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身为设计师的河南女孩常江(化名)晚上除了画图就是追剧。有天晚上看到剧中的女主角再联想到自己,她忽然忍不住地流泪:和父母“宅”在一起40多天产生的摩擦,作息和饮食不规律,还有不断上升的体重,每月近6000多元的房贷,迟迟“不开工”的公司,烦躁却无处安放的情绪……终于“崩塌”了。
其实,年初刚放假时,常江是非常兴奋的,因平时工作非常忙,晚上经常要加班,她很珍惜7天年假:可以睡到自然醒,见到老家的父母,陪他们到处逛吃。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计划,最初常江觉得也没什么,反正那么忙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但是随着假期的屡次“延长”,她就开始焦虑,产生了开篇的一幕。
和常江一样,从新冠疫情产生以来,不少市民已经居家40天了。虽然2月中旬各单位陆续开始复工,但目前大部分也是居家办公。这次疫情给大家带来了哪些心理影响?应该如何做好“心理防疫”?复工者的心理状态如何?大河网记者采访了相关心理专家,为大家开出了一张“心理处方”。
掌握正确防护手段 加强沟通相互鼓励增强心理支持
“手快洗秃噜皮了!”这句话并不只是抖音上的一个梗,作为郑州市新冠肺炎心理援助小组成员,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心理专家赵星梅经常听到咨询者这样说,“咨询最多的心理问题就是因担心会被感染不敢出门,或者出门返回后反复洗手、消杀,由此产生的焦虑、强迫症状”。
对于烦躁易怒、情绪低落等问题,赵星梅从心理学上将其解释为应激反应,也就是应激源作用于个体产生的包含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心理反应,还有心慌、血压升高、肌张力增高等生理反应。甚至是急性应激反应,表现为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或恐惧状态,往往伴有身体不适、睡眠问题等多种问题。
对于抗疫期间的心理防护,赵星梅认为除了掌握正确的防护手段,我们更要学会接纳自己的这些情绪反应。适度的情绪压力是有好处的,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远离危险,但过度的负性情绪会有损健康。她建议市民要多与他人交流、积极寻求心理支持。鼓励通过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与朋友交流,相互鼓励,增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必要时,找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
越专注越乐观 通过转移注意力管理消极情绪
河南心理研究院院长钱东霞说,很多人因长期居家产生了夫妻问题、亲子问题,或者因生活压力、学业压力而忧虑烦躁,我们要反思情绪背后的想法。
“心理问题的产生和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紧密相连。消极情绪是随着环境变化潜意识产生的,无意识爆发出来的。虽然我们无法决定它的产生,但是之后的情绪行为是可以管理的。第一步,自我监控到坏的情绪后要对其有正确的认知,情绪问题其实是身体的警报器;第二步是接纳这种情绪;第三步就是转移注意力,从而让自己不断获得新鲜感。”
正如文初的常江,之后几天她尝试早睡早起,在家也“朝九晚五”的工作,中午午休,晚上去小区跑圈锻炼,结果非但没有失落感了,工作的成就感让她觉得很充实。
其实,看电视、刷朋友圈等排遣无聊的方式常因没有挑战性、不具明确目的、不需消耗太多精力,也无需动用技巧或专注力,容易导致精神萎靡。相比之下,“专注于感兴趣的事以忘却不快”这种“主动式休闲”更容易让我们体会过程中的快乐。
从“假期综合征”到“疫情后成长” 复工为抗疫穿上“心理防护服”
据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开展的“第二轮抗击疫情期间心理建设问卷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者已复工,仅有27.81%的受调者处于未复工状态。疫情期间复工方式比较多样化,50.16%的受调者在家办公。与未复工群体相比,复工者对生活的掌控感更高,更不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无助感、不会产生对未来感到悲观等消极情绪。看来,复工本身就成了抗疫的“心理防护服”。
为什么投入工作的人会更有成就感,也更加乐观?“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赵星梅用儿歌《劳动最光荣》的歌词做了解释。
她告诉记者,复工复产意味着全国疫情已趋向控制,从某种程度上会减轻人们对疫情的担忧和恐惧。同时,复工复产的员工也证明了自己的身体是健康的,因此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焦虑和疑病情结也会随着复工而去。复工复产后的人员工作和生活又步入其熟悉的正常轨道上,在熟悉的环境、作息规律下能够使人情绪日渐平和。投入工作的人从之前抗疫居家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陌生、不习惯的生活状态返回到其所熟悉的工作状态,不但体现了他们的劳动价值,也体现了他们的社会价值。(记者 莫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