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要注重健脾养胃,调养情志,同时把握“冬病 夏 治 ,夏 补 三伏”的原则。
酷暑时节,健脾养胃益健康
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能力,才能不断从食物中吸收营养。由于夏季人们嗜食冷饮和瓜果,或疏于注意饮食卫生,因此易损伤脾胃。“养脾四法”有护脾健胃之功,供大家参考选用——
醒脾法:用生蒜泥10克,醋少许,饭前拌食,有醒脾健胃之功,可预防肠道疾病;也可用山楂条20克、生姜丝5克拌食,有消食开胃之功;还可用香菜125克、海蜇丝50克、食盐糖醋少许拌食,有芳香开胃健脾之功。
护脾法:选用各种药粥护脾胃,如莲子、白扁豆、薏米各50克;或银耳、绿豆各20克,百合10克,糯米100克;或山药、茯苓各50克,粳米250克炒焦煮粥食。
健脾法:仰卧于床上,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旋转按摩腹部20次。
温脾法:夏天贪食生冷易使寒积脾胃,影响消化功能,此时可用较厚的纱布袋,内装炒热的食盐100克,置于脐上3横指处,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
身心兼顾,谨防“情绪中暑”
夏天人们易出现各种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过于炎热的天气也容易使人情绪暴躁,出现“情绪中暑”。闷热的天气还易引发心力衰竭等疾病,所以体弱人群最好随身携带药品,做好降暑工作。此外,情绪波动大容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所以调摄精神,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对预防“情绪中暑”非常重要。
按照传统养生理论,若想身心健康,就必须调理阴阳五行,使其保持安和的状态。
何谓安和状态呢?所谓“安”就是要宁心、淡泊;所谓“和”就是调控情绪使其适度。当你焦躁不安时,可以试着用自己的手抚摩心口,对自己的心说上一声“平和,宁静”,这样能增强自我控制的力量,做到安之若素、平和从容。
喜为心之志,而心之声为笑,适当笑笑可生发肺气,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废气,加快血液循环,达到气血调和之目的;笑可让肺气布散全身,使面部、胸部及四肢肌群得到充分放松,同时让肝气平和,从而消除焦躁、抑郁,保持情绪稳定。
炎夏谨记“养生秘诀”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这酷暑难耐之际,如何养生保健最为适宜?不妨牢记七条炎夏时节“养生秘诀”。
饮食求清淡。夏天往往食欲不振,饮食要力求清淡,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瘦肉等。此外,将绿豆、菊花、金银花等煮汤或泡茶喝,可清热解毒。
睡眠求足量。应起居有常,适当晚睡早起,注意通风,还要有适时的午睡。
冷饮莫多吃。胃肠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直接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同时,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对寒凉体质及慢性疾病患者尤其不利。
瓜果勿过量。盛夏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瓜果虽美,食勿过量,食前先洗净或削皮,以防病从口入。
忌久坐木上。夏季木头含水分较多,会向外散发湿气,久坐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夜晚不露宿。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渐增,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消化不良和腹泻等。
外出应防晒。外出尽量避免烈日当空的时段,若一定要外出,应做好防晒防护工作,带上适量的开水以及防暑降温药品。
健康养生小知识1.早起精神状态会更好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研究发现,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早起者的情绪更积极,自我健康感更好。
2. 闹钟起床时间提早10分钟
闹钟设定要早于起床时间10分钟,给大脑反应的时间。
3. 晨起一杯温开水
早晨醒来一杯温开水,可以补充一晚上缺失的水分,并且,这杯水能把胃唤醒,让它做好进食消化的准备,起到了温胃养胃的作用。补充体液,加快肠胃蠕动,促进血液循环。而肠胃通畅了,新陈代谢自然也就顺畅了,而你的肌肤也会变得健康又红润了。
4.早起养生早餐
早餐对于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就需要搭配好,保持营养的均衡,这样才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一、可以喝小米粥,小米粥可以清热解毒,具有护胃养胃的作用,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的刺激。二、煎鸡蛋,它可以提供一整天的能量,提供人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促进大脑的发育。三、燕麦面包,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5.早餐过后两小时吃点水果
早餐后吃一点水果是对早餐很好的补充。最佳的选择是猕猴桃和草莓,因为这两种水果维生素的含量非常丰富,早晨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可以提神醒脑,保证一上午的工作效率。