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每当我们看到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为故事中主人公的深情和专一感动得无以言表时,总会想起最深情的这句诗。
见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水,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见过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除了心中唯一深爱过的人,别的人就都不会放在心上。轻描淡写之间却蕴含着至深至爱的情感。想必写这句诗的人也该是一位至情至性感情专一的好男人吧?

令人惋惜的是,这句诗的作者元稹,虽然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其在政治上也有所作为,但在感情生活上,却颇为人诟病。
原本以为的政治婚姻,却被元稹的夫人韦丛过成了诗
元稹,唐河南府东都洛阳(今属河南)人。元稹家族久居河南洛阳,世代为官。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元稹出生于东都洛阳城南。八岁那年父亲元宽因病去世,出生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元稹上学的担子。天资聪颖的元稹不负母亲厚望,15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两经擢第;23岁登吏部科,授校书郎。

元稹父亲去世后,由母亲独立支撑家庭,生活困苦。少年时期的生活心酸元稹早有深切体会。而15岁考试及第后,元稹一直没有官职,在京闲居。后来又参加了几次考试,方得一校书郎的职位。“校书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官阶仅为从九品。所以元稹深知如果没有得力之人的相助,任凭自己才华横溢,也很难有出头之日。
走入仕途的元稹开始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了。因为家庭原因和少时所受的困境,使得元稹在选择婚姻时考虑最多的是利益关系。他想找一个能为他的仕途铺平道路或提供帮助的女子为妻,于是,韦丛,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幼女,自然就成了元稹的最佳人选。
当时二十四岁的元稹科举落榜,但是韦夏卿很欣赏元稹的才华,相信他有大好前程,于是将小女儿许配给他,而元稹则是借这桩婚姻得到向上爬的机会,所以,他和韦丛的结合开始完全是政治婚姻,是元稹得以打通仕途的手段而已。

元稹和白居易
韦丛驾鹤西去,元稹写下这流传千古的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当时的元稹生活十分清苦,他对韦丛也不是很喜欢。但是,出身高贵的韦丛嫁给元稹后,没有一点大小姐的架子,对清苦的生活没有流露出半点怨言和不满,这让元稹顿生敬意。而且韦丛对元稹还百般照顾,没钱买酒喝,她就把自己的首饰卖掉给元稹换酒喝。缝缝补补,操持家务,这对一个生在富贵之家的小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况且,韦丛还聪慧有文采,这样一个入得厨房出得厅堂能屈能伸的贤惠夫人,元稹真是越来越喜欢。

元稹在岳父韦夏卿的帮助下,仕途也越来越平顺,在31岁那年,他升迁为监察御史,但韦丛却因为染病驾鹤西去了,年仅27岁。
元稹回想爱妻和自己同甘共苦的七年,这七年是元稹最为清苦仕途坎的七年。韦丛从富贵之家嫁给元稹,守着清贫,无怨无悔,而今,自己就要飞黄腾达,爱妻却无福享受了,想到此,元稹心中悲恸不已,于是就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著名的情诗。
到此,我们为元稹对韦丛的深情感动不已。但是,在韦丛去世之前不久,元稹却和千里之外的薛涛在谈着恋爱,真是讽刺的一幕!

元稹一边对韦丛深情无限,一边对薛涛情谊绵绵
在元稹升迁监察御史后出使地方,到了四川成都。他刚到成都,就迫不及待的约见了“蜀中四女”之一的薛涛。
薛涛是成都著名的才女。她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因生活贫困不得已入了乐籍。后得到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的赏识,进他的幕府为他做一些文书之类的工作。据说韦皋还曾经奏请朝廷,为薛涛申请一个校书郎的官职,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但据此可见薛涛的才华非同一般,丝毫不逊于男儿。由此薛涛也得了个“女校书”的雅称。

才华横溢的元稹遇到了出类拔萃的薛涛,彼此带给对方的震撼可想而知。此时的元稹31岁,风华正茂,才华横溢,薛涛虽已四十多岁,但风姿绰约,风韵犹存。于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就此上演,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姐弟恋热烈的开始了。
元稹出使成都的时间是809年三月,七月离开成都回到洛阳,而韦丛去世的时间是809年九月。就是说,在韦丛去世前缠绵病榻的时候,也就是元稹在千里之外和薛涛风花雪月的时候。更讽刺的是,韦丛去世后,在下葬的当天,元稹就写出了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么,薛涛是什么?也许只是元稹在异地聊以打发寂寞的一位过客?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据传,元稹还和四川的另一位才女刘采春有过一段感情,刘采春最后还为他自杀了。暂且不说元稹和韦丛结婚之前和崔莺莺有着怎样的过往,在韦丛去世后转眼就纳了妾,而且不止一个,单是在和韦丛婚姻期间,他和薛涛刘采春的感情纠葛,我们就很难认为元稹是一个专情之人。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元稹是多情的,也是寡情的。“情到深处情转薄”,一是因为情深苦,一是因为情难长久。一旦用情,便会执著,得不到必定痛苦;情又很难以捉摸,掌握甚难,再加上环境多变,见人难见心。能由情爱之中得到快乐的人只是少数,而生命无常,至亲至爱也敌不过生死的摧残。所以,多情之人在备受命运捉弄之后,多半要远离情感,而变得寡情了,譬如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