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统失调?简单地说,感统失调就是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每个人生下来就要感觉统合的能力,但是这种本能需要在婴幼儿时期和环境的互动中,在大脑中身体不断地顺应反应下才能高度健全地发展。
如果大脑对身体感觉器官输入信息的统合能力不足,身体感官与大脑的学习就会协调不佳,造成混乱,也就会出现感统失调了。
感统失调并不是说孩子智力有问题或是身体不健康,而是在某些行为能力上有欠缺。
比如身体不协调,别人做起来很简单地开合跳,有的孩子就是不会做,这就是感统失调。
这些问题虽然看起来不大,但却会造成孩子学习和交往的障碍,从而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所以家长和老师一定要重视孩子感统能力的发展。
一、感统失调的根本原因
造成孩子感统失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剖腹产、家长过度保护、缺少爬行等等。
那为什么这些原因就会造成孩子感统能力发展不足呢?这还要从人脑结构和生长发育的规律来分析。
脑细胞的基本结构
我们的大脑主要是由神经细胞形成的,每个神经细胞的边缘都有若干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作树突和轴突。
树突负责接受信息,轴突负责输出信息,细胞体是分析信息的地方。
感觉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上说,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活动。
比如婴儿的眼睛(视觉)看到苹果,此时信息通过神经传入视觉中枢的脑细胞的树突。
由于早期能力的限制,婴儿的大脑活动到这里就结束了,轴突不需要把信息输出,因此感觉是单向的心理活动。
听到了、摸到了、闻到了等等,都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心理活动。它是婴儿心理发育的基础,是必须经过的第一阶段。
可以说,感觉是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高级心理活动是既有输入又有输出的心理活动
高级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过程,指的是思维、想象、推理、判断、有意注意、有意记忆等复杂的心理活动。
比如宝宝看见陌生人会哭,是因为视觉把“看见陌生人”这个信息输入视觉中枢,视觉中枢把信息传递到语言运动中枢,语言运动中枢就指挥发音器官发出哭声了。
但是要知道,婴儿主动的高级心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就是移动身体:在婴儿不会移动身体之前,他的主动思维、意志等高级心理活动基本没有,但当婴儿能够主动移动身体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爬行是人生第一个远距离移动全身的动作。当婴儿学会爬行后,他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信息通过神经传入视觉中枢的脑细胞的树突,然后视觉中枢的脑细胞接收并进行了分析。
再通过轴突传递到运动中枢的脑细胞的树突,运动中枢的脑细胞通过轴突连接运动终板指挥肌肉工作,孩子就爬过去拿玩具了。
在爬行的过程中需要意志力,拿到东西后,宝宝会很高兴有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促使孩子有兴趣接着去爬行去探索。
所以这些高级心理活动在婴儿会爬之后就经常出现。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没有经历过足够爬行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感统失调。但不是说每个没有足够爬行时间(800个小时)的孩子,都会感统失调,这还跟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系。
所以感统训练的关键,是根据儿童大脑发育情况、孩子自身能力水平,设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并且训练过程中根据孩子自身能力,把训练方案进行阶段性地调整,孩子的能力才会产生持续有效的提升。
那要如何知道孩子自身能力发展如何呢?这就需要通过感统测评来确定了。
儿童外在的行为表现是内在功能的显化,感统测评通过观察儿童外在的行为表现,将纷繁复杂的外在表现做归类、总结,就可以找出其对应的内在功能发展水平。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