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四川有一周老翁,九十九岁未婚,孤身一人居住在峨眉山。周老翁每天进山打柴,卖给山下卖豆腐的吴家,吴家买柴来制作豆腐,两家交易做得十分愉快。吴家夫妻二人,还有一女儿。
一天,吴某对周老翁说:“明天是我六十岁生日,请您一定要早点过来饮酒。”周老翁高兴地答应下来,然而周老翁第二天并没有去到吴家。
吴某的妻子说:“周老翁平日里最喜欢饮酒,今天不来卖柴,又不来祝寿,难道他病倒了吗?不然你过去看望一下吧!”于是吴某第二天前往周家拜访,只见周老翁状态极好,便问他昨天为何不来。
周老翁说:“我昨天进山,准备打柴作为寿礼,不料经过一条小溪,见到有许多黄色白色的东西堆在水上。我当时在想,难道这就是世人所说的黄金白银?于是竭力运回家中,现堆在床下。我昨天若是下山去你家中饮酒,谁来守这些东西呢?”
吴某一看,果真是黄金白银,于是替周老翁想办法,说:“您不能再居住这里了!您孤身一人住在这荒山之中,如今又多出这些金银,能保证没有盗贼来抢劫吗?”
周老翁说:“吴老弟言之有理,我也有想过。你能否进城,在人烟稠密的地方替我寻找一处房屋呢?”吴某答应下来,进城找好房屋后,帮助周老翁把家搬了过去。
不久,周老翁来到吴家,面色羞惭,拿给吴某一百两银子,作揖说:“我有求于吴老弟,明年我就一百岁了,从未娶妻。自认为将死之人,哪还敢有其他想法?不料获得这些金银,我独自一人守着,又有何用?想求吴老弟为我做媒,让我娶个媳妇。”
吴某听完,斜着眼看向妻子,恰巧妻子也在看他,夫妻二人笑个不停,笑话周老翁不知老。周老翁说:“不仅如此,我聘妻必须要未婚的,如果娶二婚的,哪里还是白头到老,郑重其事之意呢?倘若嫌弃我老,我愿拿出聘金万两,以及三千两银子来酬谢媒人。”
吴某虽然知道事情难办,而心中贪图重谢,强行答应下来。周老翁再三拜谢,转身离去。一个多月后,没人愿意嫁给周老翁。周老翁又到吴家催促,吴某支支吾吾没有办法。周老翁离开吴家后,吴女才十九岁,忽然跪下说:“女儿愿意嫁给周老翁。”吴某夫妻二人十分惊愕。
吴女说:“父母之意,不过是嫌周老翁年龄太大,怜女儿正直年少。女儿听说人各有命,如果女儿命薄,虽嫁给年纪相当的郎君,未必不会守寡;如果女儿命好,或许周老翁能多活几年,再有幸生一儿子,还能支撑门户,也不一定。
况且父母无子,只生女儿一个,女儿恨不得作男儿身,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若能答应这门婚事,就会有聘金万两,且又有三千两银子作为酬谢,这样一来,生我这个女儿不就强于生个儿子吗?这样女儿心中也会得到慰藉。女儿想,周老翁这么一大把年纪,突然获得一笔横财,恐怕天意不会让他很快死的。”
吴某夫妻二人听完觉得也有道理,便告诉周老翁,自己的女儿愿意嫁给他。周老翁跪地连连叩头,嘴上再三称呼岳父、岳母。吴女嫁给周老翁后,生一儿子,儿子长大后刻苦读书,成为廪生。
周老翁一百四十岁时,吴女先去世,年已五十九岁。吴女死后,周老翁为她隆重地办丧,哭得伤心欲绝。又过四年,周老翁也离世。他们所住的村子,人们都称之为“百四十村”。周老翁还有一孙子,为内阁学士周煌也。
此故事名叫“百四十村”,出自清代袁枚的《子不语》。故事中周老翁获得一笔横财,结束他九十九年的未婚生涯。然而起初这场婚姻并非是建立在感情之上,但从吴女去世后来看,他们婚后应该非常和谐恩爱,且周老翁十分珍惜这段感情。
而故事中吴女下跪后对父母讲出那一番话,让人唏嘘不已。现如今“老夫少妻”并不是没有,但相差年龄过大,也还是饱受争议。大家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