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姐育儿日记(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每个人都有情绪,有些孩子们的情绪并没有大人稳定,受到表扬就笑,遇到批评就哭。这是一种“蛋壳型情绪”,父母们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形成这种情绪,让孩子健康成长。
我家孩子已经8岁了,昨天在吃饭的时候,手握筷子的方式不对,就被家人随口批评了一下,这一批评就出事了,孩子哭得梨花带雨,让我们在一旁既无奈又心疼。
过了一会我接到家长群的消息,孩子这次测验拿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就夸奖孩子。孩子的心情立马转晴,脸上带着眼泪还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其中真是无间隔转换,孩子只根据我们大人的话语就迅速转变自己的情绪,真担心孩子以后也会因为外界的一点小事就受到影响,最后耽误自己的进程。
很多孩子都会有这种“蛋壳型情绪”,父母们都把孩子这种情绪归结为任性,这样只会耽误孩子情绪的形成,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情绪出现,让孩子健康成长。
一、什么是“蛋壳型情绪”?
这种情绪其实就是指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认知所产生的行为,一但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是被外界否定时,就会产生一种不可控的情绪,这种情绪通常被我们所认为是“玻璃心”。
就像蛋壳一样,是一种易碎品,孩子们的情绪也宛如蛋壳,一旦触碰,就无法回弹,并且反应十分激烈。
就像我家孩子有时候还会因为别人说她画画不好看,眼泪立马就流出来了,怎么都控制不住,随后你再夸赞孩子,她脸上又会流出新的笑容。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一会哭,一会笑,并不是孩子“神经质”,也不是孩子“任性”,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这种蛋壳型情绪,从而影响自己在面对外界变化时的态度。
我们要注意,这种情绪并不是只有情绪上的变化,更多时候会影响孩子的人格。
三、“蛋壳型情绪”影响孩子人格成长
面对外界的否定,孩子常常难以独自面对,情绪失控,长久一来,就会养成一个依赖外界的不良习惯,变得非常不独立。
在孩子的成长中,如果养成这种“蛋壳型情绪”还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学习能力,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受外界影响过大,常常会变得没有自己的主见,从而影响孩子的判断,学习中就无法正确做出相应的选择,并且在社交过程中,会过于在乎其他人的评价,受别人影响过大。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尽可能避免这种“蛋壳型”情绪诞生,让孩子成长更快乐。
四、家长如何避免孩子形成“蛋壳型情绪”?
1、教孩子情绪管理
孩子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如大人强,这些都是由于生活经验有关,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带孩子去经历更多的事情,让孩子练习独自面对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控制。
在这个过程中,大人们一定要做好示范,身为一个榜样,在孩子面前就要做好正确的情绪管理行为,让孩子在生活中就受到父母的影响。
一旦孩子有任何情绪,一定要引导孩子,学会冷静,同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的情绪恢复正常。
2、尽可能包容孩子
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时,总会有非常激烈的反应,大部分的父母都会惩罚孩子,或者口头批评,这样的教育方式就会让孩子的情绪过于依靠外界,随之外界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情绪。
所以我们在面对孩子犯错时,尽可能包容孩子,要让孩子知道“结果”并不重要,更要的是过程,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就不会轻易被影响,更能自然面对外界。
3、培养孩子“钝感力”
“钝感力”其实就是让孩子对外界的反应更“迟钝”,这种钝感力会让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更迅速忘记不愉快的事情,并且让孩子的情绪不轻易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平时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支持,而不是要让孩子去比较,同时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引导孩子自信心,内心变得更强大。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尽量避免他们“蛋壳情绪”的养成,要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变得更加优秀。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这里是朗姐育儿日记,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