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念,对于人类来说,其实是一种最难排除的感情。如果只是简单的在善与恶之间,让人们做出自己的选择,相信这种二选一,很多人都会给出正确的,合乎情理逻辑的答案。但是,真正的难度就在于这二者兼有的情况下,再夹杂着杂念的存在,如何进行选择。这是一个一直困扰众生的难题之一。无论是口头上的英雄,还是行为上的巨人。这个难题的核心原因就是人的杂念左右了善恶的标准。
很多时候,人们的那些所谓的杂念中,一定会夹杂着自己的私心。这也就是为什么“私心杂念”这个词,常常是成双成对的出现。一个人一旦在情感上杂念太多,在潜移默化中,其外在的表现态度自然就会向着心中的标准,慢慢地倾斜。然后在一些事情的选择上,总是不自觉地超过了自己原本核定的范围。有时熊掌与鱼都想兼得,甚至还有人连皮带骨的想顺上,所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心理学家们曾经对人类这种选择上的行为,做出了一些研究。他们觉得这是人类之中特有的一种很奇怪的现象。简而言之就是拥有了,还想着更多的拥有,有时虽然不见得真的有用。然后西方国家有某一位著名的情感专家,就此进行了补充。他认为,正是私心杂念的存在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一只攻击性和领地意识很强的大型野生动物,它在吃饱之后,甚至对多出来的猎物,看都不看一眼。
它们不会像人类那样,吃着碗里的,再想着锅里的。也不会想着再捕猎一份食物,储备粮库。有人可能会归结为这是智商问题。当然,智商是一方面。但是同样是拥有几乎相同智商的人之间,还是会有区别。有些人就是喜欢拥有更多的东西,而有些人不会。其实,这种事情归根结底的说,就是多出来的私心杂念在左右一个人的选择。这种情况在两性情感上的选择,表现得更为明显。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人的杂念多了,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会让人不自觉地表现出与自己心理发展轨迹相近的行为。之后对一个人的情感生活和婚姻关系的存续,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扰。再试想想,婚外情不就是这么来的?总有那么一些人,大道理说起来,头头是道;说起夫妻感情世界的配偶独一性,他们比谁了解的都清楚。但是偏偏就婚外情了。抛开这些外在的表现,如果从内心世界进行分析——
正是杂念让其婚姻情感“节外生枝”。
然后,婚外情随之而来,或者说是心里酝酿已久的“发酵物”。一个原本好好的生活状态,却非要靠婚外情来平衡。结果出了问题,这绝对要先从自己个人的行为上,进行反思。明明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家庭,明明自己的工作和情感,都已经非常的充实了,但是这些人却仍喜欢在心中堆积着杂念,喜欢站在情感的高地上,再仰望着不属于自己的机会和感情。这样能不加大发生婚外情的概率吗?
行婚外情的人,总是会天真地以为:如果能够拥有更多两性精彩,会不会将生活点缀得更加精致?如果心中有了杂念,情感向婚外倾斜,这个杂念是不是会“梦想成真”?那些遥远平静的等待,是不是也可以在婚姻关系之外,得到一种无声的回应?可能有人会在这样的表现,或者某次的机会中获利,然后沾沾自喜。其他的人只看到眼前的光鲜,却没有看到背后遭罪,就以为这些事情是真的。
甚至还有一些人会天真地以为,婚外所谓的“爱情”,可以在自己的杂念中成为思念,然后走到台面上来。
殊不知,正是这种糟粕的杂念,慢慢地让人从理智变成不理智。两性情感的杂念,更是伤人心智。 当一个人,如果一直思考着怎样才能在婚外找到一份安慰的时候,当一个人用心打扮,只为了吸引婚外异性注意的时候,当一个人把心思不再放在爱人身上的时候,杂念会开始在一个人的身心中,肆无忌惮的扎根。它仿佛会在人心里脆弱、或者婚姻不顺的时候,不断告诉你——婚外还有一个人在等你。
事实上,一开始的这个人是子虚乌有的,就是自己心中杂念出来的那个影像。一个人将私心杂念放在婚姻之外,确实会最大限度地增强婚外情感出现的机率?已故的旅行作家三毛,曾经自己都承认过,正是因为心中太多的情感杂念,让她整个情感人生变得动荡不安。确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但是他人情感挫折上的前车之鉴,后人应该是可以擦亮眼睛来更清楚地观察着,从而让自己少走弯路。
每一段新感情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概率,无论其是好是坏。但是如果事前知道这是一个不好的东西,有必要用自己的杂念,幻想着让它走进你的现实生活么?这种状况的出现,一定就是婚外情的前奏。脚步再好,行动再敏捷的人,常在河边走,还是会湿到鞋的。同样的,意志力再坚强的人,每天想七想八的,还是会有概率把一些不好的情绪,带进现实生活中。大数定律就是这样。
笔者写了这么多,也明确的说明了,两性关系中杂念对于婚姻的影响。那么,如果把话题再回来: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婚外情感出现的机率?这时,答案就很清楚的跃然纸上——先摒除内心的情感杂念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