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这招,专门“对付”当众撒娇的孩子,特

摘 要

  李玫瑾这招,专门“对付”当众撒娇的孩子,特别管用 孩子当众撒泼,相信很多父母都会觉得棘手,此时不但孩子心里委屈,大人也很丢脸,甚至下不了台,除非能把孩子治服帖了。可

李玫瑾这招,专门“对付”当众撒娇的孩子,特别管用

孩子当众撒泼,相信很多父母都会觉得棘手,此时不但孩子心里委屈,大人也很丢脸,甚至下不了台,除非能把孩子治服帖了。可已经情绪爆棚的孩子,岂是那么容易就服帖的?

不过比起老一辈的,如今的80、90后父母们似乎看得更开了,面对孩子的当众撒娇甚至撒泼,他们只作壁上观,仿佛那个哭闹的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孩子。

这两天一对90后小夫妻在网上火了一把,因为他们特殊的育儿观让很多人找到了共鸣。当时的画面是这样的:孩子大概两三岁,正在地上打着滚哭,父母两人就站在孩子旁边,把手叉在胸前静静地望着,仿佛在看戏。

有网友觉得场面很有意思,就把它拍了下来,后来了解到这对夫妻都是90后,地上哭的也确实是他们的孩子,尚未满3岁。


视频发到网上后,很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少网友表示看了很解气,还说以后自己有了孩子,也会这样。也有人表示小孩很可怜,这可能会给他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

网友们的意见并不统一,但很显然,支持这对父母的占大多数,可见这对夫妻的育儿观,在当代网民中间也是大多数了。

其实两派网友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真正带过孩子的人就知道,对付这种当众撒泼的小孩,是非常棘手的,脾胃再好的家长也会被气出病来。

可正如一些网友所说,这种事情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那么家长到底要如何取得这其中的平衡呢?这就得跟知名专家李玫瑾去学一学了。


孩子当众撒泼如何处理?李玫瑾这招特别管用

1、一做四不做

对于这种事情,育儿专家李玫瑾早有研究,她曾公开提出过一个连环杀手锏,叫做“一做四不做”。所谓一做,就是指父母一定要明确地告知孩子他错了,而且闹没有用。

四不做则是指父母不打、不骂、不跟仍在哭闹中的孩子讲道理以及不威胁或者假装离开。


2、采用心理战术制服孩子

一做四不做,其实就是采用心理战术来制服孩子。“一做”就是表明父母的态度,告诉孩子这样闹下去是没有效果的,但孩子一开始肯定不相信,所以会继续闹。

“四不”则进一步让孩子领会到父母的坚定意志,从而更快地消磨孩子心中的情绪。这样等他闹了一会,自然就会消停,而父母也没有妥协。

不仅如此,由于父母始终在旁边观察,并且没有出言相伤,孩子也不会有很严重的心理阴影。


上面说的那对90后夫妻,很可能就是在践行李玫瑾教授的“一做四不做”,当然了,他们更有可能是自己领悟出来的,毕竟育儿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嘛。

但这种办法虽然看着简单,父母掌握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一方面,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撒泼自己也跟着情绪上头,从而无法在理智的主导下采取正确的手段。

另一方面,有的父母过于心软,孩子没哭几分钟他就先屈服了,自然就没办法继续施行“一做四不做”之法。


想让绝招管用,父母需要具备这两项素质

1.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可否认,孩子当众撒泼让你下不来台面时,大多数家长都会情绪爆棚。但如果你想更好更快地处理这件事,就一定要让自己先冷静下来。

平时管理情绪有问题的家长,更应该在这种时候加强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可以试着想一想其他的事,等静下心来再去关注孩子。

2.不要心软,无论时间多久,都要坚持下去

第二个需要具备的素质,就是得有一颗意志坚定的心。父母关心孩子,这是肯定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却只有父母保持一颗坚定的心,任由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才能真正起到好的管教效果。


如果你按捺不住上去劝慰,那在心理上就已经输了,孩子则会变本加厉地哭闹。事实上,无论孩子多么能哭,他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最多一个小时,他就会停下来,等到那个时候再好言相慰,效果才是最好的。

虽然这届父母们的育儿观看着有点残忍,但不得不说,比起老一辈的,他们的做法才是更科学的。

反倒是如今的许多爷爷奶奶们,专爱跟孩子的父母们对着干,父母要管教,他们就来护犊,这其实是在害孩子,现在的很多品行不良的孩子,也就是被这么惯出来的。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