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厌学情绪有缘由,妈妈别再说孩子“笨”

摘 要

  文丨多宝育儿口袋(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对于父母来说,“养育”孩子,“养”和“育”同样重要。 好在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从最开始的早教,到

文丨多宝育儿口袋(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对于父母来说,“养育”孩子,“养”和“育”同样重要。

好在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从最开始的早教,到大一点的学前教育,再到之后的读书深造,每段学习的经历都充离不开爸爸妈妈的支持,也充斥着他们对自己孩子美好未来的希冀。

但就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来说,谁又是一帆风顺,无阻无碍的呢?别的不说,主观上的“厌学情绪”就成了多少孩子的日常状态?又成了多少家长的心结所在?

孩子的厌学情绪有缘由,妈妈别再说孩子“笨”,和不理解有关

大表姐的儿子昊昊如今已经小学毕业了,也考上了市里数一数二的初中,但在昊昊三年级的时候,大表姐可为了儿子突如其来的“厌学情绪”焦虑了好一阵子。

那时正值夏季,尽管天亮的早,可每每到了起床时间,昊昊都显得万分艰难,不是哼哼呀呀不想起,就是找点理由逃避上学,这还不算什么,放学后的作业更是老大难,本来两个小时的作业,硬是磨磨蹭蹭写到半夜。

听很多人说过,孩子上了三年级就是一个坎,厌学情绪、成绩下滑,都是常有的事,看到儿子的状态这么不好,大表姐有些担心,便找到昊昊的班主任了解情况。

不成想,老师反映昊昊在学校的学习状态也很低迷,课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很多次提问到他,孩子都是一问三不知,不知不觉中成绩也下滑得很厉害。

这下大表姐可不干了,一回家就板着脸,严肃地批评了昊昊,自那以后,每天下了班都会督促孩子写作业、背单词、读课文,可就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孩子的成绩依旧没有什么起色。这样的状况下,大表姐还一度认为孩子可能真的没同龄人一样聪明。

最后还是和一个老师朋友聊天,请教孩子的教育问题,对方认为像昊昊这样年纪的小孩,学习成绩跟智力水平并没有太大关系,反而是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这几方面,对最终的成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对方还劝说大表姐最好停止以往的教育方式,“逼迫”只能让孩子对学习更加厌倦,从外围突进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孩子的厌学情绪有缘由,妈妈别再说孩子“笨”,和不理解有关

1)父母的不合理目标让孩子不堪重负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但我们常说,既然是目标,就要比现阶段达到的要高一点,但也需要在“踮踮脚”或者“跳一跳”就能伸手够到的位置,可真正去为孩子制定一个适合他的目标的家长,恐怕没有几个。

当爸爸妈妈将偏离孩子现状很多的目标摆在他的面前时,孩子往往很难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它,更不要说激发动力去实现它了。

2)不融洽的交际关系让孩子小心翼翼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对于很多内向,甚至有些孤僻的孩子来说,与人交往可能就显得比较困难了。去学校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学习,但这并不代表与人交际就一文不值,毕竟,这是每位学生身处学校大环境下必须要面对的。

当孩子在交际方面出现问题,甚至遭到校园欺凌时,不要说享受学习的乐趣了,孩子还有没有学习的心思都难以保证。

3)对学习内容的不理解让孩子失去兴趣

现在,很多孩子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不知道学习对于自己究竟有多重要,再加上学习的内容又多又深,学习的过程越来越枯燥,继而形成恶性循环,成绩自然不理想。在最活泼的年纪做“毫无乐趣”的事,孩子们自然难以接受。

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从学习吃力,到彻底跟不少老师的脚步

1)课上走神,注意力难集中

上课走神是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年纪尚小的男孩子们,玩心较重,注意力很难集中。可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

如果课上到一半,孩子有哪怕五分钟的走神,那么这五分钟的内容很可能影响到后半节课的学习情况。

一来,如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脑海里对这五分钟的基础知识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不管孩子后面怎么听,都难有好的效果。二来,即便是不怎么重要的内容,有些孩子却被强迫症左右,听着后面的回想前面的,结果是整堂课的学习效率都不高。

2)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却没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一种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合适自己的方法让学习变得事半功倍,不合适自己的方法只能让学习变得事倍功半。运用和自己的能力不匹配的方法,不管是时间还是精力,都会耗费不少,但成效却寥寥无几,甚至会让孩子养成“钻牛角尖”的习惯。

3)学习能力有欠缺

学习知识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只有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才能做到掌握和运用,最终让知识成为自己的专属。其实,理解能力就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跟不上,比如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都不是很好,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想要孩子摆脱“厌学情绪”,两是两要四方面

1)培养兴趣很重要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建立在“兴趣”上的学习才是最高效的学习。

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就有强烈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优势,爸爸妈妈不要动不动就给孩子贴上“调皮”的标签,呵护珍贵的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渴望看到更多的东西,更大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就变得更加容易。

与此同时,爸爸妈妈也要尽可能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在学习的道路上助娃一臂之力。

2)学习态度是基础

做什么事都要有良好的态度作为基础,学习也不列外,身处漫长的学习之路,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每个孩子都要具备的。

只有先有了这样一份态度,孩子才会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起码不会动不动就选择退缩,比如“厌学”。

3)学习方法要找对

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坏的学习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针对不同的孩子,面对不同的科目,当然要有不一样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引导,让孩子不断尝试,不断试错,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4)学习能力要培养

学习能力是硬实力,虽然做到最好不容易,但爸爸妈妈还是可以引导孩子,不断提高自己,做到更好。

家长可以多和孩子沟通,不管是从孩子口中,还是观察成绩,都可以找到孩子学习能力中比较薄弱的点,之后再着重加强练习。比如当孩子出现上课不认真的情况,爸爸妈妈就要重视孩子注意力的培养了,可以让孩子多玩拼图这样的游戏,还要保证在写作业的时候不看电视、不听歌。

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多宝育儿口袋』。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