是直观且振奋的,从过去的低保户到如今成立合作社、创办家庭农场成为科技示范户,这一切对从前的他来说都不敢想象。
以前,李国弟主要靠着家里的几亩土地维持生活,家人身患重病,他每年辛苦劳作,也仅仅是解决了全家的温饱问题,难以发家致富。2014年开始,在帮扶部门和帮扶干部的鼓励下,他瞅准了中药材种植这个方向,先是跟着别人看茯苓种植,虚心向技术能人请教,努力钻研和学习掌握了茯苓的种植技术。去年,他在三堆镇、朝阳乡等地种植的茯苓销售量达80余吨,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今年,李国弟又看上了天麻发展的路子,他花了4万元买来菌种,准备在自家屋后发展天麻种植20亩,预计收获天麻干货30吨,产生收益可达60万元。但在种植时犯了难,“许书记,我种这个天麻需要在地里做遮阳网,符不符合规定哦?不会让我拆了嘛?”李国弟问,许露洁在了解情况后及时咨询相关业务科室,为李国弟提供了政策解答,并向区自然资源分局主要领导汇报了该户发展意向,表示要为产业发展大户提供用地保障和帮助。李国弟感谢道,“等建好了茯苓加工厂就让村里的群众到厂里务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昨天地里刨命,今日地里挖金”,李国弟也将这句话写在自家墙上,烙在自己心里。
03
真情帮扶 温暖人心
“李主任,今天早上我看到有辆救护车上山了,是哪里有事吗?”许露洁向村主任询问到,“三组张荣国身体不好又送到医院去了哦。”村主任回答。趁着中午吃饭的间隙,许露洁和工作队队员商量了一下,决定周末到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看望生病的贫困户。
“张叔,你感觉怎么样?这几天是儿子在照顾你吗?”许露洁问。“我担心家里啊,我让儿子先回去了,他妈妈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张荣国的老婆智力有些障碍,他担心自己不在家没人照顾她,工作队劝他先安心治病,家里的情况工作队和村上会帮他留意,医疗费用方面工作队可以帮助他落实报销手续。工作队又向其主治医生了解他的治疗情况,也鼓励张荣国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保重好身体争取早日出院,同时向他送上了慰问金,工作队的真情帮扶让张荣国深受感动,他含着眼泪表达对工作队的感谢,“真的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
回到村上,工作队还惦记着张荣国的心事,工作队一行又来到他户下,帮扶队员将自己亲手做的馒头送到张荣国家里,许露洁叮嘱他的儿子最近要照顾好家里,有困难可以随时到村上找工作队。
来源:利州组工
长按二维码
原标题:《【故事会】真情帮扶暖人心 她是冲锋脱贫攻坚一线的“女汉子”》
阅读原文
qyang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