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上班族都渐渐养成了不吃早饭的坏习惯,偶尔一次两次不是没有关系,但如果长期不吃早饭,不仅会影响当天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久而久之还会给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据统计显示,中国胃病新发病例已经接近全世界胃病人数的一半,胃病已经成为中国之殇。胃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多发于35岁以上人群,19岁至35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胃炎、胃溃疡已呈现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和重视。因此养护好胃部健康,也变得格外重要了起来。
相信大家在平时都听说过喝小米粥有助于养胃的说法。那么这样的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它的具体原理是什么呢?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小米粥是有很好的养胃效果,小米本身就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同时还有健脾和胃的效果,能够保护胃部粘膜,从而改善肠胃功能,所以小米粥养胃的效果非常好。
不仅如此,小米中还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1以及维生素B2,能够消食以及预防消化不良。
另外小米粥含有的氨基酸以及铁离子,能够滋阴润燥以及补血,对于免疫力低下以及肠胃不好的患者非常有帮助。还可以在小米粥当中加入红枣、红豆以及莲子等,效果会更加明显。
1、黄豆
豆类中含“皂甙”较多,“每天吃红豆黄豆汤”会引起胃胀气,严重的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 尤其对于已经患有胃部疾病的人来说,更应减少黄豆的摄入量。
2、红薯
红薯也就是地瓜,地瓜的糖分多,滞留在肠胃里非常容易发醇,使腹部不适感。中医学觉得,湿阻肠胃、气滞血瘀食积者应慎食地瓜。
1、进食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以“不烫不凉”为好,即一般保持在40-50摄氏度为宜,过冷饮食,使胃粘膜血管收缩,胃粘膜血流量减少,影响胃的功能,同时过冷饮食还能刺激胃蠕动增强,甚至产生胃痉挛。
过热饮食,会烫伤胃粘膜,使胃粘膜保护作用降低,还能使胃粘膜血管扩张,可导致胃粘膜出血。
2、细嚼慢咽
少食粗糙,过硬食物,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碎烂,可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唾液具有消化食物及杀灭细菌等作用,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因此,进食宜细嚼慢咽,不可囫囵吞枣。
3、定时定量进食
胃酸分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一日三餐时的分泌高峰,常食零食,使胃工作紊乱,破坏了胃酸分泌的正常节律,久之可导致胃病,因此,日常饮食应一日三餐,不可过多进食零食。
每餐的进食量应适度,或饥或饱不均饮食,使胃正常运转失常而致消化不良,因此,应养成定时,定时时饮食的良好卫生习惯。
4、保持良好的情绪
肠胃不好的人在平时要保持精神舒畅愉快,情绪稳定,避免情志刺激。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5、别滥吃药
肠胃不好非急性情况下,不提倡吃药,因为长期吃药都有副作用。肠胃不好是慢性的,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养”,急不来,主要靠从生活习惯的改良中得到改善。
6、坚持运动
运动对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有很好的作用,它能加强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作为有效的辅助疗法,胃病患者可以参加的运动包括: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
想要养胃护胃,在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有助于养胃的食物,比如:山药、南瓜、馒头、鲢鱼、牛奶、木瓜、苹果等,都是养胃护胃的好食材。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生活工作压力大等,都会造成胃肠负担加重,胃部疾病增多。希望大家在平时都能关注胃部健康,远离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