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身经历之前,我怎么也想不到,来咨询我离职相关问题的人,问得最多的竟然是:如何跟领导解释辞职原因?
为什么这么多人有这个困扰,大概一方面是中国毕竟还是一个人情社会,选择离开双方多多少少都会觉得有点“背叛”的意味在里面,离开的一方想要尽量弱化这一感觉;另一方面也说明,让我们做出辞职决定的,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加起来的结果,并不存在唯一的理由,所以才需要在众多理由中选择一个看起来合情合理、让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的。
这么看来,作为老板、领导,我们常常苦苦寻求的员工离职原因是多么可笑和不堪一击:下属在做出辞职决定后,还要为了维护我们的颜面,千方百计找一个让我们不难堪的理由。
要我说,想要针对员工的离职寻求唯一答案的领导和HR,都是既不懂自己,又不懂人性:
01离职好比分手,心里想了100次才最终说出口
问一个女生,真正让你离开前男友的原因是什么?她可能要考虑很久才会给你一个答案:性格不合。可是在给出这个答案之前,你知道她头脑里都转过了多少画面和念头:
他家人竟然还觉得我高攀了……
总是看不起我的工作是什么鬼……
那天坐在他副驾驶上的女同事现在是不是跟他在一起了……
我花自己的钱,凭什么说我衣服买多了、化妆品买贵了?凭什么……
每一个让她十分介意的冲突在实际发生时,怒从心头起,“分手”2个字都盘旋在嘴边呼之欲出,是理智及时叫了暂停。可这个想法就像一颗种子,以后每在心头出现一次就是对其的浇灌,终于慢慢茁壮、冒芽,直到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无可挽回。
02离职是公司开给员工的情感账户亏空了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畅销书里,作者史蒂芬·柯维提到了一个情感账户的概念:情感账户是说你与一个人的关就像你在他这个银行里开了一个储蓄账户,需要不断存钱进去,以备支取。
那怎么样算是在情感账户里面存了钱呢?礼貌、正直、诚实、信用等等诸如此类的正面行为,与之相反,如果你对待别人粗鲁、傲慢,甚至还有欺骗等负面行为,就是在这个情感账户里面支取,如果你的存款太少,支取太多,当这个情感账户亏空之后,也即宣告你跟这人的关系走到尽头。#教育行家说#
员工与公司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情感账户:当公司能够给到合理的薪酬、奖金,能够人性化地设置相关的福利、能够尊重员工的专业意见、上司能够给到员工足够的信任和机会,都是在这个情感账户中存款;而当公司不能够在员工有超常工作表现的时候给到对应的奖励、不能给到社会平均的薪酬水平和涨薪幅度、不能让员工感受到公司人性化的关怀、员工个人意见和专业得不到尊重和认可,都是在这个情感账户中支取。
当在情感账户中存款的次数越来越少,支取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们作为员工就会抱怨和不满。如果情况仍然没有改善,直到有一天,这个账户亏空了,我们就会产生辞职的强烈愿望,有的人可能会选择马上离开,有的人可能还会再坚持一段时间,直到亏空越来越大,达到自己可忍受的临界点。
03这给公司和管理者的启示
对于员工来说,我们是属于弱势的那一方,其实讨论我们离职的原因意义并不大,当我们对一家公司和一份工作不满的时候,最多也就是选择离职,试着找一家更满意的,你离开的公司并不会因为你的离开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所以这个问题到最后的落脚点我还是回到公司和管理者身上:当我们知道,员工最终提出离职的想法,都是在前面经历了公司一系列支取情感账户的负面事件,累积到临界点才发生的,那我们想要挽留优秀员工,就得定期审视:在员工的情感账户里我们存入了些什么、又支取了一些什么?如何能够增加存入的频率和量,尽量减少支取情感账户的行为?只有不断地让情感账户在波动中持续上升,至少也是努力维持平衡,才能有效地降低我们的人才流失率。
04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我们表面上认为的原因,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索。如果把导火索当成原因,无论是对我们了解真相、掌握真理,还是深入地进行认知自我,都是缺乏深度、无所增益的。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离职了,他自己也不一定能说清楚自己主要的离职原因有哪几个,最核心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公司和领导都不一定真正关心,但如果自己搞不清楚,那很大可能是才出龙潭,又入虎穴。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不妨再想想:你说给别人听的离职原因、你自己以为的离职原因,它是导火索还是真正深层次的原因呢?这个问题想清楚,对你今后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都会大有裨益。
游刃职场,10多年上市公司HR,《HR硬实力》撰稿人,专注职场干货。新手上路,如果喜欢我的分享,关注、点赞、转发、收藏、评论,请多多支持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