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在孩子面前争吵?一部短片给出了答

摘 要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一天,我带沛沛在家附近的小广场玩耍。天气闷热,一群蚂蚁穿过一条石头小径,沛沛入迷地观察蚂蚁,不时兴奋地站起来跺脚。 不一会儿,一对夫妻争吵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一天,我带沛沛在家附近的小广场玩耍。天气闷热,一群蚂蚁穿过一条石头小径,沛沛入迷地观察蚂蚁,不时兴奋地站起来跺脚。

不一会儿,一对夫妻争吵着朝我们走过来,后面跟着一个愁眉苦脸的小男孩。两人越吵越凶,结果干脆停下来对骂。小男孩拽着妈妈的衣角哭,因为惊慌,裤子尿湿了。妈妈见状,照着孩子屁股就是两巴掌,嘴里还恶言恶语骂孩子,爸爸则一声不吭地走了。孩子哭得很伤心,眼泪鼻涕糊了一脸。这一幕看得人特别心碎。大人吵架,无辜的孩子却成了出气筒和受害者。

知乎上有个话题是:生活在一个父母经常争吵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很多评论让人读后心情沉重。

“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是他们在吵架,最安静的时候是他们在冷战。我在房间里,外面飘进来的争吵声中永远都夹杂着钱、累、苦这样的字眼。每次听到这些,我就一遍遍地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你为什么要读书?你怎么不去死?”

“记忆中父母永远都在吵架,带给我的负面东西太多,我特别讨厌和别人交往,讨厌别人谈笑风生,我更讨厌软弱无能的自己。”

“自卑、敏感、怯懦,从没感受过家庭的温暖,我对亲情也异常淡漠。”

“初中时一直很想自杀,夜里总是做同样的噩梦,梦见自己孤身一人困在黑漆漆的荒野里,恐惧绝望到极点。每次惊醒,总是全身湿透,然后不停地流泪。”

看着孩子们内心的挣扎,我不禁想到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的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经常吵架的父母,缺乏情绪管理能力。

有一部泰国恐怖动画短片,叫《吵架的父母》。短片的开头是一个深夜,妈妈给女儿讲故事,女儿被故事里的怪兽吓坏了,钻进妈妈怀里,妈妈则轻抚女儿的头发并安慰她。

12点,爸爸终于回家了,妈妈下楼,把女儿独自留在房间。父母在楼下先是大声争吵、摔东西。女儿悄悄奔下楼,却惊恐地发现父母此时已变成了和故事画面中一样的怪兽,正互相撕扯,凶残恐怖。小女孩吓得慌忙回到楼上,却被怪兽妈妈追咬,她想逃出去,但是房门却被怪兽父母堵住了......

这部短片把吵架的父母当成面目狰狞的怪兽,就是在提醒父母,在小孩子的眼里,父母的争吵就是一部恐怖片。

我的童年也是在父母的吵架中度过的。回顾童年,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母亲无休止地抱怨和诅咒,还有父亲狂躁地怒吼。

记忆中父母吵得最凶的一次还动手了,母亲抄起门背后的扫帚去打父亲,扫把都打断了,父亲则把母亲摁在地上,拳头一次次重重地捶下去,我们姐弟三个缩在角落里哭。第二天早晨我们起床,发现家里的钱被撕得粉碎,撒了一地。父母吵架后,接着会冷战,也好几天不和我们小孩说话。那生疏、冷漠的神情是我最害怕的表情。

有时父母余怒未消,总是看孩子哪里都不顺眼,会指责、抱怨甚至辱骂孩子,借此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其实,很多父母总是吵架,甚至把气撒到孩子身上的行为,都是父母缺乏情绪管理能力的表现。

那什么是情绪管理能力呢?情绪管理能力是指一个人觉察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识别他人情绪,并依据某一目标调控自己与他人情绪反应的技巧和能力。父母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基础,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础,也是建立讲好亲子关系的基础。可以说,父母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很有必要的。

父母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将对孩子的伤害降低到最最低程度。

正确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人会产生各种情绪,而情绪是没有对错的,我们应当学会接纳情绪,并积极采取适当的方式去释放不良情绪,避免坏情绪攻击身体,也影响家人。父母平时要注意自我调适,可通过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转移注意力、适度宣泄及自我安慰等方式来消除不良情绪,让自己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

陷入坏情绪时,要提醒自己不对孩子说一些事后懊悔的话。牢记情绪没有对错,但表达方式有对错。还记得在《超级演说家》中,赖佩霞谈到父母喜欢骂孩子时说:我骂你不是因为我爱你,我骂你是因为我情绪管理不好。好的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从来不对孩子随心所欲地说话,即便是情绪恶劣时,也要善待孩子,和孩子好好说话。

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父母之间也应该好好说话,耐心平静地沟通,解决问题。有时夫妻只是因为意见不一致,在沟通时情绪上没有控制好,所以产生了意外的结果。但当争吵不可避免时,父母应该避开孩子。因为父母言语上针锋相对和兵戎相见的场景,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

及时安慰孩子。

如果父母吵架不小心被孩子看到了,或者父母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当孩子面吵架了,应立即停止争吵,冷静下来,并及时去安慰孩子。

美国电影《怦然心动》中,女孩朱莉的父母吵架后的处理方式特别好。父母当着朱莉的面大吵,朱莉感到特别难过。当晚父母轮番到女儿的房间去道歉,并且安慰朱莉。

爸爸告诉朱莉:“这绝对不是你的错。”妈妈接着也来安慰她,说朱莉有一个坚强又善良的爸爸。父母及时道歉和安慰,会让朱莉心里面觉得:父母即使有矛盾,一家人还是相爱的,认识到这一点,会让孩子感到踏实安心。

台湾亲子作家蔡颖卿说:稳定的情绪因该在一中深切的自我期待和诚恳的自我反省中慢慢学习养成,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期待和反省,我们慢慢就能以平和的情绪去和孩子沟通、互动。

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从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开始做起。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