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个话题,成年人都把坏情绪藏哪了?
底下的回答有“藏在聊天框里”、“藏在夜晚”、“微博里”、“给男朋友”。
却唯独没有“表达情绪”。
成年人内心藏着深渊,体验到坏情绪的第一反应是“赶紧藏起来”。
01为什么我们要把情绪藏起来?
1.负面情绪太强大了,不受理性控制
记得朋友讲过一件事情,为了赶一个项目,她不得不临时飞另外一个城市。
时间很赶,高铁票早已售光,只能临时买了最早一班的飞机,
可是赶上大雾天气,飞机一直晚点,在候车厅等了2个小时,又被项目同事催到头皮发麻。
这个自诩为淑女的30岁职业女士,不顾形象地在机场候车室厕所嚎啕大哭。
朋友说,理智上知道就算哭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可是就是控制不住,尤其是在看到同事群里的催促越来越急,她瞬间崩溃。
只是,从厕所出来看到镜子里蓬头垢面的自己,她发誓再也不想再看到这种歇斯底里的自己了。
负面情绪太强大了,它会让人失控。在这个崇尚“成熟”、“理性”的时代,波澜不惊才是现代人最基本的礼仪。
2.体验某种情绪,也会勾起我们的第二层情绪
人作为高等动物,对自己怀有某种情绪本身,也会产生情绪,这被称为“元情绪”。
比如说,展露悲伤、抑郁的的一面常常会被认为不够强大,是脆弱的,那么当一个人感到悲伤的时候,他就可能为“感到悲伤”这件事感到羞耻。
又或者,“会感到嫉妒的人通常是关系中低位的那一方”,抱有这种信念的话,当感觉自己在吃醋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卑”、“我不够好”的感受。
不仅是负面情绪会勾起我们不好的感受,有时候,积极情绪也会。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幸福恐惧”(更多请点击你是不是也觉得自己“不配幸福”?)中有提到,有的人会为“感到愉悦”这件事感到恐慌,先前的经历让ta觉得愉悦之后,总有坏事接踵而至。这样的人即使在体验幸福的时候,也可能会装作不那么开心的样子。
因而,并不是最开始的“悲伤”、“难过”等情绪让我们不得不隐藏,可能是由这些情绪引发的第二层更糟糕的感受,才是我们避之不及的东西。
3.认为“表达负面情绪,只会让关系变糟”
多数人,或许曾经试过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许是对父母,也许是对伴侣,他们曾展露过脆弱,却没有得到好的回应。
当你对他说,“家里人一直在催我们结婚,我现在很郁闷,不知道要怎么办。”
他却回复你,“我难道不想结婚吗?你看现在我们条件行吗?这问题问过多少遍了,别来烦我了。”
听的人,没有能力承接你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只会激起了他的烦躁,这种不适感让他忽视你,拒绝你,甚至开始攻击你。(更多请点击有没有一个人,可以分享你的“负面情绪”?)
多次被拒绝之后,你会开始将负面情绪藏在心里。因为你发现,这些负面情绪的出现和表达只能让这段关系变得更加糟糕。
还记得一直上综艺一直被黑的郑爽吗?在感情世界里,她就是那个永远把自己放在“善解人意”的一方的人,委屈了不说、不开心不承认、难过了自己躲着哭。
因为在她的眼里,表达负面情绪没用,“装作无事发生”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02被“藏起来”的情绪,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达尔文说,出现负面情绪,说明我们此时正处在相对弱势地位,是自我保护的反应。
当你在和陌生人交谈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不好感受,可能是在提醒你正在面临潜在的风险;
当你因为某件事而生气,这种愤怒可能在警示我们,自己的边界受到了侵犯;
很多时候,负面情绪不是为了让你痛苦,而是在示警,自己正在遭遇不好的事情,甚至可能会遇到危险。
除此以外,人的多数情绪是有社交意义的,它们其实反映的是对关系价值的需求。
关系价值指的是你在某段关系中是否被珍视,当你的关系价值发生变动的时候,你的情绪就会产生波动。
比如说,你的伴侣要和你分手/离婚,你感到难过,这其实是源自你在ta心中不再重要,你的关系价值下降。或者你在关系中患得患失,非常焦虑,其实是你有预感到未来关系价值可能会下降。
然而,一味逃避或是压抑情绪,这些情绪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无法觉察到情绪所提供的信息,甚至,没有觉察到自己体验的负面情绪到底是什么。
这种对情绪的“过度管理”其实算不上是真的在管理情绪。因为当下的逃避和压抑,总会在未来的某一秒,以一种你根本无法招架的形式卷土重来。
还记得前段时间因为深夜痛哭上热搜的杭州小伙吗?
节目视频中,一个杭州的小伙子骑单车逆行,被交警拦下。
小伙子起初情绪稳定,还以十分正常的语气,讲了通电话。
但在挂断电话的一瞬间,小伙子突然情绪崩溃,将手机摔到地上后,开始嚎啕大哭。
他一边哭还一边喊:“一边是公司在催着我回去加班,一边是女朋友催着让我送钥匙,两边都在催,我真的好累,现在只要放我走,干嘛都行。”
那根崩的太紧的弦,终究会在某个瞬间骤然断开,猝不及防又无法控制。
03这才是真正的“情绪管理”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难熬的日子,我们永远在被教导“接纳”,却连“情绪”都无法自控。更何况“接纳情绪”和“做好情绪管理”。
其实,接纳情绪是允许自己抱有这些负面情绪,用一种不批判的方式去观察自己:
1.回到产生负面情绪的情境中,观察当时的感受
以一种好奇心勃勃的态度来观察它。当时产生的情绪是什么?伴随这种情绪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我们的感受通常涉及很多层面,我们是否有深层的情绪没有被意识到。
例如,我们首先感觉到自己在生气,但是,在生气之下,可能埋藏着更深层的情绪,或许是被伴侣拒绝的恐惧,或许是需求没被满足的委屈。浅层情绪可能只是我们坚强的伪装,而深层的情绪往往与暴露脆弱有关。
当我们开始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观察我们的情绪时,它带给我们的影响就已经开始减弱了。
2.注意引发你当下情绪的事件
情绪(好,坏,焦虑)通常由充满情感的事件激活,引发我们情绪的事件是什么?
比如《请和废柴的我谈恋爱》的女主,同事们无时无刻都在给她提需求,让她精疲力竭,那引发她情绪的事件,就是同事们不停的要求。
每当发现自己心情不好时,你可以回顾自己的一天,想想是哪些负面事件激活了你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出现,是在暗示什么?
3.尝试对外表达真实感受
“今天的聚会我不想去,因为和陌生的人相处会让我感受到不舒服,尤其那个曾经对我表示过不友好的朋友也会去。”
“昨晚加班这件事让我很委屈,尤其是把事情都推给我做的同事早早就下班了,这让我觉得很不公平。”
任何一种负面情绪之下,都有着你的感受,描述这种感受的同时,你在帮助自己梳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找到解决的方向。
与此同时,当你在表达情绪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处理问题,当别人听到了你的真实想法,会造成你负面情绪的事件,已经开始被解决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表达感受的时候,多用“我”开头的句子,避免“你”开头的指责句。
4.如有必要,寻找支持的力量
被倾听、被理解、被命名,当我们的负面情绪得到了聆听和安抚,尽管处于糟糕的情绪中,得到理解和关怀的感受也会帮助我们抵御糟糕的感受。这个人,可以是你身边的家人朋友,可以是你信赖的咨询师,可以是任何一个愿意聆听并安抚你情绪的人。
掩藏负面情绪或许一时能够让我们获得短暂的安宁,但长期妖魔化负面情绪,只会加深它可能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就像村上春树《东京奇谭集》说的:“你想回避这一事实,想把它塞进心底的小黑洞盖上盖子,尽量不去想难堪的事,不去看讨厌的事。在生活中把负面情感扼杀掉,这种防御性姿态成了你这个人的一部分。”
挡住了负面情绪的同时,我们也藏起了真实的自己。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