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言不合就生气,情绪波动太大,家长可了

摘 要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这几天,我妹妹不断向我打电话,向我倾诉自家孩子的苦恼事。她孩子从小就脾气差,简单来说就是一言不合就生气。最近孩子在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这几天,我妹妹不断向我打电话,向我倾诉自家孩子的苦恼事。她孩子从小就脾气差,简单来说就是"一言不合就生气"。最近孩子在家线上学习,自觉性不够,妹妹就经常地催孩子做作业。一次,孩子吃完饭正看电视,妹妹再次催她做作业。她就把遥控器扔了,还用仇视的眼神看着妹妹。不仅如此,她和朋友一言不合也会生气,要么用仇视的眼神看着对方,要么大吼对方,要么就出手打小伙伴,常常令她的小伙伴不愉快。妹妹更不明白,一个女孩子脾气怎么这么大。

孩子情绪波动大,并不是特例。不少孩子像我妹妹孩子情绪波动大,也有不少家长为此苦恼。遇到孩子这种情况,各位家长不用慌张,我们先来了解下"情感连接循环"。

"情感连接循环",与孩子情绪对上线

"情感连接循环"简单来说就是,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然后父母的情绪与孩子的情绪在这个"连接"线上开始良性循环,孩子的坏情绪父母能理解能舒缓疏通,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能在父母的关心下舒缓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我们无可奈何。要么冷漠对待孩子,不理会孩子发脾气;要么暴力应对孩子,打到孩子不敢发脾气;要么以自己的情绪标准对待孩子,自己心情好就抱抱哄哄孩子,自己心情不要就炸毛。以上所有态度,都是错误的处理方式。

第一种处理方式,会让孩子永远感觉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久而久之不再表现自己的情绪,积累久了就会来一场大爆发,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被父母批评了几句就跳楼。第二种处理方式,会让孩子情绪更容易波动。当父母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孩子必然会受到影响,孩子也会用情绪更波动的一面来面对父母。第三种处理方式,会让孩子情绪变得古怪,或者说是情绪波动更大。他也会对待他人忽冷忽热,总以自己心情为标准。同时,因为本身情绪波动较大,情绪激动和情绪平和时对比明显大,从而给人情绪古怪的印象。

"情感连接循环",用情绪脑解决孩子情绪

"情感连接循环"给了我们家长解决孩子情绪的有效方式。这与我们原本方式最大不同点,便是用了情绪的方式解决孩子情绪,而不是用理智脑与孩子对抗。

用情绪方式解决孩子情绪,就是用情绪脑与孩子解决情绪。孩子闹情绪的时候就是情绪闹上线了,所以我们如果和孩子讲道理,就是在用理智脑与孩子对话。这就好像"对牛弹琴",孩子的情绪我们自然不能疏通。当我们不能疏通的时候,又觉得孩子太闹了,再次发脾气,从而开始了恶性循环。即使用原来的方式,我们有时候能解决孩子的情绪,但只是治标不治本。

我妹妹的孩子,从小至今脾气不好。先不说孩子受了妹妹脾气的影响,且说孩子与妹妹没有建立好情感连接。所以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妹妹一说话,孩子就会发更大的脾气。很多时候,妹妹本想安慰孩子,结果事与愿违。虽说两母女彼此陪在身边,但是妹妹很少与孩子心平气和地聊聊心里话。

然而,妹夫便不一样。妹夫陪孩子玩,也常常与孩子聊天,孩子也喜欢和妹夫说心里话。更值得学习的是,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妹夫会让孩子坐下来,彼此都缄默一会,然后妹夫就耐心地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再去根据实际情况去安慰、开导孩子,孩子的情绪也稍微有所平复。像妹夫如此,便是情感连接循环的体现。他先用一些方式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孩子情绪自然有所平复。

"情感连接循环",四个步骤,一个循环

"情感连接循环",听起来复杂,其实运行起来就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每一个步骤我们都必须要具体了解。并且,在实施每一个步骤的时候,我们应该注重一个原则,即根据孩子的实习情况来实施。

1、平静地安慰孩子,关心孩子的情绪

当我们看到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我们的情绪难免不受到影响。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自己平静下来。否则,你无法继续进行下面的步骤。

我们可以用深呼吸、数数字、喝水等方式让自己平静下来。又或者用连续发问的方式让自己平静下来。比如,"我是不是快要发火了?""我现在发火对孩子来说有没有任何好处?""为了平复孩子情绪,我最好应该怎么做?"

其实,孩子情绪波动大,主要因为大脑发育未到时候。研究表明,一个人大脑要完全发育好要到25岁左右。当四岁孩子失控,就等同于让一个四岁孩子具备25岁大脑,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多理解孩子的情绪。另外,我们身为父母,就应该有个父母的样子。况且,现在优秀的人具备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如何,我们面对孩子不良情绪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待我们情绪平复下来后,我们不要和孩子先讲道理,而是先安慰孩子。虽然孩子是生气了,但生气中常常包含着失望、失落的感受。所以这时候我们也需要安慰孩子。

我们安慰孩子的时候,应该蹲下身子,或者坐在孩子旁边,目光与孩子平视。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我们还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抱抱孩子,抚摸孩子的背部,抚摸孩子的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安慰。

2、认同孩子的感受经历,接纳孩子情绪

认同孩子的感受经历,就需要真正做到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生气的时候,可能还不愿意开口说话,或者因为和父母关系不够亲密,对父母不够信任,所以不理会父母的安慰。这时候,父母就要说些认同孩子感受经历的话。

比如说说"你刚才生气了,爸爸妈妈知道"这样体现共情的话。当然,我们首先要识别出孩子的情绪。

除了共情,我们引导孩子合理发泄情绪也是认同孩子的情绪。孩子生闷气的时候,或者生气时候打人,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合理发泄情绪。比如说"爸爸妈妈知道你很生气,但憋在心里不好受,你打打枕头吧",待孩子发泄完后继续和孩子说"现在好受点了吧?生气了你拳头可以打枕头,但不可以打人知道吗?"

3、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与孩子感同身受

当孩子情绪发泄得差不多,如哭泣声由大变小,打枕头的力气由大变小,或者平静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启发性的问题询问孩子。例如"你刚才不说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可以告诉爸爸妈妈吗?爸爸妈妈给你保密"、"刚才什么事让你这么愤怒呢?""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孩子可能一开始不愿意说,所以我们要耐心询问。当孩子说了,或者说得不清楚的时候,我们也要认真倾听,有时候可以帮助孩子表达说出某个词,这样就让孩子觉得父母懂得自己。如此一来,情感连接基本上就连起来了。不像之前的方式,将自己与孩子隔离起来。

4、反射孩子的情感过程,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最后一步

反射是情感连接的最后一步。反射,顾名思义就是将刚才孩子讲的话再说一次给孩子听。我们一定要完成这一步,才算上与孩子真正地建立起情感连接。

反射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有认真听自己所说的话的,二是继续平复孩子的情绪。只有孩子情绪真正地平复下来,真正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认同和关爱,感受到父母理解他,他接下来才会听父母的"道理"和"发言"。

5、进入情感连接循环模式,教会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当情感连接建立稳固后,具体来说也就是与孩子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孩子更愿意与你分享开心、伤心事,生气时候会找你说,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顶撞父母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基本上也就进入了情感连接循环模式。

进入这个模式后,我们要去维护,即在孩子情绪波动大的时候一样要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平复孩子情绪。

此外,我们要运用这个模式,与孩子一起阅读《我不坏,只是脾气大》、《我的情绪,我控制》等书籍,教会孩子认识情绪、控制情绪。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所以有些孩子情绪波动大,有些孩子情绪波动小。这不能代表什么,更不能代表孩子未来如何,只能说明我们当下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平静地去解决,也更需要我们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平时只有多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平复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

我是栀子花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