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短期内波动频频,下游看涨心态浓!

摘 要

  由于近期市场热情较高,市场波动率加大。预计短期内玉米市场较为抗跌,优质玉米的供应或将更加紧缺,后期市场行情或可期。后期需关注临储拍卖消息、有关高速免费政策持续时间

由于近期市场热情较高,市场波动率加大。预计短期内玉米市场较为抗跌,优质玉米的供应或将更加紧缺,后期市场行情或可期。后期需关注临储拍卖消息、有关高速免费政策持续时间等。同时,天气好转后华北企业到货量增加,或出现玉米价格回调现象。

玉米价易涨难跌已定

市场供应阶段性偏紧

现阶段在国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临储拍卖提价缩量传闻、全球粮食限制出口、物流减免政策即将到期等影响下,玉米市场利多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玉米价格稳中有涨。进入4月中旬,临储拍卖临近,春耕即将全面开展,来自余粮基本见底、复工复产、学校开学、居民消费回补、进口受限制等方面利多,玉米价格易涨难跌局面已定。

截止到4月中旬,东北产区农户余粮1成半,其中黑龙江省和辽宁省余粮1成,吉林省余粮1成半,内蒙古余粮2成。再结合2019年东北产区产量、自去年新粮上市以来的消费量、港口下海量、火运量、汽运量等数据,统计出目前东北产区基层余粮为3成半,除去农户余粮1成半,渠道库存为2成。用上面同样的计算方法,统计了华北地区农户余粮约2成,其中山东省余粮1成,河南省余粮1成半,河北余粮2成,渠道库存为2成。从以上数据来看,目前产地农户余粮销售进入尾声,市场供应阶段性偏紧。从3月份开始,贸易收购主体受“东北抢粮事件”、拍卖底价提升等传闻影响,囤粮意愿不减。随着玉米价格的底部提升,贸易收购主体的持粮成本不断增加,在高成本的支撑下,贸易商目前观望态度明显,出货意愿不强。

自3月份开始,有关临储玉米拍卖每周投放量和拍卖底价的传闻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有关拍卖的消息仍在传播,消息称今年临储玉米拍卖总量料缩减,投放量缩减为单周200万吨,累计2000万吨,拍卖提价缩量的传闻导致市场看涨心态,市场掀起了一阵“囤粮潮”。目前临储拍卖还有5600万吨,其中55%是2015年黑龙江玉米,当年玉米收购质量较差,物流运距长,会间接导致粮食成本的上涨,总之拍卖玉米有效供给偏紧,加上去年黑龙江、吉林等地区减产导致优质粮源短缺,市场粮源供应偏紧已成事实。对于今年政策粮入市价格,如果拍卖价格按照去年的底价,今年拍卖成交溢价率会非常高,这是由于去年吉林2015年产二等玉米底价为1690元/吨,加上出库费90元/吨,出库价1780元/吨,明显低于目前的市场价格,很可能造成市场抢粮的现象发生。如果拍卖顺价的话,会造成玉米底价进一步抬升,再次引发市场的看涨情绪。地方拍卖方面,中储粮拍卖结果显示,吉林产地直属库二等粮成交价格已经超过1900元/吨,市场情绪高涨。这已经是在为临储拍卖试探市场行情,后期临储拍卖成交溢价的概率会较大。

今年水稻、小麦去库存压力比较大,前期市场出现定向销售传言,为缓解去库存压力,国家将低价定向投放销售1000万吨玉米和596万吨水稻,底价为一等粮1560元/吨,二等粮1520元/吨,三等粮1480元/吨。但是受疫情影响,水稻、小麦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预计低价定向投放的可能性较小,水稻、小麦规模替代作用明显减弱。

物流减免政策将到期

市场波动频率增加

前期高速公路免费政策降低玉米运输成本,刺激了东北粮向华北地区的流动,东北抢粮心态浓重,华北地区则因到货量增加玉米价格出现下调,物流成本的变动成为扰动玉米市场变化的重要因素。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高速公路费用减免政策即将到期,玉米运输成本提高。目前长春二等玉米价格1800-1900元/吨,在物流运费恢复后,加上运费300元/吨,玉米入关的价格也将达到2100-2200元/吨,进一步助推市场看涨情绪。

伴随玉米基本面的变化以及宏观环境的影响,玉米市场波动率增加,利空因素出现反转,比如目前中美贸易谈判协议因为国外疫情的蔓延出现停滞,叠加受各国封锁停产影响,农产品流动性在减弱,玉米、高粱等进口替代品到货预期减少;水稻、小麦去库存压力大,前期低价定向投放的传闻发生的概率较小,降低大规模替代的预期;伴随下游消费的明显好转,玉米饲用需求逐渐恢复。

总之,从目前的余粮情况来看,产区农户余粮不足2成,而且临储拍卖余粮中55%是2015年黑龙江玉米,粮质较差加上物流运距长,间接导致粮食成本增加,加上去年黑龙江、吉林地区玉米受灾减产,玉米供应量尤其优质粮源有限。伴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居民消费回补、学校即将开学以及各地消费券的刺激,下游消费恢复步伐加快。中美贸易谈判受疫情蔓延影响停滞不前,农产品流动性在减弱,进口替代品预期减少。另外,水稻、小麦的上涨行情使低价定向投放概率减少,从而降低规模替代的预期。整体来看,玉米价格易涨难跌局面已经奠定,但是玉米市场中仍然存在风险点,非洲猪瘟疫情零星发生,拍卖、运费等政策调整尚未落地,持粮贸易主体出货心态松动,短期价格波动难避免,但玉米市场未来将长期利好。(来源:粮油网)

中国农资出品

编辑|LiuY|监制|郑晓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