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服务】民警故事 心·疫面对面(二)

摘 要

  积极是一种态度! 我叫赵鹏程,是一名2018年入警的新民警,现在怀安站派出所实习。每天我负责在站内执勤以及从张家口到怀安45公里的线路巡视工作。怀安县客流量相对较小,但外出

积极是一种态度!
我叫赵鹏程,是一名2018年入警的新民警,现在怀安站派出所实习。每天我负责在站内执勤以及从张家口到怀安45公里的线路巡视工作。怀安县客流量相对较小,但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这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一方面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让自己保持积极心态。在我看来,这是一场“心”的较量,我也视之为战斗。
对于我来说,紧张焦虑的情绪确实存在,也很正常,而积极应对,是一种态度。
第一,每天做好防护。每天出门前我都会戴好口罩,护目镜,饭前便后及时用有消毒功能的洗手液洗手。在工作结束回到宿舍时,对衣物使用酒精擦拭。在工作中不管任何情况下,我都会提前检查下自己的防护工作是否到位。比如年后有一次我们工作中发现一名疑似发热旅客即将进站,需要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在接到通知后,我一开始胆怯,不确定该人是否为感染患者。但我进行了三次深呼吸,检查确认了自己的口罩、护目镜、手套都已经佩戴好了。在完成工作后,我回值班室进行了酒精消毒,并且按照微信公众号上的心理建议,告诉自己,我确实做好了防护措施,我很安全。这样一来,我心里踏实很多。
第二,保持科学理性的思维。疫情面前,有的人会因为紧张焦虑,很容易有一点不适症状就联想到“我是不是感染病毒了”,导致自己的不良情绪扩大。刚到怀安,由于对气候不熟悉,我有了一些轻微的感冒症状。但因为我对疫情知识有所了解,知道自己一直有做好防护工作,感冒是因为前一天着凉的结果,因此保持着正常心态,每天都测量体温,吃了两天感冒药症状就消失了。
第三,与领导同事团结协作。这次疫情中,靳乐所长为我们做出了很多工作。防护用品发放到位,为我们提供了身体上的安全屏障;及时向我们介绍疫情防控的新进展,并指导我们做具体的防护防控措施;时常与我们沟通,过年我们无法回家,时常关心我们有没有生活上的困难;同时,他经常与我们谈心,让我们知道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紧张,但都在这个特殊时期选择了坚持和拼搏。领导的关爱照顾使我感觉到我们组织的温暖和集体的支持。我感觉自己工作更有力量。而同事之间的相互帮助也让我在工作中吃下一颗“定心丸”,尤其同事张淳添,他哪怕放假也坚持在所里,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家,这点让我很感动,也值得我学习。
第四,保持和家人朋友的沟通。休息的时候,我们会和朋友一起聊天,打游戏,减少对疫情过度的注意力。而家庭的支持和理解也让我心情逐渐放松。家人每天都会与我沟通,父母也时常与我打电话,对我的工作表示理解与支持,虽然遗憾过年不能回家,但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我相信疫情总会过去,明天会更加美好!
抗疫心理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分析与建议】
民警赵鹏程面对紧张焦虑情绪时,利用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在处理工作中的突发情况是十分可取的。人在焦虑紧张中会心跳加快,血液流动加快,深呼吸能让把焦虑不安的情绪集中在此时此刻的某一点上,使人可以迅速平静下来。建议遇事紧张焦虑时,先深呼吸几次,再做决策,降低因兴奋造成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赵鹏程面对焦虑情绪所用到的“淡化问题”都属于积极心理学的范畴。
【本次最值得提倡的是对积极心理学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就是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在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中,积极心理学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预防为主原则。这个观点认为积极的心理力量与美德是人类心理疾病发生的缓冲器。能令民警有效地应对危机,减少伤害。
二、激发自身潜能原则。这个主要依靠民警自身来实现。借助心理学方法来实现自身的强大力量,促进内心成长,寻找心理安全感。
三、问题淡化原则。所有心理危机都是从心理暗示开始的。一些人把“我有问题”看的太严重,无法从情绪困境中走出来,应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多关注其积极面,关注能做好什么,以给与自己正向情绪。
四、团队合作的原则。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团队之间好的配合。既要有好的指挥,又要好的合作加以配合。在团队中需要积极地鼓励队友,也可以让亲朋好友帮助,找寻积极生活的意义。
五、安全第一。安全通常指人没有受到威胁、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如果真的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有心理、人力措施的应对。
小贴士
积极心理学调节情绪方法:
一、正确认知积极情绪
人要正确认识积极或消极情绪,自己做情绪的主人。任何积极或消极情绪都是在外部环境及事物刺激下而产生的,当事情的发展预期没有达到个体主观需要时,人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当人的物质或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积极情绪。因此,情绪的产生作为一种个体因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心理活动过程,要学会适当调节,自我控制。
其次,每个人都能察觉到自身情绪的产生。情绪是生物个体心理活动及感官信息接收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机能三部分构成的。每种情绪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反应模式也会因情感体验的不同有所差异。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人应该学会正确认知情绪。
最后,情绪对人体有催化作用。情绪有积极的向上引导作用和消极的催化作用。在平时生活中,由于我们对情绪缺乏正确的认知,经常会产生“情绪化思维”,被情绪所左右,因此我们要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管理情绪,调节情绪。
二、善于表达自身情绪 让外部表现更加丰富
在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中,情绪是重要的信息媒介,学会表达自身情绪是极为重要的。情绪是一种生物信号,人们利用情绪进行神态和动作的表达,可以向朋友亲人传递出不同的情感信息。首先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情绪。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动作语言、沟通交流和书面语言,我们可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将自身的情绪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样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思想感受。在生活或学习中,当遇到困难我们要学会用对话语言来表达自身情绪,或者运用歌唱的方式表达情绪,可以找到一首意境与自身情绪对应的歌曲进行歌唱,宣泄内心情感,让心理得到放松。
三、在生活中善于管理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衡量一个人情商的重要依据就是情绪处理能力。情商较高的人往往有着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反之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的人,情商较低。因此在自我情绪调节中善于运用积极心理进行情绪管理,对保持健康心态,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着重要意义。
疫情期间心理健康自评量表
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心理测试
快来测试吧!
A
原标题:《【心理健康服务】民警故事 心·疫面对面(二)积极是一种态度》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