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考前情绪紧张,这样做,帮助孩子稳定情

摘 要

  中考是大部分孩子面临的人生第一场大考,没有经验可循。 在考试前一两个月,大部分初三党开始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能起到“镇静剂”的作用,帮助孩子平

中考是大部分孩子面临的人生第一场大考,没有经验可循。

在考试前一两个月,大部分初三党开始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能起到“镇静剂”的作用,帮助孩子平复情绪,就能够帮助孩子顺利的完成考试,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进入自己理想的高中。

那么在这个全家都精神紧张的时刻,我们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01 适当的紧张,是正常现象

每逢人生的关键时刻,或对自己影响比较重大的事件发生之前,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情是十分正常的。

而且科学研究表明,适当的紧张情绪,可以调动神经的兴奋程度。对考试而言,适度的紧张,更能够超水平发挥。

所以在发现孩子有紧张情绪时,家长首先要知道这是正常现象,说明孩子对中考的重视。对考试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切不要因为孩子的紧张,而使自己更加焦虑。

02 适度关注孩子情绪变化

在中考前一至两个月,每个家庭都会把初三孩子当作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给予大量的关注,往往孩子的一点点情绪变化,都是家庭的重磅炸弹。

但实际上,这种过度的关注更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把中考的重要性无限扩大化。当产生过度的心理负担后,很难以正常的眼光和心态去面对一件事情,而失去了平常心,学业考试很难发挥出正常水平。

03 允许孩子适度的放松

都知道中考前时间紧张,特别是今年经历了长期的网课时间,孩子们刚刚回到学校,虽然中考延期,但由于网课效果不佳,复习的时间并不充裕。

很多家长鉴于此,恨不得把一天中除了吃饭睡觉外的所有时间都挤出来,让孩子安心复习。

每当发现孩子有休闲或放松的情况,就有一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

但实际上,中学生能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的时间仅能持续四五十分钟。随后必须要进行适度的休息,才能保证接下来继续进行高效的学习。

所以奉劝各位家长,正确面对孩子偶尔的小松懈,允许他们听一首歌、聊几句天……这也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

04 真诚的鼓励,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目标

也有很多家长,为了避免中考前家庭环境过分紧张,特意为孩子减压,甚至经常把“考不上也没事儿,谁谁谁家孩子没上高中也照样有出息……”这种话挂在嘴边,表面上确实给孩子减少了心理压力,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家长和孩子的真实所愿,却削磨掉孩子的上进心。

不给孩子压力,并不是不给孩子鼓励。孩子们并不像有些家长想象的那么脆弱——一点压力承受不住。他们更多的需要的是真诚的鼓励,是根据他们实际水平,制定的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相信孩子的能力,诚恳的鼓励,才是孩子们真正前进的动力。

中考的机会只有一次,对任何的家庭都是一件大事。但孩子们毕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还不成熟,心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作为家长,在孩子的这个重要节点上,既不能表现的神经兮兮,也不能一副大大咧咧、无所谓的样子。做好我们自己能做的,帮助孩子以平稳的心态,面对着人生的第一考,祝每名初三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理想”。

我是一名初中老师,专注中学生学业及心理健康问题,关注我,会不定时发放中考预测试卷。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我们共同进步!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