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又有益的思维练习来啦!|社会情感学习专

摘 要

  上周我们提到要教会孩子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具有这种能力的孩子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会更加理智和冷静,从而做出更负责任的决定。能多角度看待问题的孩子也会拥有更积极的人际关系

上周我们提到要教会孩子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具有这种能力的孩子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会更加理智和冷静,从而做出更负责任的决定。能多角度看待问题的孩子也会拥有更积极的人际关系,会更少地卷入与同龄人、长辈和老师之间的冲突中。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疫情期间有很多新闻和事件都可以成为孩子思维练习的好素材

首先,从新闻或身边发生的事件中选择一个孩子可以理解并且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然后你们可以:

讨论不同角色的想法

思考行为背后的动机

向孩子了解,他们对新闻事件(特别是冲突事件)中不同人物的想法,思考这些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示例:租约到期后,房东拒绝把房子续租给疫情发源地来的人。可以问问孩子房东是怎么想的,租客是怎么想的,中介公司又是怎么想的。讨论一下这些人物为何产生了分歧,他们的行为是增加了分歧还是解决了分歧。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发现事情往往不只有一面,讨论的过程就是培养孩子去思考和发现事情全貌的过程。

扮演不同角色 还原事件现场

跟孩子分别选择事件中的不同人物,用第一人称复述一遍整个事件,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表达对话。

示例:学校里咳嗽和打喷嚏的学生受到了其他同学的排挤。

可以跟孩子分别扮演身体不舒服的学生、其他学生、老师还有学生家长,重现教室里的情景。一轮扮演结束之后,可以跟孩子互换角色。孩子会发现在同一件事情中,当你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有可能说出完全不同的话,从而更直观地体会到事情的多面性。

分析角色行为利弊

鼓励孩子思考事件中各种行为或决断的利与弊,帮助孩子理解在行动之前需要站在不同立场上去考虑问题,理解事情的全貌。

示例:学校是否开学。

可以跟孩子一起制作一个“利弊清单”。

家长和孩子每人拿一张纸,在中间画一条线,在线的一边写下开学能带来的好处,在另一边写下开学可能会导致的负面影响。

交换你们的清单,一起讨论你们写下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互相交流观点有助于家长和孩子更好地理解彼此。

最后,综合你们总结出的利与弊,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尽量规避负面影响,帮助学校更安全地开学。

这样的讨论可以引导孩子从多角度去看待问题,避免极端化。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换位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是孩子重视和尊重他人的表现。这么重要的一课,你教给孩子了吗?快跟孩子一起练习起来吧!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