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ics2.baidu.com/feed/dcc451da81cb39dbe33af9b4ef529222aa183020.png?token=78fcaf23368ef59dcc7b3d4dfeea84d7)
2020年,因为一场疫情,全体师生都只能待在家里,进行网上学习。尽管随着疫情的逐渐被控制,全面复工复产逐步展开,不少高三、初三考生也开始返校学习了。但是历经了将近三个月的居家不出门,时间久了总会有一些不同的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典型症状。
1-焦虑、恐慌,并且时不时表现得很不安;
2-经常感到沮丧或者会有无力感;
3-很难保持注意力;
4-生理反应出现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两个极端:睡眠过多或睡眠过少;
5-比以前更容易愤怒,比以前更容易被环境影响情绪。
这五个心理症状,这个假期里学生们是否都曾出现过相对应的表现呢?首先宅在家里学习,第一任务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以此来参加抗击疫情的战斗。而我们能够踏实在家,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祖国需要我们这样做,我们也这样做到了,我们都是好样的!
![](https://pics0.baidu.com/feed/242dd42a2834349b6e8e5595f7ae8ec837d3bee4.png?token=fa775adb0d437bc9de8a1d3c0364f737)
但单单一句“好样的”,对同学们的心理症状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如果出现了以上的典型症状,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心理自助和疏导方法。
1-规律规范生活,将生活与疫情建立边界
疫情间对平常的生活难以集中注意力,只要说到疫情精神都高度紧张,出现一些注意狭窄的状态,变成钻“牛角尖”的心理,其实都是人面对危险的正常求生反应。但如果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便会将自己的能量都消耗掉,并会伴随持续的不良情绪。
所以,正常饮食,按时睡觉作息,规律规范生活,将疫情与生活建立一条边界,每天留出一小部分来关注就好,不要过度关注疫情反而给我们正常生活带来干扰。
![](https://pics7.baidu.com/feed/8b13632762d0f703f43f505b35beca3b2797c577.png?token=a38e394a32570e39222bf2bd4f3d79df)
2-正视疫情信息,保持理性客观
疫情信息满天飞,如西南大学又一例无症状感染导致全车隔离等等这样的负面新闻,会让我们产生许多负面情绪。
要理性客观地认识疫情信息,才能帮助稳定住情绪。将收到的有关疫情的信息进行分类比较,谣言、不实信息会给人带来恐慌、担忧等负面心理,只有正规的媒体才会立场中立,观点严谨,让人安稳。
3-适度开展活动,合理宣泄情绪
回校的同学可以通过跑步、打球等室外运动方式进行放松身心;仍未回校的同学,活动受限,可以安排一些让自己感觉到平静、愉悦、自己愿意去做的活动,比如听音乐、画画等,可以让自己从负面情绪的体验中脱离出来。
当感觉到自己产生了负面情绪时,积极寻找宣泄途径,告诉自己这些都是正常反应,要允许自己表达“脆弱”,还可以通过写下自己的情绪体验、找人倾诉、大声唱歌、哭泣等方式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https://pics2.baidu.com/feed/0b46f21fbe096b635405a2394c771c42ebf8ac02.png?token=1d053a9f9a372a9f2b7b29b9a002e05a)
4-多与旁人交流,激发内心安全感
当我们烦躁不安的时候,找人倾诉便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疫情间多与家里人说说话也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安慰感,甚至与同学、朋友打电话发信息,多交流一些正能量的信息,不传谣、传播负能量。还可以想想自己以前面对困境危险的时候,找到了什么应对方法和策略,运用到上面来,激发自己内心的安全感。
5-学会愉悦身心
介绍两种放松愉悦身心的方法。
一是呼吸放松法。先是缓慢、深深地用力吸气,“1-2-3-4”,竖着拍子来;吸气后自然停顿一下;再慢慢地按“1-2-3-4”的节奏,自然而然地呼气出来;
![](https://pics1.baidu.com/feed/e1fe9925bc315c604dad14f3b0f55015495477b8.jpeg)
二是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先是闭上眼睛,全身放松;接着深深吸气,并紧绷神经,保持五秒钟;再慢慢呼气,放松十五秒钟左右。
![](https://pics5.baidu.com/feed/6d81800a19d8bc3e9202813ebfcf3d18a9d34582.jpeg)
疫情虽然仍未被完全消灭,但也是可防可控的。大家不要恐慌。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平稳度过开课开学前的这一段心理压力。如果回校后有的同学真的耐不住性子要靠近跟你套乎怎么办?看看下面这位同学做法:
![](https://pics1.baidu.com/feed/279759ee3d6d55fb686ec0b35066d44c21a4dd42.png?token=8661fea1e2da133cc782454f3cad5c1f)
图文编辑丨小梁,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