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5日中午,霍林郭勒运营维修段扎鲁特站党支部书记黄玉接到了一个不寻常的电话,接通后电话里传来了一位热心大姐的声音:“黄书记啊,我是头两天丢手机的耿玉明啊!”黄书记想起来了,原来是头几天帮助过的一位旅客打来的。耿玉明说:“我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没啥文化,为了感谢车站对我的帮助,我制作了一面锦旗送给车站。”黄书记连说:“铁路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帮助你解决困难是我们应该做的。”在一阵寒暄中挂断了电话。
事情的起因还要向前追溯。耿玉明是鲁北镇的一名退休人员,因家中父亲病重,退休的她不得已继续打工赚钱帮父亲治病。新找到的工作地点在白音胡硕,为了兼顾老父亲,从此便开启了跑通勤的道路,而扎鲁特火车站变成了她三天就要光顾一次的“家”了。
扎鲁特站党支部书记黄玉每周都会主持交流会,由党员先锋队打样,带领群众一起分享讨论车站发生的好人好事,推崇人民铁路为人民,乐于助人好风尚,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建设好车站。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车站的每名职工都发自心底的将旅客视为亲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有困难的旅客,在扎鲁特火车站不仅走得了,还要走得好,对待旅客更要像家人一样,让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
耿玉明是一名中年妇女,患有眩晕症,每次从鲁北镇打车到扎鲁特火车站便会产生眩晕,有好几次都晕倒在站前的台阶上,车站的工作人员都会帮扶她进入候车室休息。有时照顾老人,加上来回跑通勤,时间久了难免疲惫不堪,有好几次,在候车室等车时睡着了,都是工作人员叫醒她,才赶上车,没影响工作。久而久之,她便和扎鲁特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熟络了,每次见面都会提前打招呼,嘘寒问暖,就像家人一样。
5月10日,耿玉明像往常一样,准备去白音胡硕。在扎鲁特火车站候车时,将手机放置在候车室的“手机充电站”充电。听到工作人员提示准备检票时,她忙着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车票准备检票乘车,忘记了还在充电的手机,直到上了车,才想起来。于是找车长联系到了黄书记,黄书记立即给客运干部李英军打电话,询问手机是否在候车室。黄书记找到手机后联系了耿玉明,随后耿玉明便打车从白音胡硕赶回扎鲁特火车站,拿到手机后的她激动不已,连声对书记说感谢。
制作锦旗时,她还说:“我跑通勤快10年了,车站的工作人员帮助我不是一次两次了,好多个工作人员都帮助过我,我只是一名社会最底层打工的人,能被这样照顾,我的心里很感动。”听到她这样说,车站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很欣慰。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举手之劳,能够被旅客认可,是最开心的事情,能够消除疲劳,让人充满干劲。铁路客运人员服务和责任意识的提高,使旅客与铁路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使地方与铁路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在未来的日子里,党支部书记黄玉准备继续组织交流会,将视旅客为亲人,来到车站就是来到家的服务意识传承下去,作为扎鲁特车站的一张名片。就像耿玉明赠送的锦旗上写的那样,在服务中献大爱,在工作中铸国魂,几十年如一日,真情感化人间。借用网络红歌里的一句话,愿世间美好与铁路服务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