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南京人日常的生活节奏,随着交通限制、居家办公等生活模式的改变,人们的身和心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一些人不免出现焦虑、紧张、恐慌等情绪,还会有食欲下降、心慌胸闷、手心出汗等躯体化表现,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教授特别提醒说,面对疫情,人们应注意调整,从五个方面做好特殊时期的心理防护。
接纳自身的情绪
“我可以担心”“有这些情绪是人之常情,说明我还挺正常的。”允许自己在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产生紧张、焦虑、恐慌乃至攻击冲动的情绪,理解这些是当前情况下的正常情绪。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应激情绪当中,其实是缓解这些情绪的第一步。
放下手机,警惕媒介式“替代性创伤”
“未知”很可怕,但是扑面而来的创伤性信息对于大众所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个假期,如果你看了大量关于疫情的报道,又感到非常的恐惧、担心、无助,以至于影响到了你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很有可能你的这些感觉已经不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而是因为你大量接触这些信息之后,造成这种媒介式的“替代性创伤”。因此人们要尽量减少对负面新闻的过多关注,可以看看综艺节目或做些娱乐活动来缓解紧张情绪。
理性判断 勿信谣言
在当前疫情的特殊时期,要注意识别一些虚假的信息,甚至是谣言。一方面人在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受到信息误导,另一方面由于群体效应,一些谣言会持续发酵。大众可以通过可靠的信息源,比如:正规媒体或政府机构等,去了解新冠肺炎防治相关知识和疫情信息。
交流沟通,转移注意
缓解负面情绪最有效的方式是沟通,在疫情期间,大家可以选择视频、电话等线上方式进行交流,与亲近的家人、爱人、密友的共情沟通是最暖人心的良药。在等待疫情结束的过程中,比起整日担忧,惶惶不可终日,自己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例如:追剧、看书、听音乐、养宠物等。
每天半小时腹式呼吸放松训练
腹式呼吸,也称深呼吸或放松呼吸。它是一种通过慢节律方式的深呼吸来减轻压力、进行放松的简单训练方法。焦虑、压力大或疼痛的人最常出现浅而快的呼吸。腹式呼吸就是一种取代这种浅而快的呼吸方式的更放松的呼吸方式。
缓慢的腹式呼吸可以起到调剂自主神经的效果,并进一步调节清醒、焦虑的唤起机制,从而使头脑和身体感到放松。缓慢的腹式呼吸还可以使肺部有充足的时间做气体交换,吸入的氧气量高于正常情况下的两到三倍,从而使身体获得更多的氧气。
袁勇贵教授特别指出,疫情期间,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家人出现无法自我调适的心理应激反应,尤其是有想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念头,请及时寻找心理专科医生帮助解决。
来源: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
编辑: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